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种独具魅力的形式。中国古代诗词因其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学魅力给广大中外译者出了难题。诗歌最注重情感传递,古典诗词英译时,最值得注意的也正是情感的传递。本文旨在通过一篇广泛流传的译文来研究汉诗英译中的情感移植。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巨大差异,特别是古汉语诗词的独特性导致汉诗英译尤其困难。本文从众多翻译法中独取一面——补偿法来探讨。在古汉语诗词英译过程中,汉诗中的韵式和节奏等方面信息的缺失甚至被歪曲,可以在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补充翻译,收到既可以兼顾原文的表情达意,又最大限度再现原文形式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英美文学史上被认为“开现代诗歌之先河”的意象派,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较为明显的学习与借鉴。本文试图从诗歌观点、审美方式、创作技巧以及诗歌形式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意象派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和借鉴并非完全出自对一个古老神秘国家深厚文化的谟拜,也并非一个派别对古典汉诗的整体师承,而是对中国古典诗词审美方式的认同,对汉诗表现形式和艺术技巧的汲纳。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研究中华民族生产、生活、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有效载体。做好汉诗英译工作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汉英两种语言迥异,分属不同语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汉英诗歌更是各有特点。使汉诗英译符合英语诗歌标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原作和译作在语言、文学和文化三个层面上的矛盾。诗歌翻译程度是有限的,翻译过程中“音”“形”“意”的损失不可避免。文本以古诗《墨梅》英译为案例,深入剖析了诗歌翻译中的“意失”“仪失”“诣失”与“艺失”。汉诗英译要正视这些易失问题,尽可能减少易失,才能更利于中国古典诗词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翻译独特性很强的汉语诗词显得尤为困难。文章探讨了补偿翻译技巧在汉诗英译中的作用。在汉语诗词英译过程中,汉诗中的韵式和节奏等方面信息的缺失甚至被歪曲,可以在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补充翻译,这样既可以兼顾原文的表情达意,又可以最大限度再现原文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6.
王昌龄提出的“三境说”是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理论。观物境之形,品情境之意,悟意境之蕴,丰富了古典诗词的意境审美。内觉体验生发的哀思愁情,崇高体验抒发的家国情怀,超越体验兴发的豁达精神,构成了古典诗词的哲思审美。意境的感性、哲思的理性,深化了古典诗词的审美蕴涵。体裁声律、主题群文、文化审美等方式可打通古典诗词审美教学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兴波 《现代语文》2011,(2):113-114
《虞美人》是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的诗词。这一单元是“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李煜的诗词对后世的苏轼、李清照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李煜诗词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诗词的格律特点、  相似文献   

8.
汉语格律诗词写作中由于格律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为约缩和人为抻长的瑕疵,诗词大家也在所难免。同理,在诗词英译中为了追求译文的“形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同样的瑕疵。根据百年来汉诗英译的实践得失,本文建议采用无韵白体诗进行汉诗英译。  相似文献   

9.
《汉诗英译美学研究》有六个特点:涵盖面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美学理论、写作文风朴实,写作与翻译的快乐,从"三美"到"五美",打通古体诗词与新诗英译的研究路径等。另外,汉诗英译中主语与人称的处理、关于诗行与篇章之美、关于诗语的反复之美、关于汉诗英译的朦胧之美、关于古典诗美与现代诗美的关系的阐述等,都是本书的亮点。《汉诗英译美学研究》的出版,能够助益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词特别讲究声律的美感,但是现在的读者用普通话读古诗词会发现很多不押韵或节奏不和谐的情况,造成了对古诗词声律美感的破坏。这是由于语音的变迁,声韵调系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韵部的分合和入声的消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针对普通话入声消失这一现象谈谈古典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辨识古入声字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词语篇与英译语篇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有什么样的具体差异,如何会产生这些差异,值得研究。从语篇的角度,就意象特征、文化特征和形式特征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可揭示这三种特征对英译语篇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风格再现是汉诗英译中的核心问题。肯定了在汉诗英译过程中的大多数风格标记都是可以转换,并且可以在双语转换中达到比较理想的契合。在此前提之下,试图从风格的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方面入手,探讨如何从最大程度上实现汉诗英译中的风格再现,最后得出结论,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译者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逐一进行分析,从最大程度上保证语言各个层次对原诗的适应性,并在必要时予以变通,才能达到风格的忠实再现。  相似文献   

13.
在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巾,诗词吟诵一直是诗词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人在创作古诗词的时候,讲究“刻镂声律”,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反复吟咏,以求声韵和谐,音义相通,一气呵成。但是,在当今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古诗词语言本身的形式美感和文本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对于诗词吟诵还停留在朗读至多是有感情的朗读阶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三种赏析古典诗词的方法,认为赏析古典诗词要从理解诗意,知人论世,欣赏佳 句、名篇等方面,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古典诗词的句子,原来是音乐上的单位,后来诗词同歌唱基本上脱离,诗词的“句”,一般就指格律上的单位。古典诗词是有一定格律的,格律上的必须停顿,就构成了诗词的“句”。例如:五言诗,五个字后必须有一个停顿,也就是说,五言诗必须以五个字为一句。七言诗也是一样,七个字后必须有一个停顿,以七个字为一句。词的句子更是长短不齐,从一个字一句的到十一个字一句的都有,这些也都是按照格律要求构成的“句”,同语法上的句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只要对古典诗词的句子认真作一番语法分析,就不难发现,古典诗词的“句”,有的是语法上的词组,有的是语法上的单句,也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语法的差异影响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主语的隐形与显形对英汉诗歌表达视角的影响;无屈折变化和有屈折变化对英汉诗歌中时空概念的影响;意合和形合的不同对意象并置的自由及想象空间的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汉诗英译的意境表达,一向被认为是难点。本文对汉英诗歌因各宗其文化传统而定义互逆、审美内容相异以及由此而产生审美形式相异、审美效果相异等方面作粗浅探究,以寻求汉诗英诗写真传神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汉诗英译的意境表达一向被认为是难点。本文对汉英诗歌因各宗其文化传统而定义互逆、审美内容相异以及由此而产生审美形式相异、审美效果相异等方面作粗浅探究,以寻求汉诗英译写真传种的契机。 ·  相似文献   

19.
诗词是语言表达的精华,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人们对诗词的喜爱不拘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化语境在诗词翻译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英汉诗词翻译中准确实现文化语境的传达解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古典诗词,素有讲究音韵美的优良传统。优秀的诗词作品,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韵味无穷,这是因为它具备了音韵之美。构成音韵美的方法丰富多彩,押韵、平仄、句式、对偶、语调、回旋、重叠等,都可以增力语言的音韵美。本文将从韵律、声律、对仗、句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