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并实现其个性化、社会化为间接目标的教育.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内容.一、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1、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一般说来,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  相似文献   

2.
情商(EQ),即“情绪商数”的简称,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最早提出的。有关研究表明: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因为随着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较高的情商将有助于每个人获得成功。智商更多是天生的,而情商更多是靠后天培养的。不可否认,遗传因素对于婴儿的成长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绝对不是主要的,家长的悉心照顾、家庭的温暖以及较高的情商将培养出充满互动性、快乐、高效以及聪明的孩子,这一点已经得到证实。过去,人们过多地关注了智商,而忽视了情商,这种片面的教育观念,引发了很多问题。如:…  相似文献   

3.
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以实现其个性化、社会化为间接目标的教育。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是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一、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1.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一般说来,一个人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其中心理素质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其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关系到…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较多,知识面广,生理成熟得早。由于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故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低龄化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每个人的深思,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相似文献   

5.
一、心理素质、校园文化的理论范畴 1、人的心理素质结构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为完成某类活动所必须其各的心理状况,人格水平等基本条件。心理素质的物质基础是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智力素质.它们相互渗诱。相互影响。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五大教育一、通过自主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品质,克服依赖心理。二、通过志向教育,培养学生进取性心理品质,克服心理上的惰性,预防心理颓废。三、通过乐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心理品质,防止心理封闭。四、通过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的和谐性心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索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倾出至真至诚缩短师生“心距”、开好知心班会让学生自我疏导调节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当前,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却存在着不可令人忽视的问题,小学生心理的健康与否,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等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本文针对小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几点改进措施,以期能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学科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搞好活动课程,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优化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坚持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的原则;坚持尊重和理解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张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已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的改革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转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而审视我...  相似文献   

10.
加强挫折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而突出的问题,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高度重视挫折教育,究其原因是我国在深化改革,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过分重视了他们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忽视了对他们进行磨难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意志品质和挫折承受能力的教育。这种做法,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改革的深化发展。因此,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应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陈贵友 《考试周刊》2010,(19):216-217
本文通过对不同层次的高中学生心理状况的具体研究,探讨在班级工作中如何根据学优生、后进生与中等生的不同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2.
13.
一提到健康,传统观念认为"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健康的概念局限在传统意识上。而从身体健康广义的角度看,健康是一个系统的身心健康理念,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都处于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意义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不容乐观。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所以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关注健康心理的培养。本文从多个方面科学地分析了“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从多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健康心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洞悉学生心理,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理,本着满足合理心理需要的原则,采取相宜措施,有的放失、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的教育者、引导者,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四种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原因,有家庭的、社会的和学校的。就学校而言,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旧的学生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的束缚,陈旧的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评价标准,过重的课业负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对学习索然无味,厌学、畏学……这些不仅不利于贯彻执行教育方针,而且严重违反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日益增加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 ,迫切需要实施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并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 ,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教育教学为载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在教会学生知识、训练学生技能,发展他们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在教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探究七《我是社会主人》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们居住的地方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像街道脏、乱、差,垃圾纸屑到处飞,工厂排放废气废水,面对这种生存环境,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充分地讨论,然后请学生回答。甲同…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