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子仪 《师道》2007,(6):47-47
理想的德育,是无痕的、是智慧的。这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它要求教师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灵,一颗比天空更宽广的心灵,一颗懂得教育艺术的心灵。教师的教育应该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  相似文献   

2.
赵倩 《教师》2013,(24):23-23
世界上最难做的就是人的工作,尤其是要把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培养成教师喜欢、学生欢迎的班干部,绝非一两日的工夫。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在培养班干部这项工作上,我觉得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供我们套用,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一蹴而就,它应在教师的慧眼之下,把握细节中的契机,去浸润孩子们的心灵,这样于无声处的培养,才是最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相似文献   

4.
师爱的力量,来自于无数个关爱孩子心灵的教育细节,于无声处悄然温暖孩子的内心。在师爱的怀抱中,一切都可以改变,师爱能够创造奇迹。爱的缺失体这学期新接了一个三年级班的数  相似文献   

5.
幻化是《聊斋志异》突出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鬼狐花妖的人情化是蒲松龄的诗意创造,是对我国志怪传统的反叛与超越。立足于现实生活,品尝人生百味,《聊斋志异》体现了一种根植传统道德基础上的文化建构。作者内心流淌着的道德本位意识,不时浇灌着其文学创作,让读者于无声处谛听他心灵的呐喊与呼告,情感脉络的巨大牵引力,形成小说涉笔成幻、旨趣复杂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6.
刘洪山 《中国教师》2009,(Z1):239-240
<正>人文关怀在政治思想工作中是一种新的思维方法,贵在用人的温文恭良去体现感化对方的思想,既体现在铿锵有力的行动中,也融化于无声处的精神抚慰里。无论有声无声,人文关怀浸透的一定是某种温润与和煦,像暖暖的阳光和拂面的春风,从透入人的心脾,吹动心灵的门窗开始,完成着引领人们由平凡起步,迈向不平凡境界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7.
于无声处育桃李──关于德育工作的探索缪瑞英中专生没有普通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更没有职高生的自卑感。因此一部分同学产生了懈怠心理,政治上不求上进,学习得过且过,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冷漠。因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班主任的责任。我在实践中的体会是:在传统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美的语言引领。精彩的导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学生心智之门;优美的声线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艺术化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流畅的朗读指导,能于无声处唤起对语言文字内蕴的同感;精辟准确的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面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一、巧设导语  相似文献   

9.
沉默的旨趣     
沉默的意蕴在于“于无声处听惊雷”,超越语言的束缚,在无声中见到无限。我们真切地明白这么一个简单而丰富的道理:对于心灵的沟通,语言是一种联通的方式。如果除却语言的樊篱,生命的融通可能更无挂碍,更无阻隔。然而,我们经常读不懂沉默。有时,面对沉默我们显得手足无措。在许多人眼里,沉默如无法化解的冰山,或如无以驱散的阴影。  相似文献   

10.
周能影老师,没有出众的容貌,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拥有一名教师最高的荣誉——学生和家长的信赖和认可。2004年2月,他以最高票数被家长和学生评选为师德师风标兵。他当之无愧,因为他于无声处谱写了一曲曲爱的乐章。  相似文献   

1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会让心灵与心灵对接、信任与信任相会,情感与情感相融。崇高的师爱,具有伟大的力量。它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献身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师爱所具有的功能和效应.对教好学生有着重大意义.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力量源泉。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无穷的,更是神奇的。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总会遇到学生卡壳的窘境,因为教学出现了裂痕,或者事先设计的教学流程没有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因此,这时候教师就该学会补救,于无声处发掘有声资源,在对话的过程中放缓、放低对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总会遇到学生“卡壳”的窘境,因为教学出现了裂痕,或者事先设计的教学流程没有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因此,这时候教师就该学会补救,于无声处发掘有声资源,在对话的过程中放缓、放低对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记忆迷宫     
史铁生 《中文自修》2012,(Z1):56-58
有和没有,即是神的存在和不存在,即是心灵的醒悟或者迷途。我看过一位哲学家写的一篇谈"电脑与灵魂"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躯体和灵魂之间的模糊分别通常是理解为躯体与心灵,或者大脑与心灵之间的分别。研究这分别的一个途径是问:大脑是否能够做到心灵所能做的一切……显然,大脑做不到心灵所能做到的一切。心灵比大脑广阔得  相似文献   

15.
纵观而去,从"自然之子"和"人文之子"到"农民的儿子",再到发声"于无声处"的批评家,与张丽军的文学批评相伴相生的是他的自我身份认知行为。而张丽军的自我身份认知的内核与原则始终没有脱离宽厚的学者风范和炽热的人间情怀。如此,我们才得以见到张丽军的批评世界中所包孕与彰显的蓬勃力量,这是一种促使自我、文学、文化、社会、人类向前发展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我国文艺界得到了第二次解放。被“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压抑得濒于窒息的文艺界又重新活跃起来了,文学艺术的创作日趋丰富和繁荣,一个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的春天即将来临。上海工人业余作者宗福先同志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可以说是文艺界报春的一声“惊雷”。话剧《于无声处》的创作和演出,轰动了上海,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作者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准确地抓住了现  相似文献   

17.
资料库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艺境》美是丰富的生命在和谐的形式中。《哲学与艺术》  相似文献   

18.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具有独特视角和深厚思想的新闻,有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本文通过一则课例讨论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和新闻教学内容的选定.通过对教学实录的讨论,认为要准确选定新闻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处处抓住“没有”这一看点,从“没有什么”入手,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达到“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不能没有对“心灵”的关注。因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指教师的心灵,也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堪称一件即时即地创作的精妙的艺术作品,既可以给学生以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启迪和学法的指导,也可以给观摩教师一种高品位的艺术审美享受和典型课例的示范借鉴。下面我想通过张喜春老师执教的《扬州慢》一课来谈谈语文课"于无声处浸润心灵"的特点。一、鲜明的文本意识文本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是学生解除疑惑的有效载体,张老师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教学中紧紧围绕文本提问,也紧紧围绕文本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在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