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的教师批评学生,学生心服口服;有的教师批评学生,学生口服心不服;有的教师批评学生,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而适得其反。由此可见,批评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教育管理者,只有讲究批评教育的艺术与方法,使批评变得"美"一些,才能真正起到批评教育的作用,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会犯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如一只羊的体重为50克等,在批评学生所犯错误的同时,教师也需要从自身做出检讨,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对学生的"数感"进行了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3.
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学校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学生的现象.为了尽快遏制这种现象,<规定>不得不以法规的形式赋予班主任以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不过其方式必须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4.
由霞 《辽宁教育》2012,(19):68-69
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笔者总是听到一些教师和家长一味地埋怨、批评孩子"粗心"、"马虎"、"不用功"。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惯了一出现错题就归为是自己粗心、马虎。事实上有不少错题都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或不会审题而造成的。尤其是在讲评试卷时笔者发现,总有一些学生解题错  相似文献   

5.
一、"因教而教"的内涵 近年来,根据一些教改实验的成果,教育界提出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学"的研究,对过去很长时间里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提出了批评.但同时我们应认识到,注重教师的"教",也只是注重教师因"材"而教,而忽视教师因"教"而教.王夫之说:"夫学以学所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之学,而教必非学."因此,教师在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及教学任务、目的等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难免要对学生的过错或失误进行"批评"."批评"虽然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但也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评",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有一天物理课上,郑灵杰同学故意哗众取宠做怪样,惹得班上同学哄堂大笑.课后我找到他,"谁叫你昨天冤枉我呀?"他一开口,吓我一跳.此时我才回想起昨天物理课的情形——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批评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教学批评是教师合法的教育教学权,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社会群体对学校教育活动的不理性干涉以及传统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观念的对峙冲突,致使人们对教学批评产生了一些误解。比如,教师不能批评学生,即使批评也要微笑批评,更不能引起学生的消极情感反应。应该充分认识教学批评的实质及其丰富的教育意义,有分寸地实施教学批评,充分发挥教学批评的教育意义,而不是不要批评,也不是不要严厉的批评;引起学生消极情感体验的批评,学生也不一定就不接受或对学生有害;要确定教学批评的规则,明确教学批评的方式,恰当地组织教学批评的过程,科学地使用教学批评,教学批评一般遵循这样一个过程:错误确认,提出批评,陈述道理,提出改进策略,观察学生的后继情绪和行为反应等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课堂上 ,物理教师难免要对学生的过错或失误进行批评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但应该讲究艺术 .批评艺术的高低 ,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 .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运用批评手段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1 形式要灵活一提起批评 ,常常有人就和怒气冲天、痛声喝斥或语言尖酸、讽刺挖苦等场面联系起来 ,这是极不全面的 ,也是对批评的一种误解 .正确的做法是 :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 ,创造出一种有利于他们进步的教育情境 ,达到使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目的 .故而 ,“批评”也要进行构思、设计 ,做到形…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教师幽默一些,即使是批评,也会让学生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徐大驰 《广西教育》2014,(29):62-62
正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时候免不了要批评学生。然而,有的教师喜欢讽刺挖苦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采用柔性化的批评方式,通过"柔性"的批评感化学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让批评与关爱相伴学生乐于接受批评的前提是获得教师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都会犯错,对此,教师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11.
曹中原 《陕西教育》2002,(11):15-16
常听见一些老师发出这样的叹息:"这个学生,批评一百次也是枉然."无奈的神情令人痛心,也发人深省. 批评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完善自我.换句话说,有效的批评应该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自我教育"行为.叹息批评失灵的教师,恰恰是在"转化"上显得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2.
朱文科 《甘肃教育》2014,(16):58-58
正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与学生亲密交谈,才能成为好朋友。所以,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并让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对于学生的缺点,要注重批评的方式。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让他们从内心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教师应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获得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育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师长自居,居高临下地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对这样的教师、教育方式,学生很反感,一些学生甚至在这样的批评、指责下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而产生了厌学思想,这对于教育是十分不利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评价学生,在一定意义上主要有两种方式:表扬与批评.其中表扬是"圆",批评是"方".教师要想有效利用这两种方式,就应该做到"圆中求方","从圆到方".因为这个"圆"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学生的成功源于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但要用好这个"圆",教师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往往一味责备学生,甚至于"惩罚"学生,一点也不讲究批评的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那么,教师批评学生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一、不要大声训斥教师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学生。"低而有力"  相似文献   

16.
在班级工作中,少不了要批评学生。 批评好比是钢铁锻造中的淬火,冷水浸 淬,钢铁才能坚硬。让学生"不觉批评胜 批评、心有灵犀一点通"才是最佳批评之 道。 1、趁热打铁。当学生在学校或社会 生活中受到表扬奖励时,教师可针对学 生实际,顺势含蓄地指出他存在的一些 缺点,激发其积极性,形成正迁移。例如, 班上有位同学头脑聪明,反应灵活,可就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不了要批评学生,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教师要注意批评学生的艺术,从而达到教育帮助学生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批评和表扬结伴而行,相融而生.关键是教帅使用批评手段是要用得恰到好处,具有高超艺术,已达到教育学生和帮助学生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师批评学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地动用表扬与批评,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运用激励的教育形式最能体现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教师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表示对学生行为的肯定与否定,期望学生继续某种行为或终止某种行为.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荣辱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然而,不正确的表扬与批评,则会使学生或是盲目骄傲,或是灰心失望、丧失信心.  相似文献   

19.
当今教育界.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恰当的表扬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中对学生的批评越来越不被认可,因为批评不当。极易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对抗。然而批评作为教师运用语言手段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方法,只要得当.学生会乐于接受,并能起到表扬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本文针对中关教师的批评方式作一对比研究.旨在探讨批评的艺术.提高批评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必不可少的手段。教师批评学生,旨在帮助他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教学中提倡"以人为本",则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而不是轻易放弃任何一位学生。要求每位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心中装着每一位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学生的天性。那么,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怎样做才算是尊重学生、对待学生,在教育学生时体现以人为本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