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英铸师魂     
计琳 《上海教育》2022,(19):44-47
<正>“人民教育家”于漪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于漪老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她颁奖。人民教育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荣誉等身的于漪老师用生命在讲台歌唱。为师,于漪老师从摸不着语文之“门”的年轻历史课教师,到中国语文教学界的一面旗帜。她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理念被写入国家课程标准,她“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更对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走近于漪     
《中学语文教学》2001,(12):12-14
2001年9月29日,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教师研究中心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召开了“走近于漪”恳谈会。来自全国各地出席“于漪教育思想暨从教5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近60名青年教师,有幸与他们仰慕已久的于漪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亲切交谈。于老师微笑着一一回答了他们的提问。限于篇幅,下面仅刊出部分座谈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月初,笔者代表编辑部参加了“薪火相传话师魂——庆祝于漪老师从教六十周年”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代表一起,向“一辈子当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于漪老师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奉献于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4.
代有名师出     
陈骁 《上海教育》2010,(20):10-11
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五十多岁、六十多岁、七十多岁,再到八十多岁,全国第一次评“教书育人楷模”就向我们展示了十位各个年代名师的风范。国家以这种方式,为教师树立了榜样。于漪作为最为年长的、最受人尊敬的老师位列其中,这是上海的骄傲,也是国家的骄傲。“我们需要更多的像于漪一样教书育人的老师。”在于漪获此殊荣之时,更多的人提出了这个命题。于漪的话语更是朴实而深情:“我已经八十多岁了,上海也需要像‘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一样的更多的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等各个时代的教书育人楷模,我们要更关心青年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报告会9月26日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举行。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有关领导,各高校、各区县教育局、教师进修院校有关负责人以及中小学校长、书记代表聆听了于漪老师的报告。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于漪是有影响的一个。她有不少头衔和荣誉: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副主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又连续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党员,上海  相似文献   

7.
最近,记者走访了上海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于漪同志,请她就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发表一些意见。现将于漪同志和记者的谈话摘要介绍如下。记者:于漪同志,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常有这样的苦恼:教者有意,学者无情,“重理轻文”的现象很严重。请你谈谈怎样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学好语文课?  相似文献   

8.
月度资讯     
《今日教育》2010,(10):4-4
教育部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于漪等10位教师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本次评选活动旨在大力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9.
于漪历任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和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于漪——这个名字可能没 有影视明星那般耳熟能详。但是在教育界,尤其在一线 教师中,这个名字却有着磁石一般的吸引力。听于漪报 告的教师总是屏息凝视,侧耳聆听;而会后,教师们总 是将她团团围住,热情澎湃地向她请教,与她交流。是 什么力量让理智的教师也如少年般“追星”呢?带着疑 问和敬仰,我们走进了真诚而平凡的于漪。 …  相似文献   

10.
予“注意”以注意─—兼评于漪教《晋祠》的“磁石”效应云天椿于漪,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的课是极富魅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把课上得象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见于漪《我和语文教学》以下引语同)本文就于漪一...  相似文献   

11.
于漪老师以81岁高龄,在今年教师节前夕众望所归地当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这是上海教育的骄傲,是上海教师的光荣。广泛深入学习宣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对全面贯彻全国和上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素质和育人能力,加速推进上海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精髓是“语言思想”的确立与“教学规律”的建构,这也正是于漪语文教育思想之普适性所在.“语言思想”与“教学规律”又具有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本文既重点分述又综合统之,以揭示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名校名师     
“教了一辈子遗憾的课”于漪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前辈、著名的特级教师,是全国语文界的一面旗帜。有人评论于漪说:“于教师的课很难学,因为她的教学没有模式和程式,天马行空,左右逢源”。于漪老师在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在她漫长的教学生涯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每天都有人去听她的课,所以她说,她每天都上公开课,就连早读课也不放过。一位年轻老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听了于漪3000多节语文课,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于老师说她…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教师博览》2011,(4):43-45
教育部日前评选出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其中一位来自上海,她就是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今年已经81岁高龄的于漪。把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三尺讲台、奉献给教育事业,于漪一生的理想是当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她不仅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还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年轻教师。  相似文献   

15.
听说于漪同志出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很想知道这位饮誉全国中学语文教坛的特级教师对办好师范的一些想法。顶着霏霏细雨,我去拜访了她。于漪同志忙中抽空,热情接待了我。她很谦虚,也很坦率。当我说明来意后,她说:“二师由一所普通中学恢复为师范,大量的工作需要从头做起,我们正在学习。”紧接着,于漪同志切入正题,强调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办好学校具有特殊意义。她说:“教育,基本上是熏陶,是潜移默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如  相似文献   

16.
《学语文报》主办的于漪、陆继椿学术报告会于12月3—4日在武汉市隆重举行。于漪同志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从事中学教育近四十年,总结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她指出,语文教学必须站在“育人”的制高点上,教师的立足点是“教文育人”,若把语文只教成语言文字的干枯符号,就抽掉了丰富感人的思想内容。她认为教师应着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整体效益,要引进时代的活水,把  相似文献   

17.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及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曾任国家教委中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语文教学谈艺录》《我和语文教学》《学海探珠》《追求综合效应》《教你学作文》《作文教学导论》《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等。  相似文献   

18.
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文与道的问题。无论是从“文道结合”的角度,还是从“文以载道”的角度,我们发现,更多的时候,于漪是以道为先的,有时甚至牺牲文,以文祭道。往深层揣摸,我恍然发现,于漪孜孜追求的所谓“人文”,仍然是几十年未根本更易的在语文教育中进行的思想、道德、情感教育。在于漪那里,也许变的只是一种提法而已,而内在的原核好象一直都是根深蒂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在特定的中国语境中,于漪与其说是一位语文老师,不如说是一位挺立在语文教育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19.
于漪是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她创造和积累了许多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她始终坚持以服务于教学目标、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为宗旨.“教无定法,学无定式”是于漪所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美,“教无定法”理念运用于她的课堂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于漪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案例入手,可以发现于漪教学中的“教无定法”之法是由具体学情、不同课文和课堂情境三个不同方面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于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自从教以来,她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闪光的人格魅力,赢得人们的爱戴与尊重,成为语文教育界的一面旗帜。为弘扬她的语文教育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国中语会、上海市中小幼教师奖励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于漪教育思想暨从教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9月28—29日在上海市举行。原教育部国家总督学柳斌、上海市委文教党组书记王荣华、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等到会并讲话,高度评价于漪几十年来在教育、教学中做出的重要贡献。于漪是全国中语会的老领导,她为中语会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祝贺她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