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保印 《师道》2007,(2):17-17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郑州市一所小学里,小学生唱着《儿童团》之歌,手握红缨枪站岗值勤;学生如果偷拿家中的钱上网吧,就会被学校开大会批判;校园内被种上向日葵、玉米等农作物,小学生在这儿每周接受4~6节露天教学;故意让学生抢苹果,体验弱肉强食的激烈竞争等。  相似文献   

2.
报载,某市举办公益电影周,为放寒假的中学生安排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红孩子》,可电影剧上映十分钟,某中学的学生便开始三五成群地退场或川流不息地上厕所、找人。一个小时后,该校500人的座位上仅剩下7个学生。一个学生说:“这片没劲,演的事可能挺真实的,但已经离我们太遥远了。”当《红孩子》出现小英雄将红缨枪扎向敌人心脏的场面时,学生中竟发出“嘘”的感叹声。一女生不理解地说:“这帮小孩咋能这么狠呢?”读了这则报道,我不禁心情沉重,联想到许多事情。《红孩子》是一部摄制于六十年代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儿童团斗…  相似文献   

3.
有些人老是看不起“儿童团”,有些教师老是看不起学生,总以为自己如何高明,而青少年、学生们则如何不行。这种观点是完全不符合实际,完全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小学生张军能从一根“教鞭”里看出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他对老师提出批评,对自己也有自我批评;过去老师用“教鞭”把他杵出教室,现在他在“教鞭”上写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送给老师。多么有觉悟,又多么懂政策!难道我们不应该多多向这样的“儿童团”学习吗? 教材中孔孟之道的影响,应该发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继续清除。万新小学几个小学生课堂上的那一场讨论,对那种认为“小学生不能批孔”的偏见是一个有力的驳斥。破除看不起“儿童团”的错误观点,认真向学生学习,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是继续搞好教育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前,万载县黄茅小学举办了一场学生“红色歌会”,《社会主义好》《共产儿童团歌》《红星歌》《歌唱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歌响彻校园,在该校刮起了一股“红色旋风”,这是该镇精心打造学校“红色”名片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李英 《成才之路》2014,(12):78-79
教学内容:演唱《儿童团放哨歌》。教学目的:①指导学生用饱满的感情,声音坚定有力、富有弹性地演唱《儿童团放哨歌》,来表现儿童团员坚强的革命斗志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②在歌曲的学习中,了解、体会进行睦的风格。感受休止符在进行曲中的作用。③在活动中,学生的节奏感得到强化,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④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接受革命传承教育,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一、歌曲创作背景《共产儿童团歌》以苏联少年先锋队队歌《燃烧吧·营火》为原型,曲作者是谢尔盖·菲奥多罗维奇·凯丹杰什金,词作者是诗人亚历山大·阿列克谢维奇·扎罗夫。约20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传入我国,后被重新改编填词。1958年,《共产儿童团歌》因作为儿童故事影片《红孩子》主题歌而被广为传唱。  相似文献   

7.
记得自己读中学的时候,学习“胸有成竹”一词时,老师就讲北宋著名画家文与可观察研究竹子的故事;学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老师就讲陈子昂和他的《登幽州台歌》;讲到李白的浪漫主义时,老师就情不自禁地吟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书法指导课上,老师就给我们讲王羲之“鹅池”的故事和《兰亭序》……  相似文献   

8.
沈维琴 《文教资料》2006,(15):113-114
课型:鉴赏综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及课件、钢琴、剧情简介小卡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歌剧”的常识;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学会体会刻画人物形象的音乐及其情感表达;三、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绣红旗》唱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内容:一、《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二、《洪湖水浪打浪》、《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三、《绣红旗》(选自歌剧《江姐》)教学重点:一、重点介绍歌剧《江姐》,欣赏《绣红旗》唱段,让学生在欣赏…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都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下谈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小学生对某件事或某种物产生兴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会全身心地投入。有关研究表明:一个兴趣盎然的小学生,课堂上,总能主动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如:学习《称象》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有关大象的录像片,然后让学生描述大象的特点。学生对…  相似文献   

10.
我上电视了     
今天,第三节是常识课,内容是“香港和澳门”。由于这两个地方我都去过,所以我很荣幸地被老师选中,当了一回小老师,老师还坐在我的位子上做我的学生,并且还有电视台的拍摄和记者的采访。呵,可真是过瘾!“我要当一回老师”这一消息惊动了我们全家。大家翻箱倒柜找出暑假去港澳旅游的所有资料:《带你游港澳》纪念金卡、澳门回归时的纪念港币,还有一大堆的照片。在旅行社当经理的爸爸特意赶到杭州买来了香港和澳门的碟片,当老师的妈妈帮我整理台词……一切准备就绪,我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这时我忽然想起澳门之歌——《七子之歌》,于是我带领大家…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到某校参观学习时,偶然发现几位小学生正拿着《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摇头晃脑地背诵。我好奇而问之,学生答:“是老师要我们背的,成绩要记录到期末思想品德课的成绩中,还要进行班级评比呢!”一个“背”字重重地敲打着我……  相似文献   

12.
近来 ,在《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都陆续刊登了这样一篇学生习作 :“……那天 ,我在体育课上犯了错 ,下课以后 ,老师把我带进了办公室。当时正好有几个老师在偷偷地吸烟 ,于是这个老师说 ,有小孩在 ,别吸烟了 ,其他老师立刻掐灭了烟头……”看了这篇学生习作 ,真是令人感到欣慰。这样真实的生活场景在学生的习作中现在是越来越多。小学生的作文终于开始流行“实话实说”了。曾几何时 ,我们的小学生作文 ,题目都是离学生生活实际那么地遥远 ,让学生感觉摸不着边际 ,而且从作文题目一眼就能看出老师判分的价值“导向” ,例如 :《我为做了一…  相似文献   

13.
在诵读中走近李白——读得飘飘欲仙。为了读出李白的“仙味”,孙老师选了李白的三首诗《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秋浦歌》。孙老师的示范读是自然的、情不自禁的,忍不住要诵读,没有说“听老师读”;是进入境界的读,读得让学生忘了这是在上课,读得孙老师“得意”地“讨”学生的掌声。李白是“仙”,写的诗极度的夸张、有着非凡的想象,但并不全部是浪漫。在诵读《秋浦歌》中第一句“白发三千丈”时。孙老师是“极度”的“夸张”,指导学生时要求读出“三千丈”,而不是“三丈”“三十丈”。孙老师收放自如,诵读得使人感觉仿佛站着一个李白,坐着几十个小李白。坐在台下的我也恍如走近了李白。在这人情入境的诵读中,孙老师和他的学生悄然走近了李白,有的说,要读出意境(孙老师随即表扬这是行家说的话);有的说,看似夸张却是极其的真实(孙老师很高兴,说这是鉴赏家的点评)。是啊,真实是可以用极度的夸张写出来的呀!诗仙,不愧是诗仙;诗仙,到底是诗仙。诗仙,我们来了。  相似文献   

14.
惊恐的眼睛     
我的学生经常笑着说:“老师那根教鞭是不会落到我们头上的。”是的,一直以来,我不曾使用教鞭来作为教育学生的武器,因为,在扬手的那一瞬间,我总想起那双惊恐的眼睛……  记得在讲读《草原》一课时,我带领学生们一齐欣赏草原的无限风光,我讲得眉飞色舞,还情不自禁地唱起《草原之歌》。正当我唱到动情之处,忽然“啪”的一声。不知是谁在捣乱?大家的视线立刻转移开了,目光“唰”的一下集中在许淼身上。他的桌上乱七八糟,中间摆着一幅没画完的草原天空图,墨水瓶倒在地上,把旁边染黑了一大片,我的裤筒也给点缀上了许多蓝色小花…  相似文献   

15.
准备:每个幼儿一顶用树枝条编的“帽子”,用”娃哈哈果奶”瓶为每个幼儿做一副“望远镜”,用塑料瓶或沙包做“手榴弹”若干(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二倍以上),分别放在幼儿园户外各种物体(如滑梯、大树、柱子、花坛等)后面。音乐:《儿童团歌》  相似文献   

16.
湘剧《园丁之歌》是一出歌颂毛主席的教育路线和方针的好戏。它鲜明生动地告诉人们,无产阶级办教育,应该努力使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可是,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杀气腾腾地把《园丁之歌》打成“坏戏”。他们抓住“没文化怎能把革命重担来承当”这句唱词,不分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班主任,横平竖直示范着做人的标准;亲爱的老师,亲爱的班主任,古今中外诠释着文明的基因……”伴随着舒缓优美的旋律,邯郸市第一中学的学生们咏唱起由校长高玉峰填词的班主任之歌——《最美的人》,献给他们心中最美的老师们。在邯郸一中,尊师、爱师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相似文献   

18.
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训练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六种方法,效果较好。一、“玩”中训练。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教师在和孩子们同玩耍共游戏时,有意识地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学生。例如,在做“找朋友”的游戏时,引导学生在敬礼、握手时,动作要规范,做到礼貌待人;说“再见”时要和蔼可亲。二、“演”中训练。根据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通过表演一个小品,唱一首歌曲,跳一个舞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训练。比如,三个小学生表演了一个童话故事:小灰兔不爱劳动,靠老山羊送给的白菜过活,常常饿肚子。小白兔爱劳动,向老山羊要了菜籽自己种菜,通过辛勤劳动收获了很多大白菜。表演结束后,老师提出“不学灰兔懒惰手,要学白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之友》2002年第6期刊登了王少华老师的《小学生的礼仪规范教育》一文。文中说:“作为学生,应尊敬师长,礼貌待人……”,“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对老年人应怎样,对中年人应怎样……“教师应要求学生行为举止符合礼仪规范,并在动作姿势上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我常常到小学去听语文课,深感小朋友思维活泼,敢想敢说,智力的潜能很大。有一次,老师在教《草原之歌》时,学生指出“叼鱼郎”错印成“叨鱼郎”了。又一次,老师在教《找骆驼》时,学生提出“他”错印成“它”了。并说,“商人是人,不是牲畜,怎能用‘它’呢!”(注:原课文是:“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它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找到,心里很着急。”)后来,我听到一位老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