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节系高二生物学教材“生物的新陈代谢”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以及合理施肥等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高中《生物》教材“植物的矿质营养”这一节,讲述了矿质元素的概念;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是用何种方法确定的;植物所必需矿质元素的种类有哪些;其生理作用如何及植物是如何吸收这些矿质元素的。本课时在整个高中《生物》中并不是重点,但其内容与生产实践很贴近,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有实用价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教材。我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制定了全面合理的教学目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合作交流,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上发生根本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眼看、手动、口说、脑想,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下面谈谈本人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4.
采用流程图方式表示课堂教学过程有较多优点,它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教师可以依据学习者不同的反应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处理,灵活性大,目的性强;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5.
6.
1.探究某种矿质元素是否为植物的必需元素原理:采用水培法(无土栽培法),不能用土培法和其他基质培养,因为土壤和其他基质含有矿质元素,对实验造成影响.判断一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的必需元素,要符合二个条件一是缺乏该元素时,植物会出现某种症状,不能正常生长.二是补充该元素后,症状消失,能正常生长.例思:路: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下列是某同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种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浇以不含镁离子的完… 相似文献
7.
柑桔体内的几种矿质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性苑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19(6):31-32
矿质营养状况对柑桔植株的各种生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已肯定,柑桔生长所必需的16种元素中,有11种被认为是在田间条件下柑桔极易缺乏的。它们是氮、磷、钙、镁、硼、铁、锌、锰、铜与钼,本文着重综述氮、磷、钾、钙、镁。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教学必须强调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突出科学探究活动。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探究学习的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设法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维持学生持久的探究热情。下面谈谈本人在组织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些尝试。1 让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激发探究动机探究目标是开展探究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而探究动机是促使学生自觉探究的内在动力。因此 ,在组织每次探究性学习时 ,要先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 ,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学生只有明确了目标 ,产生了探究欲望后 ,才会围绕探究目标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为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 ,并通过实际探究 ,最终完成探究任务。2 面向… 相似文献
10.
11.
矿质营养状况对柑桔植株的各种生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已肯定 ,柑桔生长所必需的 16种元素中 ,有 11种被认为是在田间条件下柑桔极易缺乏的 .它们是氮、磷、钙、镁、硼、铁、锌、锰、铜与钼 ,本文着重综述氮、磷、钾、钙、镁 . 相似文献
12.
13.
14.
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目标,就是首先要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而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就要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它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也是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 相似文献
15.
本次课改的一个突出亮点即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贯串于每一节内容和各个小栏目中,为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我校结合本校实际确立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探究能力》的研究课题,并在高密市十五重点课题中立项。下面是笔在实验课、探究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是目前全球范围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探究性学习最早可追溯于法国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美国J·S·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杜威的问题解决教学等。“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所倡导,90年代初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出现,并由此开始了我国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蓬勃发展,常见于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和多种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和探究性活动的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 相似文献
17.
一、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新课程所提倡的科学探究性学习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多重任务。正是这样的任务决定了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就要改革传统的备课形式。要准备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要准备各学科之间横向联系所相关的知识,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阅读发掘应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弄清本作要表达的内容:第二个层次,是在本的启发下新的思考,这种思考应具有时代意义与个性特征。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学生对作品第一层面的认识较易把握;但第二个层次的阅读往往欠主动,也很困难。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深层次思考作品的意义,并通过阅读进行生命的碰撞、交流和沟通,把僵化的本变成生命之流。变成明血脉,这是教师教学中要努力追求的。笔就这方面作了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生物实验课上,4人一组的合作互助学习小组的探究实验在热烈而有序的氛围中进行着,我来回巡视指导着同学们做实验。突然,我远远地看到最后一组李宾同学面前的解剖盘里,有两条小鱼在蹦跳着拼命地挣扎求生。“他是不是在玩实验?我得看个究竟。”于是我快步来到他的面前。 相似文献
20.
庄文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9):107-108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当我们“走进新课程”,在开展新一轮生物学基础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学习和借鉴有关探究学习的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探究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生物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