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2004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佳作倍出。其巧妙的构思,鲜活的话题,个性化的语言,令人叹为一绝。其中有这么一类作文值得一说,那就是不少学生在构思上有一个共同点:以古今人物或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为主角,稍加"包装",或叙其事迹,或赞其品质;或正面叙写,或反面衬托,从而构成了中考作文大餐中的一道特色菜--"名人文"。 "名人文"的确是一种巧妙而独特的构思方式。名人,以其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成就为世人敬仰,以他们的事例为题材,容易引起人  相似文献   

2.
编著书籍一般都会找名人作序,但苏州中学的胡铁军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邀请本校高一学生吴冰为其编著的《名人作文精彩回放》一书作序,令人称奇。该书收录了鲁迅、胡适等60多位名人少年时的习作。吴冰同学在序言中说,书中收录的名人作文,如毛泽东的《自讼》、茅以升的《日记一则》、周恩来的《尚志论》、冰心的《梦》等,也许在知识渊博的学者看来确有幼稚、不成熟之处,恰如少年青涩的梦想,但在他看来却有另一番感受。吴冰说,作为与写这些作文时的名人年龄相仿的青年学生,他感受到的是同样生机勃勃的心跳,同样青涩的麦田般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总要写“启示”类的作文,文题如《启示》、《有益的启示》、《这件事给我的启示》等等。读同学们的“启示”作文发现一种现象:所得到的启示内容都差不多,不外乎是一些“要团结”、“要讲公德”、“应该与人为善”之类的一般做人处世的道理,但作文成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小学生命题作文时,常常埋怨他们写法上“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颖异样,这是因为学生只懂得一种作文构思方法。归根结底是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功夫没做到家的缘故。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教师在布置学生命题作文时,必须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多种角度去引导小学生进行作文构思。下面我以《我的家乡》作文为例,讲一些做法。一、指导学生“顺向作文”构思“顺向作文”构思,即按人、事、物的变化或发展的趋向顺序进行作文构思。《我的家乡》,教师可按下图去指导学生进行“顺向作文”构思。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师报》11月15日“新观察”副刊发表龚春来先生《冷看高考‘文化’作文》一文,感慨良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风靡以来,这种“以古典的方阵,熟悉的名人”为材料的作文确实在高  相似文献   

6.
【材料】《中华成语大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6年 12月第一版 )的编者称该书“包罗一万二千余条”成语 ,可谓洋洋大观。吕叔湘先生应约为该书题词 ,内容是 :“成语之妙 ,在于运用。颊上三毫 ,龙睛一点 ,与其滥也宁啬。”【要求】以“名人题词”为话题 ,就吕叔湘先生为《中华成语大辞典》题词这件事 ,展开联想 ,提出看法 ,写一篇文章 ,体裁自定 ,题目自拟。不能写成诗歌。【提示】话题是“名人题词” ,展开联想就有广阔的思维空间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材料的中心也就是写作的制约。我们写作文 ,首先要吃透题词的内涵。吕叔湘先生的题词言…  相似文献   

7.
以社会热点内容作为题材的作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巧设文题。(1)国际大事可以写《戴妃与爱心》、《东方明珠———纪念香港回归》、《求和平!逞霸权!》等。一位同学在《求和平!逞霸权!》一文中,针对北约出兵南斯拉夫一事写道:好一个“求和平!”这哪里是求和平?..  相似文献   

8.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多处留下“空白”,要求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学识修养去体会,这种构思就具有一种意蕴含蓄而深远的“空白”美。它有“语尽意未穷”的艺术效果。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穷人》的“空白”美。一、嘎然而止的含蓄美。文学作品的“空白”构思,就是“以削减迹象来增加意境”。且看《穷人》的结尾:  相似文献   

9.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在讲授《论语》时,把“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解释为反省三件事,把“三思而后行”的“三思”解释为思考三次,这其实是不确切的。在汉语里,“三”有实数和虚数两种意义:实数指确定的自然数,也就是二加一所得之数;虚数则泛指多数或者多次。清代著名学者汪中写有《释三九》一文,从古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论证此事,早已为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10.
文章看多了写多了,笔下难免会出现题材重复、故事雷同的情况。但我们若能在在是文章构思、立意优劣高下的要素,也是作文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 之一。 如何使所选角度给读者以耳目一新、不落俗套之感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巧”和“小”字上下功夫。 作文《瞧这“一家子”》就为我们精选角度提供了一则成功的典范。文中“一家子”指的是铅笔、橡皮、卷笔刀等文具,从它们拟人化的牢骚满腹的长叹中,我们的面前似乎展现出一位被书山题海折磨得憔悴不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文阅卷归来,脑海中尽是与绿色生活有关的内容,面对千万篇《绿色生活》,不禁感慨我们师生所做的努力,“司马迁、屈原”终于脱离了我们,学生们不缺材料,古今中外的名人名事如百仡齐放,甚至有的事例阅卷老师都自叹阅历不如考生。但是在华丽的辞藻和泛滥的材料支撑下,我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作文依然糟糕,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仿写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全仿,这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课文作文的方式。如写《我爱故乡的山水》,可全面模仿《桂林山水》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成篇;按一定  相似文献   

13.
作者先后写了三稿,现在刊出的是后两稿。限于篇幅,第一稿不能刊出——它只蜻蜒点水地提到众多“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现象,什么问题也未回答。后来在指导老师的启发下,重点回答“雷锋精神过时了吗”的问题,这样就有了基本出彩的第二稿《雷锋精神过时了吗》(“升格前”作文)。“升格前”作文是出彩作文——荐评者已述。第三稿(“升格后”作文)就更出彩了——荐评者已述。但是,它还有不足之处:“出乎其外”论述“高致”时,只有“中”的事例,没有“外”的事例——升格无止境。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人看同一事,总会见仁见智,各有千秋。即使一人看同一事,从不同角度也会“横看成岭侧成峰”。那么,就一件事如何从不同角度来构思多篇作文呢?先看这么一个例子。家访中,一位家长讲了他读了儿子一组作文终于戒了烟的故事,很受启发。不妨介绍出来,权作他山之石,以兹借鉴。父亲为试儿子文才,说:“我抽支烟给你看看,要求以此为材料,在1小时内写篇作文。”说完掏出1盒喜梅香烟,抽出1支叼在嘴上。然后摸出火柴捏了根一划,火柴头闪了一下又灭了,父亲把冒  相似文献   

15.
说“让”     
《信陵君窃符救赵》里有这样一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司马迁用这个“让”,是当时的口语,应读rang,《说文》里还没有收“嚷”字,司马迁当时用“让”是不错的。豫北方言里有这个常用词嚷rang,“责备”的意思,例如:“我怕他嚷,没敢去”。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中国流行一种说法:“文艺界一大怪,名人头衔买来戴!”真的呢,这几年不知从哪儿冒出那么多的“名人辞典”、“名人辞书”,恨不能把中国名人一网打尽——你别笑,一部“辞典”以收录5000—8000人计,十部、百部辞典该收录多少人?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中国竟有这么多的名人!多得让你惶惑不解!这  相似文献   

17.
仔细琢磨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有五个要点必须让学生明确:①写自己和他人之间的事;②写一件事;③选择值得回忆的事;④按顺序写;⑤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具体。指导前,我们分析了学生近年来作文训练的情况和现状。四年一期,学生写过“记一件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基础训练6),侧重训练选择突出的事例做材料。按说,学生可以写自己和另外同学的事,也可以写其他两个或几个同学之间的事。但因为受习作例文《小木船》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写的是“我”和“××”之间的事。四年二期,教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因是多方面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终极目的,也是一个重要的创作动因。如果作进一步的考察,我们发现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直接动因是为了“事亲”、“事君”、“立身”而“以显父母”、扬名天下。本文试从司马迁“事亲”、“事君”、“立身”三方面来谈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专家解答(薛吉辰):您好,赵威同学。其实这是汉初普遍流行的一种楚国风俗。战国后期,楚国的面积最大,像当时的名人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实际上都是楚人。陈胜、吴广起义国号称编辑老师:你们好,我有一个问题请教。在古代,公是对他人的敬称,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可是《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却自称“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这是为什么呢?浙江省温岭中学赵威“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项羽的叔父项梁起兵,拥立原楚怀王的孙子为“怀王”,以“从民所望”。项羽自号“西楚…  相似文献   

20.
本期“素质教育思与行”以“一事一议”的方式编发了2篇内容上相互呼应、相互结合的文章。《爱护他的自尊心》一文,作者周宁红是一位小学教师,文中她用生动的事例表达了自己对“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心灵”这些现代教育观念的理解。《漫话“尊重学生”》一文的作者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在我国教育理论界颇负盛名的陈桂生先生。近年来,陈先生在不断著书立说的同时,坚持“到中小学去搞教育科研”,受到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热烈欢迎与好评。陈先生的文章,紧密结合周老师文章的主题,从思辨的角度探讨了“尊重学生”的问题。希望这种“一事一议”的问题探讨能促进大家独立思考教育问题,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