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视对白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等值原则来分析这类翻译。然而,鉴于等值原则的不足,本文认为出于影视对白的特殊性,应该有更多的翻译理论,如解构翻译理论和目的论,被运用到影视对白的翻译研究中,进而充实影视翻译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如何使影视字幕翻译能够顺利地被目标语观众接受,以期达到与原语观众类似的观看效果;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图像的制约,在影视字幕翻译中要大量使用缩略法。缩减法在翻译中可分为三种:压缩性意译(reductive paraphrasing)、简化(simplification)和删除(deletion)。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如何使影视字幕翻译能够顺利地被目标语观众接受,以期达到与原语观众类似的观看效果;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图像的制约,在影视字幕翻译中要大量使用缩略法。缩减法在翻译中可分为三种:压缩性意译(reductive paraphrasing)、简化(simplification)和删除(deletion)。  相似文献   

4.
影视作品的全球化发展,势必会涉及到电影字幕的翻译,影视字幕翻译工作也越来越受到译者们的关注。我国的影视翻译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在翻译过程中也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现象。功能对等理论的出现,为电影字幕翻译工作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指导作用,推动了影视翻译事业的发展。本文就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重要性,探讨电影字幕翻译中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主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再现原文的信息,注重情感的移植,关注读者的反应.文章首先介绍功能对等的基本内容,然后结合影视翻译的特征阐释功能对等在影视翻译的应用,最后指出功能对等应成为影视翻译的实践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6.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个新领域。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老友记》字幕的翻译,分析如何在字幕翻译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使译入语观众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同时了解译语国社会文化生活,并且研究能够传递等值效果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朱洁 《考试周刊》2011,(56):43-4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文影视剧被引进,因此影视翻译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受口型、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影视翻译与传统的文学翻译有很大不同。本文从归化和异化角度对影视翻译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找出更为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宇瑶 《现代英语》2023,(16):79-8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电影作为一种交流媒介,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外文电影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并成功占有一席之地。电影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载体,影视翻译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观众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影视翻译不仅要保持原本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要保证观众能和原语观众产生相似的观影体验。因此,影视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着重探讨该理论在英语电影《寻梦环游记》字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几年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大量的外国影片被引介到中国,影视翻译也随之兴起。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影视作品片名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功能对等理论的所谓对等并非完全的对等,而是有依据的对等。  相似文献   

10.
卢会会  吕小芳 《文教资料》2013,(8):33-34,49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与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影视翻译中的文化意象研究显得愈加重要。本文提出,在影视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考虑文化意象对翻译策略的影响,对其进行恰当的重构和润色,以实现有限时间内的有效文化传递。作者认为,影视翻译中的文化意象重构更应该采用直译、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