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研究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本文引入电商效率系数对是否具有公平偏好的两类条件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做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无公平偏好下,零售商所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与合同的激励系数正相关,与产品的批发价格无关,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和商品销售量的波动程度负相关,制造商给予零售商的最优激励系数与产品的批发价格正相关,与零售商销售产品的边际利润负相关。而在公平偏好条件下,激励系数对于零售商的正向激励作用未变,而当激励合同中的固定收入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就会大于其在无公平偏好下的努力水平,并且固定收入越多,零售商为销售产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同时发现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商效率系数的引入对制造商和整个渠道的收益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公平偏好下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收益以及整个供应链总收益相比无公平偏好下的收益存在帕累托改进,验证了电商效率系数的提高对渠道总收益的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激励制造商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针对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双边垄断供应链,建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考虑到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降低制造商的生产成本,研究普通产品和绿色产品在分散决策下的优劣,分析绿色产品在分散、集中两种策略下的决策与收益,进而提出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收益共享成本分担契约。研究表明:绿色产品较普通产品更能提高供应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集中决策和契约机制的引入,能提高产品绿色水平、订货量及供应链成员的利益,并推导出制造商和零售商参与约束的最优收益分享系数的取值范围。最后,通过数值分析了制造商的绿色技术创新意愿和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偏好对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利润的影响,验证了契约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谭佳音  李波 《预测》2013,32(3):65-69
基于品牌竞争与渠道竞争共存的两级供应链结构,本文研究了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批发价格契约供应链协调效果的影响问题。通过模型建立和数据仿真,本文将零售商采取公平关切行为下批发价格契约的供应链协调绩效,与零售商不采取公平关切行为时批发价格契约及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绩效进行对比,发现:(1)当零售商实力与制造商相当时,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可以使批发价格契约实现更高的协调绩效;(2)当零售商实力水平明显强于制造商时,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使批发价格契约相比纯粹的收益共享契约表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4.
卢亚丽 《科研管理》2012,33(2):139-146
分散控制下的信息共享和集中控制下的共同决策是供应链系统协调的两种重要策略。本文以供应链系统中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为基础,研究了随机产品需求条件下信息共享协调与共同决策协调对最优批发价格、最优订货量,以及对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分析了信息共享的条件,提出了共同决策协调下供应链系统利润的两种分割方法:比例系数方法和批发价格协商方法。然后,通过以产品随机需求服从均匀分布情形下模型的计算与仿真进一步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信息共享对于制造商而言总是有利的,制造商通过信息共享能够确定其最优产品批发价格并实现其利润最大化,但信息共享的前提是零售商的利润能够得到改善。共同决策协调能够实现供应链系统利润最大化。利润分割系数与批发价格都存在较宽的取值区间可使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利润分割时能实现"双赢"。供应链系统利润随产品随机需求量期望的增大而增加,随标准差的增大而减小。从供应链系统利润最大化视角来看,共同决策协调优于信息共享协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行为运筹成为广大学者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结合报童模型,将公平偏好引入由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制造商所组成的两层SDN系统中,建立相应的效用函数模型,并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采用逆向归纳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探讨随机需求情况下零售商订货量的变化对SDN收益共享契约协调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仅制造商公平偏好、仅零售商公平偏好及同时考虑制造商和零售商公平偏好3种情况下,只要参数取值恰当,SDN系统仍能实现改善甚至完美协调。并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分析了在SDN的收益共享契约下,公平偏好系数的变化对各成员利润或效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分散式供应链下,单个制造商和多个供应商合作努力减排机制。当单个制造商生产某产品时需要多个供应商提供一组供应活动时,各方共同投入以减少供应活动的单位碳排放。研究表明,在批发价格合同和成本加成定价合同这两种传统类型的合同中,参与方的个人最优减排努力偏离了集中式系统的最优解。为了激励供应链的参与方共同参与减排,开发合作努力减排合同,使各参与方分享合作减排收益,共同积极减少碳排放,使供应链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7.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易逝品供应链,在销售努力水平及退货价格与需求及退货具有相关性的前提下,建立了易逝品供应链的退货政策模型,通过引入回馈与惩罚策略,解决了单纯的退货政策无法实现易逝品供应链协调这一问题,并重点探讨了如何确保供应链协调、如何确定最优的努力水平、最优无缺陷退货价格和最优订购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制造商、零售商的风险态度对绿色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以及优化问题。考虑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在以制造商为领导者、零售商为追随者的绿色供应链中建立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制造商风险规避与零售商风险中性、制造商风险中性与零售商风险规避以及制造商与零售商均风险规避3种情况下绿色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并分析消费者绿色产品接受度、一次性研发投入成本系数和制造商与零售商的风险厌恶系数对产品绿色度及制造商与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消费者绿色产品接受度和零售商风险厌恶系数、降低一次性研发投入成本系数和制造商风险厌恶系数有利于提升产品绿色度和供应链参与者的利润。研究发现对使制造商和零售商在获取最大利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绿色度的启示包括:针对绿色产品推出先试后买的销售模式;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建立绿色产品研发成本分担契约;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建立股权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由一个直接从事再制造活动的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假设产品的需求与产品的销售价格、产品的质量水平、制造商的回收努力和零售商的销售努力成线性关系,运用博弈论分析了闭环供应链系统在集中决策和3种分散决策下的最优策略。研究发现:闭环供应链系统在VN权力结构下的利润是3种分散决策模型中最大的,在MS权力结构下的利润是最小的。运用两部定价契约实现了不同权力结构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不同权力结构下协调合同的有效性,并对主要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由一个努力减排的制造商和一个努力促销的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减排与促销决策问题。首先建立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表明集中决策会激励制造商努力减排、零售商努力促销及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为此提出合作减排、合作促销和成本互担3种合作模式,分别构建博弈模型来分析均衡解。研究表明:3种合作方式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能提高供应链及各成员的利润,但是合作减排方式不能激励零售商努力促销、合作促销方式不能激励制造商努力减排,而成本互担方式能同时激励制造商努力减排水平和零售商努力促销。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比分析3种合作方式下消费者对直销渠道的偏好对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软科学》2019,(2):112-117
考虑消费者的损失厌恶心理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心理,在四种不同竞争结构下,分析损失厌恶、公平关切对制造商、零售商定价和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损失厌恶的增强,企业和供应链绩效下降,在纳什均衡博弈、制造商主导Stackelberg博弈和零售商主导Stackelberg博弈下,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均下降,在供应链集中下,批发价格不变,零售价格下降;随着公平关切的增强,供应链绩效提高,在纳什均衡博弈、制造商主导Stackelberg博弈和零售商主导Stackelberg博弈下,批发价格下降,零售价格分别增大、不变和增大,制造商与零售商绩效分别下降和提高,在供应链集中下,企业定价不受影响;供应链绩效在供应链集中下最大,在制造商主导Stackelberg博弈下最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植入DK序贯互惠效用函数,就互惠偏好对多团队系统中子团队间合作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互惠偏好对子团队效用函数的形态产生影响.当互惠偏好较大时,生产努力和合作努力均与子团队协同产出正相关;在不存在利润分享的情况下,子团队的最优合作努力与互惠敏感度始终负相关;存在利润分享的情况下,当回报系数较小时,互惠敏感程度和最优合作努力负相关,当回报系数较大时,互惠敏感程度和最优合作努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公平关切对零售商主导型低碳供应链最优定价策略和产品绿色度决策的影响。具体地,分别在公平中性和制造商公平关切两种情形下,探讨低碳供应链中的最优决策和绩效问题,并对两种情形下的均衡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零售商主导下,制造商的公平关切不影响产品的绿色度水平和零售价格,也不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并且,制造商的公平关切对其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总是有利的,而对零售商的效用最大化是不利的。此外,制造商的公平关切对低碳供应链系统的效用最大化并不总是有利的,而是与其公平关切程度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合作创新下考虑双边道德风险的研发外包合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外包研发项目合作创新中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双边道德风险下的研发外包合同,并对合同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收入共享激励系数与发包方投入的知识技术产出弹性系数负相关,与接包方投入的知识技术产出弹性系数正相关,而与研发项目的产出系数及双方的成本系数无关;最优固定支付与双方的成本系数正相关,与研发项目的产出系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宗胜亮  柴国荣  刘佩 《软科学》2012,26(12):14-17
在考虑制造链中一个制造商和多个供应商的努力水平下,构建其合作研发的一般契约和利益共享契约模型。结果表明,在一般契约中转移支付价格与供应商努力水平和制造商成本系数呈正相关,与制造商努力水平、供应商成本系数和供应商数量呈负相关;在利益共享契约中转移支付价格与制造商分配比例和供应商努力水平呈正相关,而与制造商努力水平呈负相关。最后得出在合理的利益分配区间内共享契约是较优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供应链环境下面临双边道德风险时制造商与零售商协同获取客户知识的契约设计问题.首先分析了制造商与零售商协同获取客户知识的双边道德风险与客户知识绩效,然后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合作契约模型并得出结论:客户知识协同获取的最优收益分享比例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努力及其成本系数无关,但与他们的努力弹性系数及其成本函数的指数相关;当制造商增加努力对客户知识获取绩效贡献较大时,制造商将分配给自己较大的收益份额,而当零售商增加努力对客户知识获取绩效贡献更大时,制造商将给零售商较高的收益分享比例,这激励了双方合作,降低了双边道德风险.最后,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了契约设计及其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廷龙  梁樑 《软科学》2012,(1):132-136
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其需求同时受销售商的销售努力和零售定价影响。批发价格和回购价是制造商影响零售商定价和订货的常用方法。据此,考察固定价格和相机定价两种定价策略。在零售商销售努力可证实时,分析制造商的成本分担与两种价格策略的组合契约的供应链协调能力。在零售商销售努力不可证实时,提出两类限制性回购契约,分析两类限制回购契约与两类定价策略的组合契约协调供应链能力。数值分析揭示了限制回购合约协调供应链时可能对制造商利润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零售商双渠道下闭环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零售商在传统销售渠道基础上建立网上销售渠道,以博弈论为基本方法,假定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风险中性和完全理性的,研究零售商负责废旧产品回收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协调机制。通过分析比较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系统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收益状况,得出分散决策下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供应链成员的利润仍有改进空间。为了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设计了零售商销售收益共享-回收成本共担的契约来激励制造商和零售商,且当契约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供应链系统实现协调,然后给出契约参数的合理范围,使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收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最后应用一个算例分析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及政府支持的重要作用,首次站在政府视角设计了以企业研发投入最大化为目标并考虑共性技术市场化过程的最优研发支持合同,对影响合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性技术最优研发支持合同以足够大的政府预算为存在前提,企业最优研发投入随政府预算的增大而增大,其增长速度比政府支持投入更快;企业最优投入与企业和政府投入对共性技术研发成功影响系数正相关,与双方单位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考虑市场化过程后,企业最优投入与基于共性技术的产品市场容量正相关,与共性技术外部性程度、后续开发难度、价格敏感系数及单位销售成本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9,(1):109-113
研究了强势零售商关于自有品牌导入的策略选择及最优定价问题。分别探讨了零售商未导入自有品牌以及导入自有品牌后供应链双方在零售商领导下的最优定价策略,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双方最优策略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了零售商自有品牌导入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定价及利润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只要现实中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偏好高于一定水平,零售商就可以导入自有品牌,并且会促使制造商品牌的产品价格下降;当消费者对零售商自有品牌偏好度较低时,会有利于制造商的利益。实践中零售商在导入自有品牌时应当相对于制造商品牌进行一定的差异化定位,此时对于供应链双方均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