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创新日趋呈现出开放式创新的特征,有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受到制度、文化、技术、社会规范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是开放式环境下影响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融合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从知识整合能力和动态学习能力两方面,构建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机理的集成分析框架,系统阐释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构建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吸收能力理论、动态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内、外部知识探索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资源整合方式--稳固性整合与激进式整合的调节作用。研究利用203家企业的数据对模型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内、外部知识探索对突破性创新有不同影响,而且两者在促进突破性创新方面存在互补关系;不同知识探索对突破性创新的作用随着资源整合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研究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解释开放环境下内、外部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研究中的冲突,并为中国企业提高突破性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伍勇  魏泽龙 《科研管理》2017,38(12):11-19
本文以吸收能力理论、动态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开放环境下内、外部知识探索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突变性创新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资源整合方式--稳固性整合与激进式整合的调节作用。研究利用203家企业的数据对模型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内、外部知识探索对突变性创新有不同影响,而且两者在促进突变性创新方面存在互补关系;不同知识探索对突变性创新的作用随着资源整合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研究拓展了开放式创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解释开放环境下内、外部知识探索与突变性创新关系研究中的冲突,并为中国企业提高突变性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时代下,传统的创新模式劣势日益显著,开放式创新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之后,分析总结出开放式创新的知识影响因素,包括:有效的知识识别和采集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转移和共享能力、知识转化和应用能力、知识管理风险控制能力和企业自身的其他因素,并且给出两种不同的开放式创新的路径,一是以企业自身为主导的开放式创新路径,二是以动态联盟为主导的开放式创新路径,供相关企业参考选择。  相似文献   

5.
从开放式创新的视角,构建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整合能力、物流服务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整合能力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整合能力对网络密度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网络中心度和创新绩效的关系有着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描述、量化、模拟企业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协同演进的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网络协同演进路径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网络构建与演化→外部知识内化→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随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动态能力和创新网络知识内化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边际递增效应,同时创新战略、产业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随着服务业的重要性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创新流程。同时,全球化正推动着创新流程变得越来越开放。现在有一条公认的智慧,即创新是源于合作和跨越专业或组织边界的知识,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的创新更需要跨越各类边界去获取外部知识。从组织边界理论入手,明确了组织边界跨越能力的3个构成要素,以及探索其与知识整合和开放式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利用224家KIBS企业的调研数据,发现IT能力对开放式服务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网络能力和吸收能力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是通过知识整合这一中介变量达到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的理解,从而为KIBS企业更好的实现开放式服务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合认知视角和服务生态系统视角,以佛朗斯的服务平台转型为例,系统探寻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如何构建动态能力为系列服务创新活动提供支持。研究发现:首先,完全自发式的组织认知更新(环境感知)是动态能力构建的逻辑起点,包含关注焦点转移(产品转向服务)和因果逻辑升级(效率转向价值共创)这两种心理活动。其次,服务生态系统为动态能力构建提供了组织逻辑。企业通过提升市场地位、优选合作伙伴、适时地退与进拓展网络边界,缩短认知距离和统一制度逻辑进行关系整合,资源重置和协同重构进行资源整合,培养大数据能力强化资源液化、资源密度及活动透明度,共同推进系统的动态整合(抓住机会和重置战略)。由此,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资源能力体系,帮助企业获取卓越的服务创新成就。  相似文献   

9.
马柯航 《科研管理》2015,36(8):60-67
本文从开放式创新的视角,以虚拟整合网络为载体,探究企业的网络能力通过获取知识资源提高创新绩效的内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95家企业的数据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所提出的假设。结果表明,网络感知能力对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调适能力有显著正影响。网络整合能力和网络调适能力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和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具有正影响,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企业只具有感知能力是不能为企业带来很好的业绩,只有当感知能力与企业的流程、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描述、量化、模拟企业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协同演进的过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网络协同演进路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网络构建与演化→外部知识内化→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协同演进的过程中随着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在创新绩效驱动三要素中,动态能力以及创新网络知识内化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边际递增的效应,同时创新战略、产业政策平台和管理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本质是以知识转移为核心,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户的优势资源,以人为载体实现知识创新、扩散、融合与增值。欠发达地区协同创新主体间信息传导机制缺失,创新要素在创新网络内循环流动受阻,各网络结点成为信息孤岛,不能有效实现资源整合。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欠发达地区存在局限性,不适应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需求,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在欠发达地区系统性构建以新型服务平台为桥梁的协同创新模型,实现柔性引才,创新要素能够以高层次人才为载体在创新网络内实现循环流动,产生非线性叠加效用,提升创新绩效。最后总结了与模型较为相符的院士工作站和人才驱动中心的实践模式,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玮强  庄新田  姚爽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57-1567
 在企业间知识水平动态互补性基础上,通过刻画合作伙伴选择、知识学习及创新机制,建立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模型。运用多智能仿真方法,研究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规律、集群创新潜力与网络演化的内在关系及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等。研究综合考虑了企业间各知识要素及综合知识的动态互补性。研究发现:动态演化过程中的创新网络具有显著的小世界性;企业知识水平和创新网络是协同演化的;随着集群创新潜力的增大,企业积极构建“远程”合作关系,网络稀疏性增强,企业间的重复合作次数及网络信息传播效率降低。企业应积极地与不同企业建立创新合作关系并增强局部企业间的合作紧密性,特别是在集群发展的早期阶段,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3.
企业创新网络构建与演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邬爱其 《科学学研究》2006,24(1):141-149
企业创新网络是动态复杂环境下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企业创新网络会随着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演变。对浙江省331家企业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和演进要受到企业和企业家两个层面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进取型战略意图、网络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开放的组织文化、整合度较高的内部交流结构、充足的内部资源配备、较高的信任感和强有力的承诺、以及企业家的性别、出生地、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背景、合作意识和扩张愿望,会影响到企业创新网络的范围扩展、关系强化和长期化。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成为大势所趋。合作创新网络中的多元化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关键外部资源,但关于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仍然缺乏,且现有研究往往忽略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不同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可能产生的差异性影响。文章融合社会网络理论、知识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依据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合作创新网络,采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法,从个体网络视角分析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权变因素与内在机制,检验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知识基础深度正向调节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而企业知识基础宽度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企业知识基础深度对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实现。研究结论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建刚  吴洁  张青  尹洁 《情报杂志》2012,31(2):114-118,147
在分析知识流、知识创新和动态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知识流、知识创新和动态能力的整合模型,分析得出知识流对知识创新和动态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知识创新与动态能力相互促进。三者之间的互动即知识流通过知识创新促进动态能力,动态能力通过反馈机制作用于知识流而对知识创新产生积极作用,其输出的创新性产出成果及提升的动态能力对企业的绩效和竞争优势产生积极影响。这为企业如何通过知识流管理来形成与提升动态能力,并为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了良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对过去11年来国外开放式创新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构建了一个整合性开放式创新模型,阐明了开放式创新实质是创新资源能够在组织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进而提高创新有效性的过程。认为其创新绩效受到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而动态的、系统的管理策略往往比单一的、静态的策略更能有效应对开放式创新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指出组织网络能力及其建构、创新界面及其管理、共同创造及其成果分享会成为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9,(1):56-59
基于企业网络和企业能力理论,通过对474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导向对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有正向影响,知识共创在利益相关者导向和开放式服务创新之间有中介作用。网络能力不仅正向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导向对知识共创的影响,而且还正向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导向—知识共创—开放式服务创新这一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明晰网络嵌入性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对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构建展开研究。[方法/过程]以区域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网络嵌入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节点位置特征、节点联结特征、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并且提出了企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风险治理措施。[结果/结论]不同层次的网络嵌入性对企业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均具有重要影响,有针对性地优化网络嵌入特征能够提升知识管理绩效。企业通过知识吸收和扩散与区域创新网络形成了双向循环促进机制。研究可为有效制定知识管理和风险治理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开放式服务创新的多主体性,探讨平台生态系统中平台型企业与各创新主体搜寻异质性创新知识的行为,从合作伙伴类型的视角提出技术型、商业型、技术—商业整合型三种跨界搜索模式。最后通过分析百度平台的案例发现,平台型企业作为生态圈领导者,根据创新知识分享、价值创造、社会关系特点选择相应的跨界搜索模式,有助于创新知识流动和创新资源整合,提高服务创新绩效,建立长期稳定的跨界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张培  李楠 《科研管理》2022,43(6):132-141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探索核心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构建过程,采用扎根理论对四组案例展开质性研究,建构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形成的前因-过程-结果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关键要素,揭示资源整合情境引发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内向型资源整合情境下,核心企业整合上位资源更注重功能契合和资源多样性,易促进渐进式创新绩效提升;外向型资源整合情境下,核心企业整合下位资源更注重感知契合和资产专用性,易促进突破式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