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我国农业机械化(简称农机化)系统科技创新绩效,借助相关统计资料,全面阐述我国农机化系统机构运行状况,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实证总体及各地区农机化系统机构科技创新效率。主要结论有:(1)我国多类型农机化系统机构得到一定程度精简,其中基层机构和人员降幅更大;农机化科研和推广培训投入占农机化总投入很小,基本在1.6%以下徘徊,农机化系统机构投入与产出呈现明显的"多者更多"的马太效应。(2)农机化系统机构技术有效年份较少,技术无效年份更多受纯技术效率无效影响;农机化系统机构创新技术效率损失明显,不同地区表现差异较大,即使同一地区技术效率波动也较频繁。(3)地区农机化系统机构创新技术效率均较低,其中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技术无效程度最高,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稍好;地区技术效率波动明显,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创新技术效率差距拉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应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测度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使用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时空演化分析,同时对未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发展进行预测,发现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后测度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值整体增加,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处于中高水平且总体发展趋势处于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演化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中高类型实现正向跨越式提升的难度依然较大;当领域省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为中高类型时,空间溢出效应会增强,带动周围省份,产生“俱乐部趋同”。 相似文献
3.
高技术产业作为创新驱动主体,创新效率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时空演变过程意义重大。本文通过2001-2017年高技术产业的统计数据,测度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利用重心模型、重心移动距离模型、重心耦合态势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创新效率时空演变过程及与经济重心的关系及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不高,发展不平衡;创新效率重心朝东南方向移动,经济重心朝西南方向移动;创新效率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重叠度高,变动一致性高;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整体协调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4.
明晰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效率,有利于促进科技信息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该文基于DEA测算我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效率,并比较分析部属和省属机构研发效率。结果为:(1)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技术效率均值仅0.709,且无论是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部属机构都较高;(2)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纯技术效率有40%以上评价年份显示无效,其中部属机构纯技术效率无效年份效率值明显高于省属;(3)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规模效率值多数年份在0.8以上,且部属机构规模效率较省属高。 相似文献
5.
6.
7.
通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006-2016年省级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整体发展效率较低,已有生产要素投入潜力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科技服务业TFP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其中主要源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变化,而技术效率变化对TFP增长的贡献较弱;生产率指数区域发展不均衡,高水平与较高水平区逐渐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地区间技术效率变化差异显著。要促使科技服务业效率提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完善制度环境加强管理创新,因地制宜缩小区域差异等。 相似文献
8.
在以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峻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阻碍之一。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8—2017年各省市及各区域生态环境效率进行了时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三阶段DEA模型较传统DEA更加合理,在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下,会使生态环境效率真实值明显高估。(2)不同的环境变量对于生态环境效率的影响作用不同,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有利于提升各省市的环境效率水平;人均GDP和外贸依存度会对环境效率产生负面影响,第二产业增加占比在不同阶段对不同投入变量则体现出不同特征。(3)调整后的区域间真实生态环境效率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平衡现象,华东、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效率值较高,西南、西北地区处于较低水平。(4)各省市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在地域上有较大差异,如西南、西北地区规模效率在第一阶段被明显高估,华南、华中地区则是纯技术效率被高估。针对各省市及各地区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提出各省市应根据研究结果对症下药,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合理调整经济、做到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高技术产业为例,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以反映各地区的创新政策与创新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基尼系数、耦合协调度和重心测度其特征及关系.研究发现:创新技术水平低下是制约创新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各地区创新技术水平的差距和创新政策的差距都... 相似文献
10.
11.
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之间的协调对于促进中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技术产业为例,通过DEA模型测算2009年-2017年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以反映各地的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在此基础上,首先通过基尼系数计算各地在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上的差距;其次通过测度耦合度反映不同地区间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相互作用的强度,并计算耦合协调度分析两者的协调关系;最后通过计算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重心及重心偏移一致性,从空间演化视角说明二者的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创新水平的低下是制约创新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各地创新水平的差距和创新政策的差距都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发展;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总体较好,但各地短板不同;创新政策与创新水平之间协调度的提高可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创新政策和创新水平在空间上的协调度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6—2016年我国沿海地区11省份水产技术推广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前后的水产技术推广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水产技术推广网站数量、渔民手机数量、渔民人均纯收入和养殖受灾面积对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推广人员、推广经费和推广资料影响显著;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后,大部分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现下降,各地普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规模扩张是技术推广效率提升的关键;各地区水产技术推广效率变化显著,"渔业大省"的水产技术推广效率水平明显优于其他省份。我国沿海各地区应结合自身渔业发展实际,挖掘资源优势,加大技术推广投入力度,提高水产技术推广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生"理念,从农业生产质量、农业生态质量和农民生活质量三方面出发,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和核密度估计法对2008-2018年四川省21市州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研究发现,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随时间推移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一定波动;各市州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五大经济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区域差异逐渐扩大;农业发展质量较高地区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经济区附近.为实现整体农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政府应在保持农业高质区持续发展的同时,兼顾农业低质区的发展,推进区域农业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对我国各区域专利资源进行时空演变分析,以揭示区域专利资源分布的演化趋势,并归纳不
同的区域专利资源发展模式。【方法/过程】利用 2006~2015年专利资源统计数据,提出使用每万名 R&D人员所拥有
的专利资源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对“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内各区域专利资源分布的发展模式及趋势进行研
判。【结果/结论】我国区域专利资源分布存在显著的“核心聚集—周边环绕”二元聚类空间结构,专利资源自东向西
依次差异递减。可将研究地区按专利资源演变趋势分为 4个梯队,不同梯队的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优化策略也有所
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先进农业技术大面积实施的前提,农业机械化发展适用技术推广面积的扩大,实质上就是普及农业和非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推动科技兴衣实施的过程。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发展农业机械化主体,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和谐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五螺旋理论,评价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分布规律。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影响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态势,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特征;在直接效应层面,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能有效促进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上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则抑制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提升,财政自主度未对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提升中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基于2006-2016年我国沿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沿海11省市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前后的水产技术推广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水产技术推广网站数量、渔民手机数量、渔民人均纯收入和养殖受灾面积对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推广人员、推广经费和推广资料影响显著;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后,大部分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现下降,各地普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规模扩张是技术推广效率提升的关键;2006-2016年,沿海各地区水产技术推广效率变化显著,沿海“渔业大省”水产技术推广效率水平明显优于其他省市。各地区应结合渔业发展现实,挖掘资源优势,加大技术推广投入力度,提高各地区水产技术推广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