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笔下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其诗歌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的,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幻境和大自然的景物,捕捉许多表面上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运用独特的匠心,构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图画,表现跌宕起伏的感情。李白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夸张是最胆大的,又是最易为人接受的。李白诗歌,借助突然而起,突然而收的跳跃多变的结构,表达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诗里还有着众多的清新美丽的优美意象,使诗歌具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李白诗歌是影响和推动庞德发动"意象派"运动的主要动力。可以说,庞德有着深深的李白情结,李白诗歌是庞德灵感的源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庞德对李白诗歌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庞德将李白的诗歌西化并提炼了李白的文学观,将李白的诗歌提升到了诗学理论的高度;庞德从李白的诗歌中汲取营养,将李白的诗歌技巧发挥到了极致;更重要的是,庞德扩大了李白诗歌的影响范围,将李白的诗歌从汉语领域翻译到英语领域,并使之在欧美世界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3.
明月是李白诗歌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据杨义统计,在李白1166首诗歌中,出现“月”字达503次。这些频繁出现的“明月”饱含着女性文化的光辉,以各种方式组成一幅幅奇幻飘逸的意象群,表现了诗人个性中温婉深长的一面。其中也潜隐着对文化的独特品味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巴蜀古代神话传说,是巴蜀先民们最早的口头创作,显示了巴蜀人的文化特征。它们以文化积淀的方式一代一代传递下来,不仅给诗仙李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且以它们朴实的道德观、价值观和独特的审美角度,唤起李白无限的暇思,构筑起李白瑰丽的浪漫诗境。  相似文献   

5.
诗仙李白以豪迈飘逸、洒脱奇特的诗风成就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他善于运用夸张的数字转换事物和情感,使诗歌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从李白及其诗歌概述出发,从三个视角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数字夸张艺术。  相似文献   

6.
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位最杰出的作家,李白在继承庄子、屈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因此,本文在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的同时,重点探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豪放飘逸、率真洒脱是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用富有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用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浓烈情感,用不吐不快、酣畅淋漓、慷慨激昂的艺术风格,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永恒。  相似文献   

8.
李白巴蜀诗总43题52首,其可粗分为青少年蜀中生活诗、出川后写到巴蜀的诗、流放夜郎至三峡及遇赦回棹诗三阶段,题材上可粗分为政治抒情、抒怀访道、写景咏物、交游赠别、爱情五大类型。李白巴蜀诗内容、题材、风格、体裁皆有自身演变发展轨迹可寻,李白巴蜀诗变原因有三:崇仙尚道、兼具儒学信仰所致;个人不幸的经历遭遇使然;自身写诗能力提高的结果。李白巴蜀诗不仅对其自身思想、性格的形成,及其一生诗歌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对唐宋诗的演变发展多有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巴蜀文化、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多重浸润下,李白将扬马以来对自由精神的追寻推向了高峰。李白既能从前人优秀的作品中吸取养分,又能离旧格而去之,为文重意,尤至于神,而当神与酒会,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豪放纵逸,自由自在。终其一生,李白的济世之志从未改变。同时,他又不违本性,继承并发扬了游士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平交王侯,戏万乘若僚友。因为李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的诗歌总能从深沉的悲感之中见出乐观与豁达。面对难以排遣的苦闷,李白也曾一度悲愤、茫然和徘徊,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悠然自得,在山水和诗酒之中任意陶醉,在自由和欢愉之中静待时机。他的全部诗歌,都是让我们珍视今天、相信明天。李白确实是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10.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唐朝伟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的诗歌透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感情丰富、抒写恣肆豪放;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李白的诗歌、尤其是山水诗,善于借助夸张等手法,运用奇丽的想象描绘充满神异色彩的理想世界。李白的诗歌,结构跌宕开阖,寓含世事万变,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李白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除了清雄飘逸,还有许多诗作的语言得力于乐府民歌的熏染,朴实无华;他的诗歌创作,除了具有浪漫主义手法外还经常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这些艺术特点,使李白的诗歌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