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让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22(6):F0002-F0002,F0003
文革诗歌延续了十七年文学中诗歌作为时代感应神经的传统,并将其推向极致,成为文革文学中社会功用十分重要的文学部类。文革诗歌的存在方式,一般多为公开发表和潜在传播两大部分。如果把公开发表理解为在公开的出版物上发表,就还应该有一个中间形态,即虽然不是由官方主办的报刊与出版社发表和出版,其传播却是认可或默认的公开形式。文革前期大量印行的群众团体(非常宽泛而复杂,军队等官方机构也可以包括在内)报纸刊物及单行本,便属此类。比如红卫兵小报,由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和《红卫兵文艺》编辑出版的《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等,成了公开报刊、出版社停办后  相似文献   

2.
红卫兵组织是“文革”期间有亿万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中最早的群众集合体。本文通过对“文革”时期福建省红卫兵组织的考察 ,主要从红卫兵组织领导机构、组织建制、成员政治倾向与构成、红卫兵组织的名称等几个层面 ,探析红卫兵组织一些带有典型意义和价值取向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红卫兵以反叛、怀疑和执着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产生了重要作用:红卫兵的反叛精神打破了中国十七年以来文学的制度化格局,红卫兵的怀疑精神拓展了新时期文学的现代特征,红卫兵虔诚的宗教精神促使中国文学本体意识的滋生。  相似文献   

4.
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家,跨越了当代文学的17年、"文革"和新时期,历经不同文学样态的风云变幻。当代文学研究视阈下的浩然分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两部分,大体经历了政治批评、回归历史、主体审美和多元走向四个阶段,折射出整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基座     
国画艺术大师李苦禅,在"文革"十年动乱中,经常遭到公开批斗,受尽了折磨。一次,在"牛棚"劳改时,一群红卫兵气势汹汹地拿着棍棒,要找某个有问题的人,就问李苦禅,李苦禅指东说西地把红卫兵给支走了。跟他一块劳动的人说,你这不是找事吗?你分明知道那人在哪儿,红卫兵回来要是找到你那还行呀!李苦禅说:"你没看到  相似文献   

6.
肖敏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39-43,78
"文革"文学中后期呈现出严重简单化和封闭化的特征,出现了作者群的断裂。但众多后来新时期的作者都参与到"文革"主流文学的运作中,本文将从"文革"地上作者的分化和移位两个方面,来论述"文革"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7.
"文革"后中国的写实文学创作主潮,经历了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到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的递嬗与变异。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文化语境中,三股写实文学潮流承载了当代中国的集体经验与社会记忆,既表现出与现实生活同步、结盟的审美趋向,也呈现出各自的思想观念与艺术表现的局限。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审美理想,在与现实和历史的多重纠结联系中,于写实文学中得到了集中而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正真正好的作品都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个读者,读到不同的文学作品,都会从中找到与自己相对应的东西。文学作品重要的在于个人表达。我和文学的关系我经常说,文学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小学时,"文革"开始,因为成分不好,我虽然成绩优秀,但也不能加入红卫兵。在家无事,只能看书,然后给人讲故事。这种状态延续了很久,以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文化、文学和多元社会(笔谈)易晖黄平姚洋韩毓海(1)中国当下文艺经典的历史价值与消费取向秦勇(1)史天雄:圣子式的英雄——柳建伟的《英雄时代》人物丛论之一廖四平(1)□文革文学研究文体与政治:革命样板戏的发生王本朝(1)相同时代语境下的不同文学表达——文革时期的“地上”文学与地下文学曾利君(1)不可驯服的诗情——“文革”地下诗歌的另一种理解刘志华(1)红卫兵精神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启蒙何圣伦(1)近十年来革命“样板戏”研究述评李松(1)文化大革命中的重庆诗歌简论陈祖君曹秀(1)毛泽东诗词的文革传播(封二、封三)…  相似文献   

10.
文革主流文学有着大众化特征,这首先体现在对民间文艺形式的推重上,还体现在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服务对象上。文革前期文学中的大众化方向,是由文化大革命现实政治形势和文化语境所决定的。就文革文学的具体发展阶段而言,文革前期文学的大众化趋势也影响到文革小说的生产。在写作方式上",集体写作"流行一时;在培养方式上,文革小说则多采取"投稿———发现新作者———重点培养"的方式。在文革小说中,非但是短篇小说的情节十分雷同,即使是素以艺术繁复见长的小说文体———长篇小说,其表达模式也极为单一化。这一方面是政治话语直接美学化的表征,另一方面也是文学大众化发展到极端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