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要闻     
青海省一篇高原医学论文在国际大会上宣读并获奖本刊讯青海医学院教授、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格日力博士的论文《肥胖与急性高原病相关研究》在8月13日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野外医学及环境医学大会”上宣读并荣获优秀论文奖。同时,该论文发表在《美国内科学会杂志》上。该论文首次提出了“肥胖是引起高山缺氧反应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在大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美国《纽约时报》、《盐湖城科学论坛报》和英国BBC等著名媒体对此作了相关报道。格日力教授长期在青海省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国际专业杂志和在…  相似文献   

2.
<正>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研究组于2015年8月先后在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论文一篇和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两篇。他们的研究结果为弄清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发病机理,开发高效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施一公研究组的成果随之被国内外一些专业人员和媒体评价为"诺奖级成果"。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学院讲席教授王小凡称,"我个人认为,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何谓"诺奖级成果"?什么是"诺奖级成果"?"诺奖级成果"据  相似文献   

3.
李会师是来自黄土高原的农民的儿子。他是在做了5年的新闻工作之后,又考入陕师大数学系。1984年硕士毕业后,他便留母校任教。他的论文先后在《科学通报》、《数学学报》、《数学年刊》上发表。1987年4月李会师进入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攻读博士,这期间他在国际代数权威性杂志《Communications inAlgebra》上发表论文 4篇,在《Jounal of Pure and applied algebra》上发表论文1 篇,在美国的《Proceedings of theAmerican Math SOC》上发表论文1篇,在国际唯一的 K—理论杂志《K-theory》上发表论文1篇,另外还有3篇论文在《Bull MathSOC Beigique》等杂志上发表。1990年5月李会师又以其出色的工作获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最高荣誉称号”(greatest distinction)级别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创新》2003-10期《创造探幽》栏目中刊发了王超先生的《“穆宾巴之谜”及其启示》一文(下称《谜》文),阅后倍感惊奇,简直不敢相信。但王超先生在文中写得清清楚楚:(在相同的冷冻条件下)热牛奶先结冰,冷牛奶后结冰。且“坦桑尼亚最高学府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主任奥斯坡恩博士”“与穆宾巴联名发表一篇论文,登载于《英国教育》,对热牛奶  相似文献   

5.
傅礼铭同志1988年武汉工业大学工民建本科毕业,2001年硕士毕业,博士在读。深圳市科技专家库专家,深圳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深圳市科技成果评定专家,《深圳土木建筑》杂志理事编委,湖北省土木学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会员。他发表论文30余篇,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结构工程、地基基础、园林工程等专业,并著有20万字《“山水城市”研究》,它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伟大构想的专著,2004年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6.
1964年,英国粒子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写了两篇论文,投给著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然而该刊只接受了其中的第一篇,第二篇只有两页的论文被退了回来。美籍日裔物理学家南部阳一郎看了希格斯的第二篇论文后感觉很有意思,建议他在文中解释一下他提出的“希格斯场理论”的物理学意义。于是,希格斯在文章中加了一段:“希格斯场的激发,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13,(3):6-6
日本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新开发的冷冻保存技术,在虹鳟体内培养出山女鳟的精子和卵子,并且利用这些精子和卵子繁殖出了山女鳟。 研究小组带头人、东京海洋大学教授吉崎悟朗认为,这项“借腹生鱼”技术有望使永久保存濒危物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高山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9年在中国地质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曾获得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协和国家科委等授予的“侯德封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曾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地矿部科研项目和重大项目专题13项。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的论文有60余篇,其中26篇发表在《SCI》检索刊物上。高山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大陆地壳结构、组成、演化与动力学。在这一地球科学前沿领域,他建立了秦岭造山带、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地壳结构和物质组…  相似文献   

9.
何炎祥教授所学的专业和现从事的专业是计算机软件,在这个变化日新月异的行业里,何教授主持和主要承担了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近30篇论文被SCI/EI/ISTP/英国科技文摘/俄罗斯科技情报文摘等索引和摘录。多年来,他出版了著作和教材15本。其中,《分布式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0.
韩崇昭,我国著名的自动控制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总装备部“导航、定位与测控技术专业组”专家组成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多传感信息融合、随机控制与自适应控制、工业过程控制与优化、非线性频谱分析,以及决策理论与决策支持系统等,近年来主要从事信息融合理论研究。发表论文三百多篇,以第一作者出版著作《决策、对策与管理》、《随机系统理论》、《泛函分析及其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多源信息融合》等7本。  相似文献   

11.
一、高校基础性研究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在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下,“七五”期间高校的基础性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建或建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41个;部门开放实验室27个;自然科学重点学科点232个;设立的博士点基金支撑着1700个博士点的基础性研究;截止1989年末,在国家授予的自然科学奖中,高校获奖数占全国的47.4%,其中有些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据统计,在1985年到1989年间,由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撰写并出版的学术专著2.3万部,发表论文48万篇,其中3.8万篇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据中国科技情报所报导,被《SCI》、《EI》、《SA》等检索系统收录的我国学者论文、报告中,高校分别占54.4%,54.5%,44.7%。  相似文献   

12.
专家简介: 蒋志坚(1960-),博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建筑设备节能技术等。主要成果:主持或参加包括“863”项目、建设部项目在内的16项科研任务,有四项目分别获省级或厅局级科技成果奖励。先后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发表50多篇论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5篇、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不是魔术张文海《文汇报》曾刊载了一篇题为《孙嘉林是陈景润第二吗》的文章。文中说:山东43岁的业余数学研究者孙嘉林,宣布他创立了全新的数学基础理论,并称解决了著名的“希尔伯特第一第二问题”,他称自己“研究13年,为发表争取了15年”,为其出版专著《...  相似文献   

14.
现在媒体上经常出现“民间科学家”一词,因不解其意我特请行家指点,不料友人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博导培养出4名物理学研究生,后来一个出去当了市长,一个留校当教授,第三位下海做了经理,第四位回家养病成了“赋闲”百姓。适逢某处举办物理学学术讨论会,四位博士各备论文前来与会,见面之后互叙一番旧谊不提,但见会务组的小姐递给他们的“到会者名册”上分别印着如下头衔:“官方物理学家×××市长”、“专业物理学家×××教授”、“业余物理学家×××经理”、“民间物理学家×××先生”。听了这位友人所撰的故事之后,“民…  相似文献   

15.
张千峰,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无机化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和南卡莱罗那大学研究助理教授,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洪堡研究学者。2007年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工作,现任安徽千和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97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59篇,论文被学术同行引用近1200&amp;nbsp;次。获发明专利19项(如一种用于镀锌板的彩涂无铬预处理液(专利号:ZL201110030318.0),镀锌板彩涂预处理及底漆涂覆相结合的无铬表面处理液(专利号:ZL201110030293.4)等)。曾获2012年度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启动重点项目支持。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百人计划”人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安徽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归国侨眷先进个人。创办的安徽千和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选2013年度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名单。继2010年获第三届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奖之后,主持承担的“家电及汽车用镀锌钢板表面耐指纹和自润滑涂层”项目于不久前获得了第五届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成果奖。  相似文献   

16.
投身数学领域的王国俊教授曾多次荣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拓扑分子格(Ⅰ) 》、《一种比较理想的弗晰紧性》和《Fuzz上的序同态》被国家科委列为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他创立的“拓扑分子格理论”抓住点集拓扑Fuzzy拓扑学共同的、在格论意义下的本质,通过新研究方法利用“分子”及其“远域系”等重要概念使有点化方法在格的框架上得以实现。这一理论填补了我国教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大大推动了格上拓扑学的发展。王教授编著的《L—Fuzzy拓扑空间论》一书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教材奖,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从事L——Fuzzy拓扑学研究者广泛引用的经典之作。 十余年来,他先后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美国《数学分析与应用》、日本《一般拓扑学问题及解答》和国际权威杂志《模糊集与系统》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04,(9):i014-i015
在“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任海平博士应邀为该论坛做报告,他在题为《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新途径》的报告中提出,“民转军”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一提到二月河,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其实,二月河本来对研究《红楼梦》颇有兴趣,并且写过一些很有独到见解的论文。但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论文发出很久,还是泥牛入海无消息。后来,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看到了他的论文,慧眼识珠,说他的论文“想象丰富,用笔细腻,是小说笔法”,“可以浮一大白,用汉书下酒”。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04,(9):41-41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海洋“代表动物”的始祖化石科学家对早期动物演化的研究又取得重要突破,一种名为古囊的珍稀化石被证实是现代海洋中的“代表动物”——棘皮动物的始祖化石。2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其最高研究论文规格“Article”形式发表了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等人与英国剑桥大学康威莫里斯教授合作完成的这一重大突破性成果。这篇论文题为《中国澄江化石库发现棘皮动物始祖化石》的研究成果,不仅发现了后口动物谱系中一类最为奇特的重要类群——棘皮动物门的始祖类型古囊动物,在棘皮动物起源探索这一长期困惑学术…  相似文献   

20.
樊昌信教授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樊昌信教授从事教学与科研40多年,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6篇,出版专著、译著及教材12本,内容涉及通信工程多个领域.他在我国首先创建了“无线电多路通信系统”课程,主编的《数字通信原理》、著作《数字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