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愈的《师说》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教育界和文学界的推重。从洋洋大观的《八大家文钞》到作为普及读本的《古文观止》,几乎每部古文选本都有它的一席之地。中国近代、现代、当代的语文课本,也都把它作为必读篇目。也许正因为大家对它耳熟能详,在理解上也逐渐形成一套“程式”。即:一个主题——尊师重道。三个观点一“传道、授业、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套“程式”一经约定俗成,就逐渐在各种论述、鉴赏、分析文章直至老师的教案和学生的答卷上固定下来。本文无意对这套“程式”提出质疑,只是想探究一下,除了“程式”里的内容之外,《师说》还能向我们透露哪些有关传统教  相似文献   

2.
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应是“有道之师,有极之师,有容之师,”高尚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双师素质,加快知识更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技能水平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逍遥游》创造的与造化者同逍遥、与天地万物同生存的境界 ,对苦苦挣扎于名利旋风和物欲苦海的人 ,无疑是珍贵的心智启迪。  相似文献   

4.
张载的<西铭>在历史上受到高度重视,对其主旨进行过不同归结和热烈讨论.今天,有必要对其义蕴和价值重新进行深入探讨,发掘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大规模的进行,如何做一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又不失特色的建筑学专业教师,也成为了每位有责任心的同仁应该思索的问题,本文以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一词的解释,结合实际教学工作,阐述了教师在传道、受业、解惑三个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教学要点和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给出自己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6.
张欣杰 《美育学刊》2020,11(1):I0005-I0005
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性境界提升的要求愈发迫切。然而,身体工业、颜值消费、影像娱乐等以“美”的名义大量充斥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真善美的人格和高远的生命境界,是高校美育课程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和班固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俩的历史巨著——《史记》和《汉书》,分别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从刘邦起义到王莽败亡的历史大事年纪,列我国二十四史之首,其间从刘邦建国(前206年)到汉武帝太初末年(前101年)这一段是相互重合的,而且班固在处理这段与《史记》重合的史实时,又没有完全另起炉灶,重新编写,而是改编袭用了《史记》中的许多东西,这一来就使得《汉书》与《史记》有了很大的可比性,我们通过这种比较,特别是创作上的差异,可以看出两个作家的政治立场、学术思想、历史观、文学观、写史观、…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是南北朝时一部文论巨著,至今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所论述的"情采"是《文心雕龙》中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情采"一词,一是情,一是采,情在采先。笔者分别从"情""采"及其互相关系方面简析刘勰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9.
《路得记》是圣经中一篇重要的作品,有着无限的解读空间。从叙事学角度来看,这个古老的故事包含全新的意义,通过叙事时间的时序、频率、节奏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路得记》其实讲述了摩押女子路得善于把握机会步步为营,运用自己的智慧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周本《古代汉语》(修订版 )存有编写与印刷方面的错误 ,编写中的问题 ,主要有 :重点问题的讲述欠准确、举例欠当 ,用字欠雅正 ,引文有脱误等。  相似文献   

11.
析《故乡》中的杨二嫂董瑞敏对鲁迅先生小说《故乡》中杨二嫂的评价,至今众说纷坛。有的认为杨二嫂是一个走上堕落的小市民典型,有的干脆把她推到那种“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人中去了。我认为这恐怕都不符合作品的实际。《故乡》中的杨二嫂,她那贫困的生活应该同情,她那...  相似文献   

12.
<周易>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道德修养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当代的德育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老人与海》是美国杰出作家海明威的一部名著。该小说反映了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社会之和谐,以及人的精神世界之和谐。深入分析《老人与海》的和谐主题,对理解什么是和谐社会以及怎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理论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鲁迅《自嘲》,首见于写赠柳亚子条幅,附有题解;再见于写赠杉本勇乘扇面,题为《未年戏作》(按,诗作于1932年即壬申年,题作未年者,当是书扇面时回忆之误);1934年收入《集外集》时,作者自己改题为《自嘲》。可见,自嘲固是戏作、戏笔的一种,然而,戏作戏笔,却并非一定是无须认真,并无深意的游戏笔墨。  相似文献   

15.
姚莹是桐城派重要作家。《康辅纪行》是其出使西域所作,沿途所记涉及范围甚广,其中不乏精彩生动的景物描写、独道深刻的历史思考、洞悉本质的现实观察,语言质朴、精炼、传神,在清代笔记体游记散文中尤显独特,它对桐城派文学研究和所处时代的历史探索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唐代为数不多的反映工人生活的诗篇中,王建《水夫谣》以其鲜明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对水上牵夫的悲苦生活作了真实地描绘,是继李白《丁都护歌》之后又一吟咏水上牵夫生活的名篇.唐代交通发达,以长安为中心,与各州县之间均有通道.沿着各条大道,宫办的驿站星落棋布.交通工具,陆路用马,水路用船.水陆驿站上牵船、赶马的劳役,都是征调当地民工来做的.特别是水路驿船,在逆风上溯的航程中,全靠人工牵船前进.这种把人当牛作马加以驱遣的劳役,是封建摇役制度下名符其实的苦役.诗人王建正是着眼于封建摇役的残酷性,围绕“苦”字,写出牵夫的生活和心情.  相似文献   

17.
《赫索格》的主人公在摇摇欲坠的世界颠沛流离,虽历尽坎坷、饱遭磨难,却从未放弃寻找一片坚实的立足之地。在遭遇标准解构、思想解构、自我解构的同时不断思考与抉择,赫索格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  相似文献   

18.
《莽丛中》是芥川龙之介的一篇十分独特的短篇小说,它打破了许多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对它的阅读,让读者无法抵达故事的真实面目。通过从叙述者的不可靠性这一角度分析文本,显示了《莽丛中》的叙述魅力。  相似文献   

19.
《读书杂志》“意疑”析《史记》卷75《孟尝君列传》:“居数年,人或毁孟尝君于齐王曰:‘孟尝君将为乱。’及田甲劫王,王·意·疑孟尝君,孟尝君乃奔。”(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七册,页2357)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第二》“意疑”条说:“‘意’下本无‘疑’字,...  相似文献   

20.
豪威尔斯的短篇小说《埃蒂莎》是一则悲剧故事。本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阐释女主人公逼迫未婚夫参战的动机并以自然主义的决定论剖析主人公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