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教育》2022,(S1):97-98
引领青春,筑梦成长。人物简介魏梦媛,女,蒙古族,198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团委书记,从事一线辅导员工作7年。曾获2021年全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河南省第九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特等奖、2020年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辅导员、2021年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辅导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九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2.
聂娜 《河南教育》2022,(S1):89-92
<正>5月6日下午,由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九届河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案例研讨环节在线上举行。77所高校的80名辅导员参加了比赛,全省高校师生在线“观战”,学生在线火热互动。5个小时的赛程,融合了贴近高校学生的丰富案例,汇聚了全省顶尖优秀的辅导员,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探讨与博弈。比赛不仅为省内不同高校的辅导员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河南教育》2022,(S1):111-112
<正>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人物简介孙琳娜,女,汉族,199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职辅导员,从事辅导员工作4年。先后获得河南师范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师范大学文明教师、河南师范大学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特等奖、河南省第九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特等奖等多项荣誉。主持校内辅导员精品项目1项,公开发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文章2篇。  相似文献   

4.
《河南教育》2008,(1):49
榜样   张敬,男,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辅导员.2004年被评为学生军训"优秀指导员";2006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辅导员";2006年年终考核被校教研室评为优秀,参评2007年校"三育人"先进工作者;2007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自身职业能力的构建和提高不仅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是高校辅导员努力提升自身水平,落实好我国“教育为本”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良好的组织领导能力。应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完善辅导员的培训体系,规范辅导员的评价体系,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根据统计分析,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可以归结为三类管理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由此构建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三维结构(“MKI模型”)在“工作目标”维度,管理能力素质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在“知识”维度,专业知识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知识、知识的学习与创新等;在“价值”维度,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在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中最为重要,管理能力素质次之,专业知识素质再次。  相似文献   

7.
高校优秀辅导员的成长是个体素质、组织培养和环境综合塑造的结果.政府和高校要探索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培养规律,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迫切要求辅导员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形成职业能力。辅导员职业能力有其独特的内涵及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加强自身的品格修养,形成优秀的人格魅力;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能力培养方向;在学术和工作中形成一技之长,发挥职业能力的优势;完善的个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质,体现职业能力的整合性;终身学习,敢于创新,保持职业能力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宁波市高校208名辅导员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素质在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年龄辅导员在专业能力、职业道德、通识素养三方面存在边缘显著,不同学历辅导员在职业道德、通识素养和内在性教育素质方面存在边缘显著,优秀辅导员与普通辅导员在职业道德与人格特质方面存在边缘显著。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素质具体表现在专业能力、专业知识、职业道德、人格特质、通识素养五个方面,可通过组织培养、教育培训、人文关怀、考核激励机制来培育辅导员,提高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队伍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贯彻落实各级党委部署的重要责任,其成员的素质能力需要不断提升。本文在明确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素质能力提升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客观结果与主观感受表明,辅导员很容易被裹挟进职业高原状态。辅导员与高校之间关系的和谐平衡,是其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组织绩效的“源头活水”。辅导员须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主体意识;辅导员职业发展需要有一批优秀的辅导员长期从事于辅导员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确立职业生涯成功的科学标准;辅导员工作内容须逐步建立起“条块分割,以条为主”的格局,并逐步适应无边界职业生涯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优秀的辅导员工作队伍,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使用与培养的关系;职业与专业的关系;进口与出路的关系;知识储备与能力素质的关系;专职与兼职的关系;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人格魅力。本文从人格魅力的形成到辅导员应具备的亲和力、非权力性影响力等方面论述了高校辅导员应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提高辅导员的素质与能力是新形势下对辅导员的切实要求。本文采用素质结构的"三要素"分析框架,结合辅导员岗位工作的实际,围绕辅导员队伍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能,提升辅导员素质的知识基础;围绕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要求和岗位职责,提升辅导员素质的职业能力;围绕辅导员队伍的角色定位,提升辅导员素质的"做人"品格。  相似文献   

15.
《河南教育》2008,(1):50
榜样   蔡建英,女,石家庄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2003年荣获"河北省教育系统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石家庄经济学院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4年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省级先进德育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政治性、教育性、服务性、繁琐性等特点,指出要当好一名优秀的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的素质: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优秀的道德素质、扎实的业务素质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当前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偏差性、突发性与扩散性的特点。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存在分析形势能力亟待提高,工作理念、观念落后,辅导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网络舆情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能力需要增强专业学习,提高技能,增强素质;转变观念,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融入新媒体,掌握新时期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思政工作科研能力,学会以研促管,以管带研。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其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辅导员将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学术导师、心灵的呵护者和就业的指导者,这种新的角色定位要求辅导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理念,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具有勤奋学习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应以学生为本,强化“三种”意识,做到“三个投入”“三个到位”;尊重学生、学会沟通、长于协调、善于疏导、公正民主,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做学生工作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发展理念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发展的理念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状况进行述评: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变——发展历程;辅导员素质和能力开发——发展基础;研究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特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发展方向。提出从发展理念出发,“以人为本”,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治理模型,以创设和谐、协作与共融的发展环境为根本,全面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