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海玲 《河北教育》2011,(12):21-21
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但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智慧,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顺学导教,“导”出课堂的魅力空间,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
蒋玉琴 《江苏教育》2004,(12B):20-21
“意外”,指课堂教学中没有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教学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课堂的“意外”也随之而来。她的产生在学生的情理之中,而又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她的出现如火花般稍纵即逝,而充分利用她,又会使课堂熠熠生辉;她引人人胜,而又发人深思。课堂“意外”在给教师带来几分惊喜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意外”,而这些“意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排斥它们,而应正视、善待、把握这些“意外”,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变策略.如可以采取顺水推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意外”,追本溯源,正确引导,有效引领课堂“意外”以及因势利导,启迪思维,合理利用课堂“意外”的应变策略,使之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为课堂增光添彩,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收获“无法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遭遇“意外”→善待“意外”→期待新的“意外”,课堂“意外”的这“三步曲”,饱含着教师应有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偶然的、非预期的课堂“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真实课堂中师生的共同“遭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的表现,也是课堂生活中人与人积极互动的结果。但只要教师用智慧去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它,做课堂的“麦田守望者”;让思想冲破牢笼,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适度主导,做“意外”的“助产士”,就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只有充分预设,才能创造生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它告诉我们: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  相似文献   

6.
周玲萍 《考试周刊》2009,(45):221-222
课堂“意外”往往是指课堂的现实情景与教师的预设情景不一致,具有突发性,无准备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意外”也随之增多,面对“意外”,教师需要在尊重、爱护学生的前提下。发挥教学智慧,让这些“意外”演绎精彩。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具有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无论课前预设得多么充分,课堂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意外”。其实这些“意外”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因此,面对这些“意外”,我们应耐心聆听,进而灵活利用,激发学生活力,让“意外”演绎出独特的价值,提升学生创新性思维。近日,笔者在教学沪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正因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行程,所以注定是要有意外发生的,而意外的发生恰恰丰富了我们的学习资源,使我们的教学充满智慧与挑战,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生本教育提出的“教育的一切活动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一理念,不就是课堂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吗?在实践“生本”的道路上,一次科学课上发生的“意外”,就沉淀为我教育生涯中一份珍贵而幸福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黄双毅 《语文天地》2012,(12):29-31
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会有无法预料的“课堂意外”发生。一个富有教育气度、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厚实的专业功底挖掘“意外”的课堂资源,掌握灵动的引导技巧,化“课堂暗礁”为教育推力,变“课堂意外”为教学亮点,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阵地,是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场所。课堂上瞬息万变,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难以预料的,甚至有些“意外”会打破你的教学设计思路,使你完成不了课堂教学目标。面对这样的“意外”.我觉得作为走在新课改道路上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课堂“意外”往往是指课堂的现实情景与教师的预设情景不一致,具有突发性,无准备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意外”也随之增多,面对“意外”需要教师在尊重、爱护学生的前提下,发挥教学智慧,取得最佳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2.
当教学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时,课堂中出现“意外”也就在所难免。当课堂遭遇“意外”,是视而不见,继续执行教学预案,还是抛弃预案,一味处理“意外”?很显然,二者都不可取。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借鉴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删繁就简,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往往会有许多“意外”令人惊奇.笔者认为,我们要珍视课堂“意外”,把“意外”建构成为“高效的教学环节”,教学就会产生“节外生枝”处时有“精彩”来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邹学萍 《考试周刊》2011,(51):160-161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信息技术课堂开放性很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是常见现象,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超越预设轨迹的“意外”发生。对于这些“意外”我们不能排斥它,而应该关注、思考、捕捉这些“意外”,并进行巧妙引导,让这些“意外”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有效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意外”中收获“意外”。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妨这样做。  相似文献   

15.
严桂丽 《考试周刊》2012,(30):131-132
课堂高效与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转变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瞬间,在意外生成的解决中提高课堂效率,作者通过抓住“错误生成”、“提问生成”、“意外生成“这三方面利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以期构建动态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是生动而丰富的,其中包罗万象地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为了让预设的教学资源随机生成,为了让学生能比较轻松地获取知识,教师可谓煞费苦心。然而,课堂中有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机动地处理,让意外不是成为课堂教学的“拦路虎”,而是成为促进教学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者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才能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分析教师如何善待“意外”、巧妙处理“意外”,促进课堂生成,让数学课堂因“意外”而精彩。  相似文献   

18.
“预设”和“生成”是老师们课堂上一直头痛的一对冤家。上课前我们既要“精心的预设”;课堂中又要“精彩的生成”。这一矛盾让我们经常遭遇这样的情形:我们的“精心预设”,常常被意外的课堂枝节撞击得体无完肤!我们在检讨自己预设失误的同时,羡慕着别人的高超技艺,思考着他人为什么能够在课堂意外到来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真实的课堂总是伴随着许许多多的意外,而这些意外正是学生真实的流露,是学生个性的体现,是学生率真的表露。可以说,“意外”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捕捉意外资源、演绎精彩课堂呢?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具有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无论课前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其实这些“意外”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因此,面对这些“意外”,我们应耐心聆听,进而灵活利用“意外”,激发学生活力,让“意外”演绎出独特的价值,提升学生创新性思维。一道原本可能归于平淡分析的位似问题,却引发了一次卓有成效的课堂研讨,也带给我一份“意外”的惊喜。我们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给他们独立思维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敢于并善于提出自己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