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教育》2022,(S1):68-70
2017年,娄思思从广西师范大学毕业,同年入职安阳师范学院,现任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分团委书记、2018级学生辅导员。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做学生的知心人,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工作理念,怀着初心起航,用爱点亮梦想,用奋斗书写担当,助力学生扬帆远行、成长花开。点灯引路,做学生思想的引领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辅导员的神圣使命和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2.
《河南教育》2022,(S1):26-28
2017年4月,怀揣对学生工作的热爱和教书育人的情怀,郑园园回到母校河南师范大学,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5年多来,她坚持用思想引领、与青春对话,持续发挥榜样力量;她坚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亦师亦友为学生成长领航。立德树人,引领学生理想信念手秉暖烛,照亮前路。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郑园园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培养接班人”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3.
《河南教育》2016,(7):77-77
她是小伙伴们眼中的“知心璐姐”,时刻准备着提供坚强而温暖的支持:她是出国学生眼中的“海归前辈”,真诚分享和沟通国外的所学所悟;她是学生宿舍里的“编外室友”,为学生送上关切的叮咛与陪伴:她是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对学生的困惑及时进行开导和帮助。五年的辅导员生涯里,陈璐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大爱暖心”的理念,贴近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4.
王国华 《河北教育》2014,(12):32-32
在邢台市育红小学会议室有一块“教育是爱”的匾额,那是校长郭俊峰对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思考和行动准则。他常常对同事们说:“爱是责任,是智慧,是担当,只有心里装着学生,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我们才配做一个教育者。”作为一名校长,他是学生们最忠实的“粉丝”,在他眼里,学生永远最重要、最可爱;他是老师们专业成长的“主心骨”,在老师心里,他是标杆、是榜样、是领路人。学校文化橱窗的主角是学生;课改、教改、考改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大型活动的设计在展示、激励学生。他和育红团队用平凡的行动诠释着教育是爱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石影 《班主任之友》2023,(Z2):70-73
<正>压力是必然的,前行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笔者十四年班主任生涯悟出了最朴素的道理,那就是“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决定带班质量,是检验用生命影响生命教育初心的核心标准”。初任班主任的我凭一腔热血与教育情怀站在了小学四年级35名学生的面前,头脑中描绘着教师的和蔼可亲与学生们努力学习、共同成长的美丽画卷。然而,现实却将一盆冷水重重地泼向了我。带这个班级第三天,班里有几个顽劣的学生开始露出了“本性”。  相似文献   

6.
佛经《华严经》中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喜爱禅宗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超级喜欢中国佛经里“初心”这个词。“初心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和赞叹。”成功后的乔布斯一直把自己作为初学者,他说“现在的我仍然在新兵营训练”。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脱离以往的成功模式---“Stay Hungry”,即不失初心。  相似文献   

7.
《教师博览》2012,(3):2-F0002
他用自己的世界观去透视和解读教育,这种与众不同的视角自成体系。在这个视角之下.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有着自己的生命密码和成长逻辑。在他看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的教育目的,是一种违反生命伦理的“外在论”。它将外在的目的强加给学生,极容易使学生工具化。尊重学生的成长逻辑,积极为学生的成长铺路搭桥,这种“内在论”才符合生命伦理。在他看来,教育的宗旨和真谛应该是启蒙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能够去寻求自我。  相似文献   

8.
不忘初心     
<正>孙保华老师所在的学校离我的学校只有1.1千米,而且我们都教数学,他的成长自然逃不过我的眼睛。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常州市金坛区"最美教师",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初心。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小学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对教学研究的追求。不忘初心,仁者爱人"谦谦君子,虚怀若谷。"孙保华是一位脸上带着笑容的数学教师。他发自内心的微笑,让学生和家长感到亲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中小学自新学期开始,学生除了有自己的学科老师,还有一个经过自己选择的导师。2003年下半年,南浔区教育局在全区9所初中、7所小学进行“学生成长导师制”试点,2004年在全区中小学推广。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是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学生成长导师制”力求体现两大特色:一是从导“学”走向导“育”,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成长导师”,;二是从“导师制”走向“导生制”,教师的指导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并转化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期“创刊20年”的分享嘉宾是林盛老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与他相伴16年了,一路走来,相互见证了成长的不容易。2004年,身为政教处主任的林老师开始摸索着做学生心理辅导,杂志成为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导师,“就像人生旅途的驿站中亮起的一盏灯,让疲惫的旅行者心中燃起希望”。通过杂志,他结识了诸多良师益友,不断吸取他人的优秀经验,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优秀:他有20篇论文发表在杂志上,先后三次登上杂志封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主张;所在学校于2020年成为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学校咨询室是龙岩市第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他的成长经验是:要有激情、策略、信念和清晰的价值观,学会“抱团成长”。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校训是‘我能行’,我要相信自己能行,我要像他一样,真的能行。”这是成长记录袋带给北京光明小学一名学生的感悟。在光明小学,成长记录袋的实施让学生、教师和家长感到“我能行”。  相似文献   

12.
在常州前黄实验学校一场成长记录袋与成绩单的PK中,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用自己最真切的感受给了成长记录袋一票。这个胜利,无疑也是学校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的胜利;这个胜利,无疑使“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也是对学生影响最深远的“教师”,也是学生们的直接表率者和引领者,更是学生们政治思想上的指导者,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上的辅导者。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肩负着为国家和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因此,我认为,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及其德育价值为切入点,简单扼要地介绍了辅导员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发展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及其德育价值,探讨塑造辅导员良好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小萝卜头”,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在他的家乡——江苏省邳州市,孩子们把这位同龄人当作榜样,让“小萝卜头”的理想伴自己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叙事行动研究: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岗位是一个集思想教育、学业辅导、学生发展指导功能于一身的复合型岗位。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辅导员个体的专业成长成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课题。本文拟借用教育研究中叙事行动研究的思路,倡导辅导员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个体的教育职业生活,并在反思中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使辅导员从教育研究和生活研究做起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并进一步完成从“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人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的成长是辅导员职业社会化的过程,一方面它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它也是深化职业价值认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笔者从事辅导员工作22年,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深刻体会到辅导员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陈伟 《华章》2011,(33)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组织者和承担者,是和大学生接触最多也是最密切的教师群体,辅导员本人及其所从事的学生工作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期间,辅导员伴随每一位学生度过他们人生当中最关键的时期,一个辅导员若养成了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他就拥有了一笔受益终生的工作财富.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德育育人问题,难以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深挖课程内含的立德树人元素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前馈—反馈复合调节思想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前馈调节器”主要针对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外部干扰提前进行干预调节,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反馈调节器”则着重感知学生的实际学习成长状态与心理状态,并进行及时引导和纠正。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改革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经典语句我们耳熟能详。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而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真正让学生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呢?以下是我校的一些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20.
1.评价自己、配偶和孩子时,多用肯定语,少用否定词,经常对自己、孩子说“我做得不错”、“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我能行”;2.如果您感到“最近比较烦”,不妨把自己的心思向最亲近的人诉说,请对方给您出出主意。当然,孩子也是您最亲近的人,他的成长速度是很快的,和孩子说说心理话,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可以缓解自己的压力;3.经常感受自己的力量,关注自身的成长,注意协调自我与配偶、同事、上下级的关系,而不把目光仅仅放在孩子身上;4.不要拔苗助长,让孩子的成长适合其年龄阶段特点。观察孩子是否有进步,要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