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17,(3):65-68
以张恨水《啼笑因缘》为出发点,立足于文本,从文学成就、艺术特征和文学价值等三个维度讨论《啼笑因缘》作为通俗文学经典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张恨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多产作家,是三十年代出现的由鸳鸯蝴蝶派向新小说过渡的代表性作家,一九二九年在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连载的《啼笑因缘》是他的著名代表作。《啼笑因缘》这部作品,以樊家树为主轴的多角恋爱故事,曾给畸形的旧中国产生一批《啼笑因缘》迷,  相似文献   

3.
以《啼笑因缘》为出发点 ,着眼于其文本形式 ,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3个维度探讨了张恨水对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理智与情感》和《啼笑因缘》分别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和中国作家张恨水的现实主义代表作,《理智与情感》中的玛丽安与《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是反映时代面貌的典型文学形象。两部小说分别以玛丽安和沈凤喜的爱情经历为主线反映社会现状,虽然她们的爱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结局却迥然不同:玛丽安收获了美满的婚姻;沈凤喜却因折磨而疯,痛苦死去。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与所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啼笑因缘》的时代背景、内容主题、情节结构、表现形式、作品功能、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分析 ,求证了艺术张力是作品艺术魅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论《啼笑因缘》的多重趣味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趣味是文学作品吸引读者的内因之一。《啼笑因缘》综合了情节、认知、时事、审美等多重德味,并在对情节趣味有所偏重的前提下,对各种趣味加以抑制与淡化处理,从而形成一种葱绿配桃红似的参差对照之美。  相似文献   

7.
从《春明外史》开始的张恨水的小说改良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 ,先后成功改良了社会言情小说《啼笑因缘》和社会讽喻小说《八十一梦》等作品 ,取得显著的文学实绩。他大量创作的抗战小说也起到了激励民气的一定作用。张恨水的文学道路 ,介于新与旧、雅与俗之间 ,在新文学小说和现代通俗小说互动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甘久生 《语文知识》2005,(10):10-10
名作家张恨水的长篇小说《啼笑因缘》被拍成电影后,各地电视台争相播映.反响很大。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与作、作品有关的问题,下面解答其中的两个。  相似文献   

9.
被赋予了主体性的感觉结构,体现为一种现在时态的在场。中国早期电影“情”满四溢,电影创作中的无意识性呈现出儒家的感觉结构的内在张力。从《古井重波记》《玉梨魂》到《银汉双星》《啼笑因缘》,再到《小城之春》,情教观的影响无处不在。儒家的感觉结构随着社会观念和大众情绪的变化也在发生着改变。从中国早期电影创作不难看到隐形的情教观念的贯穿痕迹,这一儒家的感觉结构并非静止不变或面对现代性的冲击毫无招架之力,而是在历史的经验中不断溶解,进而变换为新的姿态。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21世纪初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产生的三次热门效应,说明文学作品是一个不断被读者理解、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其主要原因在于: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作品本身具有不断被发掘的“潜藏意义”,以及文学史观念和传播方式等社会接受的因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和《八十一梦》这四部小说的探析,阐述张恨水在这一时期思想和创作道路的发展变化,从而表明张恨水的恨而醒世创作主旨,肯定张恨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张恨水小说中武侠题材的作品通过改良武侠小说来影响国民思想的目的,使他的武侠小说轻武重侠,并带有很浓的时代色彩。这集中表现在《剑胆琴心》、《啼笑因缘》及其续集、《中原豪侠传》和《水浒新传》四部作品中。分析探讨张恨水的武侠小说,有助于读者跳出言情小说家的窠臼,更  相似文献   

13.
《啼笑因缘》是张恨水的代表作。自出世以来不仅印数无算,而且据张伍统计,七十多年间,“仅搬上银幕和荧幕的,就有14次之多”,“差不多5年一次。这可能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小说创下的最高纪录了。”另外,它还被改编成“话剧、京剧、河北梆子、评剧、北京曲剧、沪剧、越剧、粤剧、滑稽戏、黄梅戏、木偶戏、评弹、宝卷、大鼓、评书以及连环画等等”艺术形式得以传播。因此,《啼笑因缘》所引起的轰动以“传奇”名之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4.
著名作家张恨水的长篇小说《啼笑因缘》拍成电视剧后,各地电视台争相播映,反响很大。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与作者、作品有关的问题。下面的几则趣谈,也许能回答观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啼笑因缘》是张恨水的代表作。自出世以来不仅印数无算,而且据张伍统计,七十多年间,"仅搬上银幕和荧幕的,就有14次之多","差不多5年一次。这可能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小说创下的最高纪录了。"另外,它还被改编成"话剧、京剧、河北梆子、评剧、北京曲剧、沪剧、越剧、粤剧、滑稽戏、黄梅戏、木偶戏、评弹、宝卷、大鼓、评书以及连环画等等"艺术形式得以传播[1]。因此,《啼笑因缘》所引起的轰动以"传奇"名之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6.
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来解读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中的三个女性形象,从其不同的命运发展历程透视出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特点,即:作者是站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来看待女性,以男性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和塑造女性,男性作家张恨水的女性观受到了男权文化的影响和束缚。  相似文献   

17.
被误解为中国文坛旧的、传统的创作模式代表者的张恨水其实却在文化历史中有着非常现代的意义。其获得巨大成功的作品《啼笑因缘》便体现出现代的生产模式——功能性写作的出现,以及现代的传播方式——媒介的系统策划和包装。  相似文献   

18.
进入1920年代,文化环境对旧派通俗小说十分不利,特别在经受了五四新文学的激烈批判后,IEI派通俗小说为自身的生存进行变革已经势在必然。在这种趋势之下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张恨水及其《啼笑因缘》等作品对旧派通俗小说的革新和继承,为旧派通俗小说开拓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性转换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张恨水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展示了清倌人、坤伶而女学生相衔接的社交形象系列.作为一般社会的映像:彳亍辗转于女性解放道上的中国世俗女子,其主体暧昧;通俗小说家的叙述主体也进退维艰,其想象也新旧杂陈.进退失据,正是中国一般社会女子解放的实在处境,在精英叙述之外,张恨水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除《啼笑因缘》外,张恨水还有十二部作品被搬上了银幕。计有《金粉世家》、《银汉双星》、《满江红》、《落霞孤鹜》、《美人恩》、《黄金时代》、《现代青年》、《天河配》、《夜深沉》、《秦淮世家》、《大江东去》和《魍魉世界》等。其中《金粉世家》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品,在当时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银汉双星》写一个天真少女与电影明星杨绮云的恋爱故事,也很有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