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鲍照诗歌的“险俗”特征.“险”在鲍照诗歌中体现为奇特的立意造境、刚健生涩的遣词造语;“俗”则体现为对当时现实的激愤不平之倩;辞采的绮靡,对七言及以七言为主的杂言诗体裁的大量使用和开拓.鲍照诗的“险俗”对后世诗歌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生当宋金元战乱之时的郝经,是蒙元北方籍本土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由于受元好问与杜甫诗歌的双重影响,使得郝经的诗歌大都具有“诗史”的特质,而在元初诗坛上独树一帜。郝经诗歌的“诗史”特质,主要表现在对“宋金灭亡的历史回首”、“宣抚江淮的真实记录”、“仪真馆中对现实的反思”三个方面。回首历史的目的在于以往鉴今,古为今用;而直面社会现实,则反映了郝经以关注国计民生为己任的一种高度社会责任感。写于特定环境下的《和陶诗》二卷,因为是郝经在仪真馆中对人生对现实进行总结与反思的一份硕果,故可与杜甫晚年写于夔州的某些诗作并读。  相似文献   

3.
王士稹“神韵”说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艺术经验与民族审美传统的总结,具有很强的传承性。诗歌历来具有关注生命,关注人生的传统。剖析“神韵”说背后的生命意蕴,就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生命认知与感悟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苏静 《文教资料》2010,(10):24-26
本文通过比较“天安门诗歌”运动和“地震诗歌”运动在自发性、民间性、主题和诗歌成就上的相同点,说明诗歌在表现社会人生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弗罗斯特用传统的创作手法在其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生活现象等现实问题的细致观察和沉思。这些诗歌真实地表明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和理想形成的独到见解。梦幻般的理想是他缓解人生压力的手段,是他脱离所面对的现实翅膀;现实虽然冷漠残酷,却是这种理想的坚实基础。他对现实和理想的认识过程也是他对其自我人生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先秦儒家提出“诗言志”命题的真谛,只是要求创作主体提高面向现实社会和人生的自觉意识,通过自己严肃的艺术创造活动,躬行对社会生活的伦理、政治责任。所以,它是我国古代关于诗歌主体性的纲领性理论,而非诗歌艺术的一般定义,与诗歌的“言情”特点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也正是这个道理,它成了两千多年民族诗歌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7.
“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个人”是什么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中,译者将wirklichen Menschen译为“现实的人”,将die wirklichen Individuen译为“现实的个人”,这为我们识别两者提供了文本依据。由于两者的内涵在历史唯物主义范畴内有着相对一致性,所以其自我区分的动力相对较弱;致使其要做相对明晰的自我区分的动力,则来自于“抽象的人”和“抽象的个人”这一对范畴。通过观察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个人”的若干用法,笔者认为,“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个人”的区分虽然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但不能不做任何区别而加以混用。  相似文献   

8.
章太炎对桐城派的评价表现出了“真”与“俗”的两面性。“真”是章太炎以文人等级、文体等级的眼光打量桐城派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这一般是批评性的;而“俗”则是他便俗致用,以文之雅俗观为理论基础,提倡学习桐城文,来应对当时文坛上兴起的盲目学习、摹仿报章文体和小说浪潮而引起文体失范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这一般是赞许性的。  相似文献   

9.
论张爱玲的“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俗”是张爱玲研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对“俗”寓意的理解 ,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张爱玲创作的评价及其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定位。不能否认张爱玲身上的“俗”与其潜意识中的家族自恋情结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她的“俗”,是日伪政府殖民统治时期的一种生存选择。张爱玲并不是个为“俗”而“俗”的作家 ,在“庸人俗事”的叙事中 ,她寄寓着凌厉的文化批判精神与苍凉的乱世人生体悟。看不到“俗”的这一层意义 ,是没有读懂张爱玲。在“俗”的叙事模式中 ,张爱玲追求一种与喜剧相对衬的悲剧效果 ,通过审丑的方式去审美 ,以此形成一种参差对照的“苍凉”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0.
陈梦家是一位注重“哲学意味”的诗人,宗教的熏陶和现实的触发,使得生存宿命成为其诗歌的精神指向。本文分别从形而上生命本体和人的普通生存处境、爱情、向往与梦想、人生当下行为和现实情形等几种题材内容的诗歌,分析了陈梦家早期诗歌中精神指向的具体体现,以及其中传达出的生命所具有的挑战宿命的“过客”精神。  相似文献   

11.
陈凤婷 《文教资料》2010,(18):65-67
本文通过对穆旦40年代前半期作品中"梦想"母题的梳理,考察诗人在特殊年代的复杂精神路向。穆旦诗歌中对"梦想"的追求,历经了"异方的梦"、"人民"、"上帝"三个阶段,结合诗人生平史料和诗歌文本的细读,得出这三种梦想分别暗示了穆旦对待现实的三种不同情感态度,即对现实抱有幻想、对现实有所承担和直面苦难的现实。这三种态度之间也并不是毫无关联的,它们暗含了诗人梦想本身不断遭到现实怀疑、舍弃,自我不断分裂,并被新的梦想代替,直到诗人敢于直面现实人生的过程。通过"梦想"的不断消解,体现穆旦对现实重建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12.
在当下日渐肤浅而轻佻的写作处境里,东西自觉地链接了鲁迅、张爱玲等大师的叙事伦理,努力建构了以生命关怀、灵魂叙事为主体的创作精神维度。东西独特的叙事伦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超越传统与当下叙写模式的“父子伦理”;二是拒绝过分注重现实经验和日常性叙事的“性爱伦理”。  相似文献   

13.
张九龄的文学创作、人生思考、处世原则,乃至人格秉性等,都曾对盛唐文人产生过直接的影响。如果以张九龄人生理想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为横向座标,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处世模式为纵向参照,可以看出张九龄的人生思考与盛唐文人的典型心态之间有许多共通共融的方面,也可以看出盛唐文人认同“功成身退”这一立身处世原则的心理动因与外在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五代诗僧贯休的诗,既有从儒家现实思想出发,揭露社会黑暗,同情关爱百姓,表现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风格,使素以冲淡平和为本的僧诗得以充实的一面;同时也有将释家的“慈悲”融入儒家的“仁爱”,超越儒家现实思想的某些局限,及其将佛教哲学思想用运到对生命本体的感悟上,表现了对人生具体形式超越升华的一面。这是隋唐以来佛教中国化,将儒、道、释融合一体在五代僧诗中的体现,也是祖师禅思想影响在五代僧诗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传奇”非仅一“奇”字而可尽言之,挖掘“传奇”的内蕴,则可以发现其中更蕴涵着作者对现实的关注,体现着创造思想的根本变化。“传奇”的“特质”是立足于现实人生的奇妙构想。  相似文献   

16.
和现实经验的变化相一致,翟永明的诗歌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这包括她创作中的女性立场从早期的感性经验变成了一种理性上的自觉和认同.在性别和诗歌之间,翟永明不是撷取其中某一点,而是追求着二者的统一.1990年代以来,翟永明的诗歌回望历史中有名、无名的女性,和她们的对话构成了翟永明性别思考的重要方式.诗人以一个同历史中的女性平等对话者的身份对传统的性别文化进行观察、质询、对照、判断,包括女性人物的角色和命运、女性艺术及其历史、女性形象及性别归属等内容,由此形成了一个创作系列.同时,在“性别”写作之外,翟永明也承担着对当下生活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表达的责任,对苦难的同情、对现代性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回归等都反映出诗人介入现实的勇气,这类诗歌不能简单看成是和她的性别写作相分隔的另一部分,或曰“超性别的诗歌”,实质上,仍有一种更成熟的女性特质在其中发挥着效力.  相似文献   

17.
对明七子诗论及创作的批判,是钱谦益诗论的重要内容,批判其“诗必盛唐”,限隔时代的主张,强调诗歌与现实社会人生的密切关系,诗歌要反映真实的人生感受,主张多师自得。钱氏的诗论对明代文学思潮有廓清之功,开拓了清代文论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李白一生之所以大量创作怀乡诗既与唐代的社会现实有关,又与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传统有关。这些诗歌也是诗人半生漂泊漫游的人生经历的心灵折射。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中国作家曹禺《原野》中“云”的意象和美国作家奥尼尔《琼斯皇》中“月”的意象的解读和比较分析,探讨两部作品的内在意蕴,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两位作家在价值取向和审美态度上的异同,探讨在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之间精神自由的主题,激发人们追索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和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从而体现了虚幻与现实的戏中“戏”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钟嵘《诗品》评曹植诗“情兼雅怨”,由此引出“雅”这一美学概念来体味曹植五言诗作。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释曹植诗歌的“雅”。其一,对《诗经》中“小雅”的继承;其二,与社会现实的紧密相关;其三,表现建功立业的博大胸襟和怀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