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言辞语境与口语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语境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中的热点,但副言辞语境却经常被人们所忽略。事实上,副言辞语境在语 言交际,尤其是口语会话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两个方面在口语会话中都有具体而广泛的运用,这 充分表明了副言辞语境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张志行 《学语文》2007,(3):51-51
词语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钥匙。但不少教师认为只要拥有一本词典,词语释义就会迎刃而解。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一定语境中的词语,有些并不能很好地用词典意义来释义。利用上下文语境释义是解决此类困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词语释义是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的首要环节,每一个词都处于特定的语境中,并且词义会因语境不同而变化,应在语境中进行词语学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语境进行释义,关键在于将各种隐性语境要素转换为可把握的显性要素,这些要素最终主要通过设计的例句体现出来。本文拟从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个方面淡淡语境在对外汉语词语释义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语境中隐喻的理解与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作为一种间接表达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交际之中。隐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比喻,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予以描述、解释。在英语专著中对隐喻的较新的定义为:“将一个词从其本义转为一般不能换用但却相似的另一个词。;强调其认同,即两者相似,但不是明喻”(Larham,1991:100)。本文试图从语学前辈的理论运用于隐喻的理解过程,看隐喻在语境中怎样被接受者(听者/读者)理解、释义。  相似文献   

5.
如何对待词义偏移现象,历来的辞书编纂者在理论认识上是有争议的,在实践处理上也是有分歧的。本文从如下方面就这一问题作了探讨:一、词义语境偏移的客观存在与制约因素。二、词义语境偏移的现实背景与认识条件。三、词义语境偏移的历史状况与释义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即使是同一个词也会有不同的含义。“春眠不觉晓”、“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两个“眠”字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指“睡觉”,后者指“躺着”(眠的本义)。只有是躺着(没有入睡),才能知道外面“月落乌啼霜满天”,才能听到“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语音学与符号学的语境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对西方抽象绘画,尤其是其建构了具象绘画形式构成基础上的意义生成方式,作出了解释性的初步阐释。  相似文献   

8.
陈雪虎教授《“真情实感”说辩证》对当下作文教育中的一些弊病,作了一针见血的针砭。但是,本人认为,“真情实感”之所以从解救僵化中学作文教育模式的一剂万能膏方,沦落为遮掩平庸作文教育现状的一句遁词,并非因为我们克服了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相反,通过强调“文辞”和“情感”这种“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虚假对立,我们重新构造了一种“情感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9.
语境(Iontext)(狭义),或称“语流”,是指某一言语片断中各语言单位语义、语法、语用上相互关系的总和。言语表达中,语境和词义间具有相互依从、彼此制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据语境释义是指根据语境对词义的制约、显示作用来解释文献词义的训诂原则。本文拟据词义与语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郑玄在训诂实践中据语境释义的依据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蒋兴芬 《海外英语》2014,(11):242-243
商务英语专业词汇原本有其固定的意义,然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其意义将于其原本释义有所不同。商务术语所处的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等以其各自不同的功能影响着商务术语的释义。该文主要从语境参数理论出发,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分析,阐述商务英语专业术语在具体语境的不同释义。  相似文献   

11.
玫瑰的言辞     
正~~  相似文献   

12.
汉语成语丰富,表现力强.如不能准确理解词义,就谈不上运用自如.学习成语,不仅要注意积累,牢固记忆,也应该注意结合阅读对词语进行理解,特别是多义词,则需根据语境理解词义.这往往是各种语文考试中点击率最高,学生又难以正确回答的题型.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把握好语境,同学们不妨利用如下方法试一试:根据语境准确选项  相似文献   

13.
词义与语境是息息相关的。言语交际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相同的词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境意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首先面对的是如何解释词义。目前,词义的解释大多照搬词典。毫无疑问,词典释义非常准确,但是对于对外汉语词义教学来说未免过于拘谨和死板。针对留学生的学习特点,本文提出语境释义的方法,以明确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汇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2008,(13):68-69
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因此,人物的语言描写,能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鲁迅曾说,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处,只摘录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  相似文献   

15.
林达 《上海教育》2005,(8A):92-92
在一件小事上,我们悟到了日本化之所以在美国强势的一个原因。亚特兰大附近一个小镇每年举办一次樱花节。一次,我们在樱花节上帮忙。一早就来了一家日本人,全部节日盛装。他们在树下铺上薄毯,摆开食物,就盘腿端坐下来。女人们有时起来张罗食物,男子们始终身板笔挺地端坐赏花。这一端坐,就是整整六七个钟头!这使我们感到,日本人是以一种认真纯粹到极点的风格,使他们拿出的东西都带有这种风格的痕迹,让轻松开放惯了的美国人折服。  相似文献   

16.
杨晓红 《现代语文》2006,(10):91-92
在现代语言学领域中,语境的地位和价值日趋重要.它制约着语言的发展,决定着语言的命运,是语言赖以生存、运用和发展的必要环境. 词要在语境中运用,它一旦进入言语,也就进入了语境.词的运用既与宏观语境有联系,又与微观语境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刘晴 《职教论坛》2023,(3):24-30
职业教育形象是社会大众在感知、接受、体验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时,对职业教育的存在、表现及运行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表现为客观性与主观性、稳定性与可变性、差异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形象”这一命题,有着理论观照现实的“语境”:关涉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其所是”,促进职业教育创新改革“能其所能”,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成其所成”。作为典型的关系型范畴,职业教育社会形象的主观构建要从“他者”的视角,超越“内涵建设”,把握职业教育“立德树人”与构建职业教育形象的内在规律;要透过“文化间性”,遵循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与构建职业教育形象的文化逻辑;要专注“社会互动”,制定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与构建职业教育形象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大多枯燥,容易让读者感到生硬和说教的意味,但也有办法克服这“流弊”,那就是——叙事真实、说理到位。《垂钓》一文从表面上看似在叙事,实质上却在说理。从写法上看先引出那一胖一瘦两位垂钓者,接着不是花浓墨写这两位老人垂钓,而是刻画两人的心理活动,一正一反,一喜静,一好动,形成鲜明对比。而恰恰是通过这一富有哲理性的对比,作者将笔锋一转,转到了人世间的万  相似文献   

19.
陈友芳 《考试周刊》2012,(75):97-98
至今仍有许多老师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使用中文讲解单词.让学生去记住中文释义的教学方法。词汇的释义应该以英文为主,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使词汇释义具有交际功能,使其文化和文体的内涵在释义中体现。本文介绍了词汇英语释义的语用功能和词语英语释义的教学策略.使看似简单的词汇释义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在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和提高交际能力方面起到特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会话含义是语用学研究的一部分,而语境也是许多学者热衷于研究的一个内容.要把握会话含义,我们必须考虑语境信息.精彩的会话也是语境信息在交际双方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文学的名篇名著中,由于语境的巧设,会话含义更有其魅力所在.本文以小说<乱世佳人>中瑞特·巴特勒的言辞为例,研究如何从话语提供的语境信息去发掘更多的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