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读在校对质量保障机制中的作用薛培敏比照原稿校对,是校对的基本职责,其功能和作用,已被人们多方论述过。而对“三校一读”中的通读这一环节,讨论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拟就通读在图书出版校对质量保障机制中的必要性以及它的功能、通读人员应具备的条件、通读与编辑...  相似文献   

2.
网络出版环境下校对的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开选  赵海霞 《编辑学报》2005,17(4):242-243
网络出版给传统的校对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校对客体无纸化,校对功能"是非"化,校对模式通读化,使校对的定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网络出版环境下,校对定位为"校对编辑"是形势使然,它有利于激发校对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校对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编校协作.  相似文献   

3.
认真通读付印样--把好编校质量最后一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读付印样是出版诸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把好编校质量的最后一关.通读付印样可以发现编辑在审读加工时,没有发现的原稿上的错误及加工标注时的疏漏,还可以发现校对的差错和录入排版造成的误排.所以,可以说通读付印样是编辑再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出版界运用的不断深入,出版电子化已成为出版界的热点,使得出版现代化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由此必然带来出版的一系列变革。校对也会在出版现代化的进程中摆脱传统的工作方式,以新的面貌出现,扮演新的角色,这是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 出版的现代化,必将大大缩短出版周期,加速出版过程的一体化的进程。出版作为整体要现代化,首先需要校对工作现代化,否则作为出版瓶颈的校对就会制约着出版现代化的进程。而  相似文献   

5.
鲁迅说过:“校对和创作的责任是一样重大的。”校对是一种再创造性劳动,是出版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出成品、出精品的保证。除了提高校对人员各方面的素质以外,结合笔者的体会,从改进校对方法和更新管理方法方面对如何提高校对质量总结如下。改进校对方法校对方法主要包括折校法、点校法、读校法和通读法等①,这四种校对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的对象。比如折校法是把校样放在校对人员正前的桌子上,原稿拿在两手的食指、大拇指与中指中间,从第一行折起,压在校样上进行校对,这种方法速度快、不易多字漏字。点校法是把原稿放在校样上边,…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在出版现场,编辑从作者处接到软盘形式的原稿,然后再利用文字处理机和个人电脑(PC)进入原稿编辑制作的做法正与日俱增。校对工作亦从校样与书写原稿忠实校阅的做法改为通读硬拷贝(hardcopy)来校对和整理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7.
当今,多出精品图书,争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每个出版社孜孜以求的目标。但缩短出版周期,往往导致图书编校质量难以保证。如何在质量与周期这对矛盾中寻求一个较好的平衡点,做到既缩短出版周期,又能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经过多年的校对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校对主体多元与管理统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校对主体多元的内涵校对主体多元的一般理解,是指作者校对、编辑校对、工厂校对、社外兼职校对(下面简称外校)以及出版社专业校对等多位一体,共同对图书编校质量负责。现代校对还有一个主体,即计算机校对软件,人机结合是现代校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清样通读不同于前面的三审,它是把书稿从头至尾再仔细读一遍,这时,不会过于在一些细节上耗费时间和精力,因为通读时间相对短而且比较集中、具有连贯性,因此也更容易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审稿时容易忽视的。清样通读常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以作者通读代替编辑通读,另一个是为了赶时间、抢进度,以校对软件(如黑马校对软件)校对代替人工通读。采取作者通读与责任编辑通读同时进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以作者通读代替责任编辑的通读,是不可取的。作者和编辑审稿的立足点不同,编辑主要从内容以及编辑规范上对书稿进行把关,但编辑毕竟不…  相似文献   

9.
由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的转变——校对工作三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奇 《中国编辑》2008,(3):38-40
从1978年到2008年.新时期出版事业走过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是出版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三十年。作为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对工作,在这三十年里,经历了由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媒体的出版过程中,为了保障出版安全往往会有严格的编审流程和复杂的编校环节对版面内容进行把关。而签付印环节中,由于时间紧、版面内容多,编采人员不可能再对整体版面进行通读和重新校对,在此环节中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出版风险。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技术,可以在版面最后出版环节,快速地将真正需要把关的修改之处提取出来,交由编采人员进行确认,从而降低出版风险、提高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1.
校对,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质疑,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现代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原稿有传统的纸质原稿和现代的电子原稿两种。校对最基本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校异同,二是校是非。随着计算机介入出版业后,校对工作的客体发生了变化即原稿的电子文件化。校对工作更具体地说是校对和检查并重。  相似文献   

12.
陆永洲 《编辑学刊》2022,(3):106-110
如今出版工作已基本实现电子化,出版流程中排版质量的提高使得原来校对人员以清样对原稿“字对字校‘异同’”的工作已意义不大,而脱开原稿直接通读清样的校“是非”的工作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通读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通读工作脱开原稿通读清样,因此工作内容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经编辑确认后解决,这是对编辑工作的拾遗补缺。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很好的文字功底和较广的知识面,还需要对党的大政方针、宣传纪律、法律法规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认知,对书稿中那些不符合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观点,以及作者对一些词义理解不确切造成的文字偏差都要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3.
校对是介于作者、编辑、排版、印刷的中间环节,在出版这个系统工程中是一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专业。校对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校对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这逐渐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人们在实践中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校对活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审美活动。亦即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校对人员也经常地感受到校对的“美感”。美学应该是校对学的外延之一。笔者试从美学层面对校对活动的一些内在规律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校对管理与谈判、营销、主持、授课等一样,都离不开语言艺术.语言艺术运用的好与坏,影响着图书的出版周期和校对质量. 客观地讲,在出版行业,校对作为中间服务环节,其工作被认为是出版过程中的一种简单劳动,往往不被重视,地位一直不高.而实际上,校对工作在出版行业是最苦、最累的,待遇也不高,往往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天天与各类稿子打交道,校对人员心情通常比较郁闷.  相似文献   

15.
1988年秋,由于教学需要,我开始对校对学理论进行探索。与此同时,我又以业余校对的方式.从事书刊校对的操作实践,并且开始撰写校对概论的教学讲义和校对论,尽可能做到教学、生产与科研三结合。1992年,在《中国出版》上发表了题为《我国汉字校对传统的初探》的论。从那时到今天,在九年的时间里,我陆续写了一些有关校对理论研究的章,大都发表在《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和《出版科学》等刊物上。在这一过程中,我从我国历代校雠学家和当代专职校对人员的有关论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终于看到现代校对学体系的轮廓,并对其中的若干板块有比较具体的认识。这些板块虽然大小不同、层次不同,并且有所交叉,但都是现代校对学体系所应包括进去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出版产业向数字化的转型,出版企业为适应其发展,尝试将生产过程的各项流程电子化和数字化。作为稿件编辑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校对部门在不断探索着电子校对或辅助使用校对软件等新型校对方式对书稿加工质量的影响。与传统校对模式相比,电子校对有着显著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不足。如何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更好地将电子校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其在提高稿件校对质量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作为出版企业的校对工作者、校对部门负责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许多职业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受其职业的性质和目的所限制,体现出该职业的特征。书刊出版行业中的校对,是一种以纠正书刊原稿或样张中的错误为主要责任的职业,认识和把握校对思维方式,对于深入、深刻认识和把握校对的职业性质和特征,做好新形势、新条件下的校对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校对工作在现代出版中处于对编辑工作进行补充或完善的地位,对于保证出版物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历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中,校对改错题也是必考题.这道综合性考题考查点明确,分值较高.本文结合考生解答校对改错题的一些问题,谈谈做好这种题型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付印样的校对,是校对程序中的最后一关,也是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項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出版物的质量。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談談报紙校对付印工作中的一些休会。我們现在常用的付印技法是“点校法”。“点校”分两种:一种是用毛笔尖逐字点着校对,一种是把笔管倒过来釘个大头針逐字点着校对。“笔点”墨迹斑  相似文献   

20.
佟伶 《现代出版》2013,(1):62-64
编辑归编辑,校对归校对。即使现代出版业产生了编校一体化.这也不是纯粹的谁吞了谁的“编校合一”问题,两者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交叉重叠,但业务性质上各自独立。用哲学的眼光审视现代校对工作,便可较为清晰地了解校对的渊源,对其未来也不再有惶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