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格是期刊成熟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风格”一词借用于期刊理论与实践,我们同样可以说:风格即期刊。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期刊走向成熟的标志。纵览中外著名期刊,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具有鲜明风格的期刊。如《读者》那种娓娓道来、细雨春风的风格决不会与《故事会》那种通俗易懂、趣味横生的风格混淆;《女友》的纯情热烈也不同于《家庭》的平实亲切。它们的成功来源于其独特的风格,风格是它们之所以成为“这一个”而不是另一个的基础,是它们立于期刊之林的旗帜。我国出版界前辈邹韬奋先生曾说过:“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这确是期刊界…  相似文献   

2.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形式,也就是它与众不同的表现,成熟的表现。成功的期刊总是有它自己的特色。许广平在《许广平忆鲁迅》中说,鲁迅强调“每种刊物应有个性,不必雷同”。邹韬奋主张:“刊物的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  相似文献   

3.
个性是期刊生命力之所在。在出版史上,成绩斐然的期刊无一不是以自己鲜明的性格、独特的风格而获得读者的信任和喜爱的;而那些期刊的优秀编辑们,也总是以浇灌、培育期刊的风格之花为赏心乐事。编辑们数十年如一日,极尽自己的心血和才华,为的是使刊物在促进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目标之下,彪炳文坛,办出特色,以实现为读者服务的最佳效果。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出版家邹韬奋曾说:“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己成问  相似文献   

4.
一个好的商品,其商标就是无价之宝;一本好的刊物,其封面也应该是读者认可的品牌。《人生与伴侣》在众多的同类期刊中,在姿态各异“美女”如云的期刊封面中要想独标特出,就必须跳出“美女”的窠臼,办出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   从 1995年我们开始在文章内容上找出路,在期刊名称上做文章,尝试着选用一男一女的“伴侣”图片做刊物的封面。试用后,与其他刊物封面“美女”图片相比不重复、不雷同,在同类刊物中显得抢眼夺目,有着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获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从而,在期刊的封面设计中如何形成我们刊物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5.
试论期刊的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格原本属于用以品评作品或人的一个美学范畴,它被引入现代文艺理论,指的是由作家、艺术家创作中的创作个性所体现的艺术特色。而所谓期刊的风格,则是指期刊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特色和个性,也就是期刊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化、个性化的特点,这和其本义是相通的。风格不仅是期刊内容和形式特色的体现,更是期刊编辑思想、编辑原则、编辑技巧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反映。风格是一份期刊的识别标志,也是一份期刊区别于其他期刊的基础,成功的期刊无不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我们绝不会把《故事会》与《读书》相混淆,因为前者通俗易懂趣味横生,而后者品位高雅严肃深刻;我们也不会把《家庭》与《读者》相混淆,因为前者平实亲切,而后者典雅隽永。独特的风格对期刊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法国作家布丰在论及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的关系时曾说过“风格即人”,将这一名言借用于期刊理论与实践,我们同样可以说“风格即期刊”。  相似文献   

6.
高辉 《记者摇篮》2009,(4):43-43
邹韬奋先生曾经说过:“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 一本刊物的生命力如何体现?除了创造它的编辑赋予它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在它区别于同类的鲜明个性。那么,怎样才能使一本期刊能够特色鲜明、个性凸显呢?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崛起的期刊群落中,有这么一本刊物.它在每期扉页的左上方,总用粗重的黑体提示读者:成功之日你最难忘怀的定是——涉世之初后来听说,新闻出版署期刊司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偶识这家刊物的副主编,便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你们的刊物起点很高,要把它办好.”这家刊物就是江西团省委主办的《涉世之初》.经过两年多的艰难跋涉,《涉世之初》成功了.广大读者认同了这一革命老区的文化新生代,且把这一填补国内空白的别致新刊物与《女友》、《辽宁青年》等名牌期刊相提并论.与众多报刊订数萎缩的大趋势相反,它的发行量在1993年竟以300%的速度猛增,1994年更追求卓越大冲刺.“成功之日/你最难忘怀的定是——涉世之初”,明快而隽永,深沉而自信地树立了期刊的公关形象,它是杂志占领市场的自我宣传口号,也标示了编辑们开掘期刊文化资源,设计期刊个性的选题思路,在取得成功,走向更大成功之际,何尝又不可以理解为编辑们聊以欣慰的喃喃自语.  相似文献   

8.
用风格论期刊,容易为人们接受.这是因为期刊是连续出版物,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刊物成熟的标志,而且,刊物的竞争格外的激烈,形成自己的风格是生存的需要.成功的出版社也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的.如日本的岩波书店是享誉世界的知名出版社,有人赞誉岩波书店说:"岩波文化代表了日本文化";"有良心的硬派出版社".在我国也有一些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出版社.中华书局以古籍类图书、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中外文学名著、作家出版社以当代长篇小说、金盾出版社以实用科技类图书、商务印书馆和三联书店以学术著作等特色图书见长,使它们成为了久负盛名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作为严肃文化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如何抓住当前世纪更替和社会转型的有利契机,在把握自身本质特点和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将挑战化为创新的动力,积极地探索与开拓发展路径和生存空间,将是学术出版事业面临的艰巨任务。一学术期刊的风格是学术期刊个性和特色的具体表现,也是学术期刊从内容到形式的综合体现。韬奋先生曾主张:“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他这里所说的个性和特色,实际就是构成期刊风格的主体。没有个性和特色,就无以形成风格,而这正是学术期刊求得生存与发展所必要的,是学术期刊生命…  相似文献   

10.
期刊风格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逻辑学最常用的一种下定义的方法——“属加种差定义”,我们姑且对“期刊风格”作如下界定:它是指期刊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成熟的编辑特色。由此可宽,“期刊风格”与“期刊编辑特色”是种属关系。我们选择“期刊编辑特色”作为‘期刊风格”的邻近的属,这意味着“特色”包含“风格”,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逻辑上的“真包含关系”,即“特色”的部分外延与“风格”的全部外延重合。这就表明,凡期刊有独特风格的,必有鲜明的特色,即风格就是特色;可以说,没有特色就不成其为风格。但是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不能成立的,我们不能说:“有特色必有风格,没有风格也就没有特色,特色就是风格。我们认为,风格与特色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它们的关系是种与属、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施彩霞 《传媒》2000,(10):25-25
期刊应有自己的特色。出版家邹韬奋曾说:“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邹韬奋先生在本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接办和创办的《生活》周刊、《新生》杂志等,就是以特色著称的。邹先生认为,办刊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精神,“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因此,他在确定替最苦的民众向社会进行呼吁的办刊宗旨之后,便别出心裁地对刊物进行设计。在内容上,他力避人云亦云;在形式上,他不搞亦步亦趋;在文字表达上,他尽力剔除那些贵族式的估屈聱牙、令人  相似文献   

12.
杂志的风格     
杂志的风格是杂志的生命。一份杂志创办以后,应该展现与众不同的风采,才有可能以自己的花色和芳香吸引读者,在杂志的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否则,与人雷同,别人取代了你的位置,你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韬奋总结办《生活》周刊的经验时曾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的精神。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这种尾巴主义的刊物便无所谓个性或特色;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千人千心,百人百面,杂志也一样,应该不苟同,不盲从,自…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风格形成的时空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风格“是期刊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特色和个性”(徐柏容:《期刊编辑学概论》),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因而也是期刊社及编辑者们孜孜追求的目标。期刊没有自己的风格,不仅会影响到它的发展.还会影响它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民国名刊简金》,共10本,以一刊一本或二刊一本的方式,分别选编了《小说月报》《语丝》《现代》《文饭小品》《太白》《杂文》《论语》《人间世》《逸经》《鲁迅风》《万象》《野草》等12种期刊的散文随笔,它们与通常以作家个人或以作品内容为中心的编法不同,别辟蹊径以期刊为中心来选编,不仅避免了编辑方法的雷同,也避免了所选作品的大同小异,突出了散文随笔刊物在繁荣散文随笔创作与促进散文随笔风格流派形成中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展示了不同散文随笔期刊的内在不同风格特色,因而具有其特有的价值与意义。这里我不想全面地来谈全部十本书,而只想就其中副题为“《太白》散文随笔选萃”的《寒水悲风》一本引发而想说的一些话。  相似文献   

15.
所谓风格,即指作家作品的个性特征,它是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体现。探讨艺术风格,不仅对认识和评论作家作品的艺术特性有重要意义,对促进作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采也有启发作用。风格,最初在魏晋时代典籍中多用来品评人的风度品格,用风格评论文学作品,最早要算刘勰《文心雕龙·议对篇》,评论应劭,陆机等人作品说:“亦各有美,风格存焉。”之后颜之推说得更为明确:“古人之文,宏才逸气,体度风格。”(《颜氏家训·文章》)以后用风格论文的风气就更为广泛了。古代文论中往往用“体”来说明文章风格,如曹丕《典论·论文》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7,(5)
个性鲜明的《美文》文/从寅《美文》是一本在文学界颇受重视的刊物。提到散文,就不能不涉及《美文》。从一本不太引人注意的地方性散文刊物,到今天成为全国作家和读者都很看重的刊物,可以说,《美文》以自己的个性实现了成功,也以自己的成功说明了自己的个性。《美文...  相似文献   

17.
编辑个性与刊物风格高勇期刊编辑的个性直接影响着刊物的形象、风格乃至生命。在隽永的《读者》、新潮的《女友》、儒雅的《读书》、温馨的《家庭》等风格各异的刊物背后,都有一群个性鲜明的编辑。编辑的个性塑造着刊物的风格,刊物的风格又制约着编辑的个性。其一,编辑...  相似文献   

18.
所谓风格,即指作家作品的个性特征,它是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体现。探讨艺术风格,不仅对认识和评论作家作品的艺术特性有重要意义,对促进作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采也有启发作用。风格,最初在魏晋时代典籍中多用来品评人的风度品格,用风格评论文学作品,最早要算刘勰《文心雕龙·议对篇》,评论应劭,陆机等人作品说:“亦各有美,风格存焉。”之后颜之推说得更为明确:“古人之文,  相似文献   

19.
杨玲 《编辑学刊》2005,(4):64-66
著名出版家邹韬奋说过:"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 何谓特色?我以为,它应该是事物特有的色彩、风格,是一事物与它事物相区别的地方.那些相貌平平、没有特色的期刊,如同枯萎的花朵,被读者冷落是意料中事.如何办出特色,方法自然很多,在此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20.
1985年,白云黄鹤的故乡诞生了一本名叫《知音》的刊物。记得创刊之初,它就以一次发行40万册,令期刊界刮目相看。10年耕耘,它的期发行量已达160多万册,早已由楚天走向全国,飞向世界。全国优秀社科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这一项项荣誉,更是记载着它的艰辛和奉献,它的追求与攀升。 “抚琴遇知音”,这一美丽的传说代代相传,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知音》缘此定名,其良苦用心殷殷可鉴。然而,高山流水遇知音,又谈何容易?可以说,每一个刊物都在企盼自己能成为读者的知音,但让众多读者视之为知音者为数并不多。有人说,《知音》的成功在于刊名取得好。此话仅说对了一小半,没有真功夫和真货色,反倒枉负了好名称。那么,《知音》成功的“秘诀”又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