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辞书作为自学和科研的必要工具,历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被称为“无声的教师”、“没有围墙的大学”。建国以来,特别是十年动乱之后,我国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辞书,如《辞海》、《辞源》修订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英汉大词典》等等,大都千锤百炼、精雕细刻,以其高质量赢得了高声誉和高效益,在我国出版界掀起持续升温的辞书热。这股热潮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辞书出版由粗放型进一步向集约型转化。20世纪后20年,我国辞书出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新推出的辞书就有8 000多种,是前80年的8倍。辞书品种的日益丰富,极大地拓宽了图书市场,基本上满足了社会需要,并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此同时,由于辞书出版规模的迅速扩大,市场出现相对过剩的现象,一些跟风出版的辞书滞销、积压。为改变这种局面,以适应读者的需求,不少出版社已经开始注重精品辞书的锻造,一批优秀辞书相继脱颖而出,如《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辞源》(修订本)、《…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辞书事业同其他事业一样,迎来了一个兴旺发达的时期。新《辞海》、新《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率先问世;《汉语大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英汉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先后出版;与此同时,各种语文词典、专科词典、百科全书和形形色色的工具书蜂涌而出。中国辞书园中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真使人目不暇接。我们告别了中国辞书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沉寂、贫困和衰败的时代,迎来了一个鼎盛时代。这是从事辞书事业的所有同志的光荣,是应当庆贺和自豪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刊物如林,木秀于林的《辞书研究》双月刊以其10多年来在辞书学和辞书编纂领域不断开拓、创造、深化的业绩,取得了其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1979年,《辞海》、《辞源》修订出版,《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也开始走上正途,加速了编纂进程,正在编纂或即将上马的中小型辞书更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辞书出版的宏观监管与市场规范(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辞书出版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加强辞书出版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是当务之急,具体建议有以下几条:第一,重点项目应实行重点管理。我国辞书事业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发展壮大起来的。至今,大多数有传世之功的工具书,无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物。上文所述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藏汉大词典》等莫不如此。新版《辞海》的成功修订,也与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因此,国家对于重点的工具书项目,可予以重点扶持与管理,使之尽早上…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出版 由新闻出版署主持并组织编撰、审定的《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近日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上中下三册,共计137万字。首卷有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同志在50年代初关于出版工作的题词。本书由王子野任编委会主任,王益、史育才、林戊荪、刘杲任副主任,出版界、文化界、科学界70多位专家、学者执笔。前署长宋木文为本书写了序言。 《汉语大词典》出齐 《汉语大词典》12卷近日出齐,共收词语375万多条,约5000万字,插图2200多幅,被誉为“我国辞书史上的典范”和“里程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将在明年三月推出《汉语大词典》的《索引·附录》一卷。  相似文献   

7.
我国两部规模最大的汉语辞书——《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的编纂工作,经过六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工作中的问题也不少。为了使这两部辞书的编纂工作能够加紧进行,《汉语大词典》编写领导小组组长陈翰伯、首席学术顾问吕叔湘、主编罗竹风同志于去年9月8日联名给中央书记处写了《关于加强<汉语大词典>工作的报告》,提出了四点意见:(一)进一步明确《汉语大词典》的重要意义;(二)稳定、充实和提高编写队伍,健全编写组织;(三)编写人员评定学衔、晋级、住房等,要同学校其他教学人员、科研人员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词典》系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词典。全书按历史原则编纂,“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词汇之大成,着重从词语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全面阐述;所收条目释义准确,义项完备,层次清晰,文字简练,书证丰富,资料翔实,符合辞书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的要求。它的出版,受到了我国语文学界及广大读者的重视和欢迎,是阅读中国古今典籍必备的实用性极强的工具书。“但由于词目浩繁(共收词目约37万条,5000余万字),时间紧迫,疏漏、错误在所难免”(《汉语大词典》前言)。因此,怀着对《汉语大词典》虔诚的尊重,兹将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今天仍无时不受惠于前人集数代之功而成的《辞源》、《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著名辞书带给我们的权威、标准、规范的力量以及一个大国、一个文明古国在语言文字上应有的尊严和荣光时,我们不由惭愧于当下辞书出版界的混乱和无序。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在“2003年辞书专项质量检查”工作中查处了19种不合格辞书,可以说是以政府行为明确向伪劣辞书提出了宣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伪劣辞书”并非指非法出版物或盗版出版物,而是一些正规的出版社出的辞书,…  相似文献   

10.
年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编辑出版的年鉴,以其特有的风格,翻开了我国出版史上的新篇章。年鉴事业的兴起,是我国工具书领域中,继1979年大型辞书《辞源》第一分册、《辞海》(修订本)以及198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首卷出版后,取得的又一新成果。仅仅五年,出版年鉴已有三十余种,它们已经成为记载我国科学进步,文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汉民族语言文字所记录的文献,经过三千多年的历史积累,源远流长,浩如烟海;从中搜集资料而编成的《汉语大词典》(下称《大词典》),规模空前,内涵丰富,代表了二十世纪历史性语文辞书的最高编纂水平。由于《大词典》引用的古今文献面广量大,编纂者考察有关文献的工作头绪复杂,因而在若干问题上难免有一些疏误。如同所有的大型辞书一样,刮垢磨光,不  相似文献   

12.
一所大学,正是因为拥有一大批学高德重的大师才更显文化底蕴.朱祖延先生(1922-2011)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他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是我国著名的辞书学家、文献学家,曾任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兼任中国修辞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等职务,曾获评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他一生主持过多项国家大型文化建设工程.曾编撰《汉语大字典》、《尔雅诂林》、《汉语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辞海》、《引用语辞典》、《引用语大辞典》等,为我国辞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获中国辞书协会首届“中国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13.
康健 《编辑之友》2011,(10):78-80
《禅宗大词典》(以下简称《禅典》)是在前编《禅宗词典》(1995年荣获首届中国辞书奖)的基础上,经过较大幅度的增补修改而成的,主要收释中国禅宗文献里的重要或常见词语,共有词目8000余条,是一部切实有用的禅宗专科辞书。其中语文条目占2/3以上,亦可视作禅宗文献语言词典。众所周知,禅宗文献  相似文献   

14.
业界关注     
总署规定: 不许超范围出版辞书为提高辞书出版质量,规范辞书出版秩序,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针对的辞书主要是“除专科类辞书、少数民族文字与汉语对照辞书以外的辞书出版业务。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近期出版了由倪宝元教授主编的《汉语成语实用词典》。倪宝元教授有多部关于成语的著作和词典(有些是合作和主编的)出版,比如《成语辨析》、《成语辨析续编》、《成语例示》、《成语九章》、《成语范例大词典》、《汉语成语辨析词典》、《最新汉语成语词典》等。这部新出版的词典是在1993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九用词典》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增补完成的,增加了1000余个成语条目,改换了原书近1/3的用例,改正了原来的错误,另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注释项目。笔者认为,这部词典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收条标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文化史上,中国辞书编纂史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而《辞源》及其修订,更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和重要价值。初版《辞源》(1915年),是借鉴国外辞书编纂工艺首创体例的第一部新型辞书;修订本《辞源》(1979~1983年),则是我国有史以来体例最完备、品位最高的大型古汉语辞书。因而,在中外学术界享有广泛的盛誉。世无完人,金无足赤。《辞源》及其修订本,当然也不例  相似文献   

17.
工具书二强 商务印书馆:《新华字典》这部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发展的语言圣典,培养了老中青几代人,成为人们启蒙教学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和必备的语言工具书。为了使《新华字典》成为世界性的工具书,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的精心策划组织下,30多位英汉语言学界及辞书编纂界的专家共同翻译编纂了集汉英两种释义于一体的《汉英双解新华字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英华大词典》的修订出版,确立了商务在出版语文工具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部大型汉语辞书《汉语大词典》,在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五省、市的党委和教育、出版部门的领导下,参加编纂工作的几百位同志连续奋战了八年,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强<汉语大词典>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字典、词典类(一)字典(l)新华字典一般字典(1979年修订重排本)新华辞书社编1980年商务 印书馆出版同音字典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1973年商务印书馆重印常用构词字典傅兴岭、陈章焕主编1982年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简明汉语字典《简明汉语字典》编写组编1981年上海教育 出版社出版汉语常用字典《汉语常用字典》编写组编19了3年浙江人民 出版社出版学习字典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字典》编写组编1981年山 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袖珍常用字典夏正衡编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学生字典商务印书馆编196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难字表(修订稿)文字改革出版社编1…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将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各行各业对知识的渴求将比任何一个时代更加全面和迫切,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将比过去更快速、更彻底。辞书作为学习和求知的工具,被人们称为随身携带的老师,必将更加受到大众的关注,辞书也将发挥它无与伦比和不可代替的作用。广大辞书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自己的任务,编出更多更好的辞书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为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辞书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我国辞书编写和出版的落后面貌。《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