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出版业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句话说,在中国最不缺乏的是人,但最紧缺的还是人。这后一个人是指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里,人力资源和人的素质是经济发展的首发因素,因为知识经济归根到底还是人的一种智力派生。我们的出版业是知识劳动相对密集的地方,是人才集中的地方,不过也可能是人力资源相对薄弱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  相似文献   

2.
张艳娟 《出版参考》2010,(10):23-23
伴随着出版业的整体转企改制,期刊业的“出版人制”势在必行,期刊业亟需更多的真正意义上的“出版人”。作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职业出版人的素质将决定着期刊的成败。那么,一个真正的出版人,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梳理和论证。  相似文献   

3.
孙晶 《出版广角》2013,(5):34-37
出版的品质取决于出版人的素质,具体而言,也就是出版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追求。这一理念也正在为更多的出版人所认可。出版物是文明成果得到积累、文化传统得以流传的重要载体,出版人则是这一工作系统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贯注其中,出版事业便丧失了其内在的文化属性,外化为一种单纯的商业行为;一旦有了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贯注,出版则成为文化建设之中,成为国民精神发展、人类文明承传的重要渠道。通观中外有影响的出版人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出版品质的因  相似文献   

4.
方卿 《现代出版》2013,(2):F0003-F0003
出版人素以文化人自居。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职业信念,更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境界。然而,只是崇尚文化还不足以造就合格的出版人。出版人不能囿于文化,而是要跳出文化,更多地关注市场、关注技术。这是出版人有别于学者、作家等其他文化人的地方。显然,这也是出版学研究和出版教育应该重视的地方。出版物要借助市场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关于出版的跨世纪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出版已发展成一种具有相当规模和独特的运行方式、发挥着多种重要功能的社会产业。出版社、出版物、出版人,作为这项社会产业的实体性构成要素,面临一种崭新的社会“处境”:社会知识化、信息化程度日趋加深,人类正迈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变迁急剧加速,给现代人带来强大的“未来冲击”(futureshock);社会分化加剧,中国社会正日益走向多元化,等等。这种“处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出版社、出版物以及出版人的生存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出版业及这几个实体性构成要素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和…  相似文献   

6.
出版精神是出版人价值导向、理想信仰、道德追求的统一.出版精神作为一种伦理精神,源于出版的伦理式实践,又指导着出版人的伦理追求.出版人应承担起发展出版精神的历史使命,实现出版物品质与个人品质、自我精神和出版精神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李海燕 《出版科学》2008,16(1):92-94
王建辉从事近代出版史史料爬梳和学理研究始自1996年,至今已逾十年,有论著《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老出版人肖像》《出版与近代文明》问世。《文化的商务》评叙了王云五经营下的商务印书馆是在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务来运作。《老出版人肖像》纪录了在近代出版史上留下踪迹的五十余位老出版人。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创造财富的人的劳动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知识经济是依靠科学创造和技术开发,以企业所拥有的人才的素质和技能为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的一种全新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已渗透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的各个方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呆的时间长了的出版人,踏入21世纪门槛的时候,该如何问候带着许多未知和神秘的新时代呢?大家似乎都共识于“新机遇、新挑战”,共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而努力谋求生存、发展和壮大。然而,强存弱毙再不仅仅是一种警示,而是现实。这对于从传统出版理念、传统出版方式中走过来而又背负着重托的出版人来说,无疑是从未有过的困惑。一道门槛,拦出一串问题,带出无穷忧思,但同时也激扬起新的生命浪花,对新天地的探索何等刺激。忧思是一种责任,刺激代表一种  相似文献   

10.
现代出版产业与现代出版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出版产业与现代出版人张涵当人类即将与20世纪挥手告别的时候,现代出版人伴随现代出版产业的迅速发展而成长起来。在本世纪众多的现代行业中,现代出版人通常不被人们所注目。然而,他们的的确确是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的角色。所谓现代出版产业,一是出版行为纳人现...  相似文献   

11.
47.中国出版界有两种极端的现象值得重视,一是一些精英出版人具有高深的思想意识而没有成熟的市场意识,总是躲进象牙塔,专注于精英文化——以一个文化学者的身份做出版肯定是要碰壁的,只有具有整体的策划能力和成熟的市场意识,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出版人。另一种极端的现象是,一些出版人不学无术,急功近利,不从图书选题和内容上狠下工夫,而是把大量的精力使用在印制、包装和炒作上,甚至拙劣地跟风出版和出版“伪书”,其结果是舍本求末、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12.
践行公益精神是每个出版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文章阐述新时期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分析新时期出版人公益精神的现状,指出新时期出版人公益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并从出版企业和出版人两个层面对出版人公益精神的创新培养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加强出版人公益精神的教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影响出版人市场行为的心理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的出版人是出版社最为宝贵的财富,杰出的市场运作是出版社最重要的行为.对出版人在市场行为中的心理品质研究,必将有助于提高出版社的综合素质,提升出版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出版人才的立体素质的要求是当前的历史条件和人出版的性质所决定的。出版社作为一个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并逐步实现社会化和产业化,在这种转变中,出版人才要是那种懂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同时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出版物凝聚着大量的智力成果,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和途径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编辑、印刷、发行三环节息息相关且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联,这就要求出版人才要能编辑、懂印刷、会发行,以适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出版无学”的帽子令出版人不平和激奋。然,平心静气想想,出版的理论建设、理性思维、概念体系是何等薄弱,而新知视野是何等封闭和狭窄。出版界有关“知识经济”的读本出版可谓多矣,但对自身知识的充电紧迫感却迟钝、淡漠。本刊特辟“新知视窗”,目的在于为出版界打开一扇扇新知识、新概念、新思维的“视窗”,给出版人的大脑吹送些许外部世界新鲜的“负离子”。  相似文献   

16.
李硕 《出版广角》2014,(7):78-79
在我国经济取得长足稳定发展的背景下,人事管理体制也需要有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深入改革。出版社作为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相对集中,人力资源对出版社的影响也相对较大。要解决出版社的人力资源问题,就必须做到将出版业务、学习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出版人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定期对出版人进行继续培训,注重培养出版人的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四川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金平曾说过,贾平凹是陕西的宝贝,是出版的金饭碗.贾平凹及其作品无疑是一种优质的出版资源,出版人就是开发利用这些优质资源的专业人士,按金平的比喻,出版策划人就是铸造金饭碗的人.  相似文献   

18.
《电子出版》2004,(9):10-16
在新中国五十多年的出版史上,恐怕从来没有哪个阶段比现在的出版从业者群体更多、更认真地表现出了对行业发展的焦灼与忧虑:新的文化转型对出版资源开发力度的挑战随着中国加入WTO而来的无情的市场准入原则与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由于巨大的利润诱惑和自由投资、公平竞赛环境的逐步实行,国内其他行业社会资本的四面介入:以雄厚私营资本为依托的个体书商的不断状大:以素质教育与减负减压为主要内容的当代教育改革对出版的;中击:以技术优势为依托的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物的无情蚕食与挤压:知识经济对出版人群体素质的挑战……在挑战与机遇其存的生存境况下.出版人列举了高悬于中国出版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相似文献   

19.
袁复生 《出版参考》2005,(6S):22-22
四川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金平曾说过,贾平凹是陕西的宝贝,是出版的金饭碗。贾平凹及其作品无疑是一种优质的出版资源,出版人就是开发利用这些优质资源的专业人士,按金平的比喻,出版策划人就是铸造金饭碗的人。  相似文献   

20.
开儒 《出版经济》2004,(2):22-25
图书出版利润相关因素很多,发行折扣的控制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前些年,图书出版利润主要来源于单品种图书的产量;现在,出版人获取出版利润的主要方法是加大图书品种的产量。由于两种图书出版利润产出方法截然不同,所以对出版人如何赚取利润提出了新型的较高的要求。 一般来讲,出版人通过提升单品种图书数量赚取利润的商业操作比较简单,而通过扩大图书品种数量赚取利润的经营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少品种大印量的出版方法是一种低成本运作,而多品种少印量的出版方法是一种高成本运作。 目前,图书市场已趋于正常化销售,单品种图书大量产出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