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势与信心     
在历经多年的曲折和心理“预热”之后,中国终于跨过了WTO的门槛,成为国际经济俱乐部的新成员,入世对于中国期刊而言,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严峻的市场挑战。入世后,国际出版物将陆续进入国内市场,而国外的出版资本也将千方百计地介入国内出版业,国内期刊将在我国市场上与国外期刊进行一场无形的较量。中国期刊,特别是社科类期刊是依据民族语言、民族习俗、民族文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生存和发展的。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是中国期刊的共同准则,入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期刊的根本属性。我认为入世给中国期刊带来…  相似文献   

2.
陆地 《传媒》2008,(10):51-5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期刊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科技期刊更是占据期刊的半壁江山,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与此同时,中国科技期刊良莠不齐,市场化,品牌化程度还很低,仅凭“刊海”战术是无法胜任传播科技、繁荣科技、造福社会的使命的,更无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上与强手对垒。本期“期刊透视”专栏关注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入世”在即,根据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四大协定(议)”形成的“四大原则”(亦有“八大原则”之分),即非歧视原则、市场开放(准入)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中国出版业面对的是世界大市场背景下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概言之,“入世”后的竞争集中体现在资本和人才的竞争!其他种种方面的竞争最后落实在这两个方面。正如石宗源署长指出的,“入世之后,国外资本将利用其强大的资金优势,与我们展开激烈的甚至是残酷的人才竞争”。欲求生存和发展,我们的战略方针无疑应当是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上的新型的出…  相似文献   

4.
关于品牌期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加入了WTO,这给中国期刊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入世后,中国期刊将作为世界期刊的一部分而融入世界期刊市场这个大家庭。中国要在世界期刊立足,就要打拼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品牌期刊,为达此目的,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指示“尽最大努力,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创出10~20个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打造中国品牌期刊以走向世界,是期刊界人士的共识。日前,新闻出版署公布了“中国期刊方阵”社科期刊名单。在所公布的790种期刊名单中,“双效期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646种,“双百期刊”(每两年一次评出的百种重点期刊)71种,“双奖期刊”(获国家期刊奖和国家期刊提名奖)48种,“双高期刊”(高学术和高科技水平)25种。那么,这790种期刊就是中国期刊驶向世界期刊海洋的“航空母舰”吗?那么列入“双奖期刊”、“双高期刊”的就是品牌期刊吗?未必。笔者认为,品牌期刊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高起点的“庙算”。期刊市场的竞争是一场看得见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因此,办刊前及办刊中的策划至关重要。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只有高屋建瓴的“庙算”,才能抢占制高点,“一览众山小”,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庙算...  相似文献   

5.
我国入世后,如果急需研究传媒面临的首要问题,那么必须按照WTO规则、入世议定书及我国的新闻政策去探讨。传媒产业作为精神和文化产业在给公众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同时,也在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权和社会政治框架,因此我国入世谈判在传媒领域没有更多的承诺,仅仅就以下两条达成妥协:一是“外国人可以投资国际网络公司,包括目前被政府禁止的网络内容供应商”;二是“中国将每年进口20部外国电影,并允许外国电影和唱片公司分成”。除此之外,根本没有涉及外国电视频道落地和报刊入境的问题。另外,我国高层人士和有关文件多次重申,外国…  相似文献   

6.
一、危机还是良机,对意义的两种认识中国“入世”(WTO),机遇与风险并存。目前对报纸,特别是各级党报,一个普遍的现象是,领导不太满意,群众也不太满意。“入世”迫使中国的“媒体”“壮士断腕”,寻求在新的制度框架下的生存和运作方式。二、追赶还是拒绝;对路径的两种选择目前报界对“入世”有三种心态。一是“驼鸟型”,认为只要我们坚决关上大门,国外报纸就永远不可能登陆中国市场。二是“高枕型”,认为“入世”尚未成为事实,入世后对报业还有保护期。三是“待兔型”,一“入世”,天上就会掉馅饼,“船到桥头自然直”。这…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出版业将出现与外国出版业零距离的接触,外国的出版商想尽一切办法争夺读者,以扩大自己的覆盖面.面对这一开放的市场,中国出版人如何面对机遇,来迎对洋商的"抢滩",这是摆在出版人面前的一大课题.入世后的竞争,也是对人才的竞争,重点介绍了人才的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苏应奎  代孔利 《传媒》2002,(3):30-31
从去年12月11日起,我国就正式“入世”了。“入世”,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正式“入世”后,报刊市场的竞争就不只是在某省,也不只是在国内,而是扩展到了全世界。有人说,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报刊市场的竞争也就是在这个“地球村”里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如何走向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出版界较多考虑怎样应对“入世”给中国图书市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实际上,这是一种持守势的被动的出版意识,因为它存在着一种误区,即把“入世”后的竞争仅看作是中外出版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展开的争夺战,却忽视了中国图书进入国外市场的日益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还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因忙于防御而丧失走向世界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知识产权的市场进入与输出也是对等的,因此,中国图书走向世界将是必然。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长达14年的“入世”谈判中,外方一直要求我国全面开放包括出版、影视在内的全部服务贸易领域,虽然我国政府至今仍未承诺开放传媒市场,但从长远来看,一旦中国入世,传媒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将对外开放,而国外传媒尤其是国外期刊最有可能最早抢滩中国的期刊市场。作为英国期刊业巨头之一的Emap国际杂志出版公司主任卢埃林就曾直接了当地说:“中国在Emap国际扩张的名单上,中国是我们的战略扩张领域”。“作为一家国际性的传媒公司,没有中国市场是不可想像  相似文献   

11.
市场竞争 人才是主体  中国“入世”指日可待。加入WTO以后,中国将允许外国企业通过中外合资合作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分销录音带、录像带、书籍和杂志,2001年开放零售业务,2003年开放批发业务。这就意味着新华书店经营的主打产品都将遭遇市场挑战与分割。 从市场层面看,新华书店将面临多种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内资本受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作用,将大举进入图书零售市场,抢夺市场份额,新华书店将被迫让出一部分市场,经营有可能出现萎缩。第二,外国资本早已垂涎中国出版物市场,一旦入关,他们将以资金、规模、体…  相似文献   

12.
外国传媒从来没有放弃进入中国的计划,中国“入世”后,各大传媒集团更是想方设法以多媒体、多元经营模式进入中国市场。而以往我们的担忧只是局限在具体的出版项目上。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和一些国际传媒集团的全球发展战略来看,下面几种运作模式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1.网络平台模式 这些公司的特点就是摆脱纸质出版物出版的局限,独资或与国内IT企业合作,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多种业务,甚至是窄带传播和宽带传播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三昧》2008,(1):26-26
一度被认为遥遥无期的入世长跑终于撞到了终点线。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一时之间,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在紧张地衡量着入世以后的利弊得失,分析着市场开放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与那些及早筹谋入世后时代的行业相比,传媒业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危机感。在被誉为中国入世元年的2002年里,即便是正领风骚的传媒精英们都大多相信,国家管控传媒产业的政策不会松动,中国的传媒竞争依旧只是国门内的“战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版业同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这是出版行业,尤其是期刊业急需面对的现实。而强调期刊的个性特征,在群体中突出自己,形成与众不同的办刊特色,这是办好刊物的立足之本,也是期刊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一、期刊个性特征的呼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期刊业发展迅猛,期刊数量激增,目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已达近万种。期刊业的繁荣和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兴旺发达,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但是,也应看到,在期刊业的高速运行中,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使一些期刊面临着生存的危机。问题之一:期刊“浮躁症”流行。一些期刊缺乏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或是盲目追热点、赶浪头,踩着人家脚印走;或是复重别人,照搬照套,一味效仿;或是频频改弦更张,今天换内容,明天改刊名,后天变开本,改来改去,不伦不类,一无所成。问题之二:期刊“雷同化”泛滥。有些类别的期刊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分布过于集中。如1996年全国货币金融类期刊就多达1124种,虽然经过多次清理整顿,目前仍达百余种。由于这些同类刊物的内容相仿,读者对象和目标市场相同,因此难免发生“撞车”和激烈的竞争。其...  相似文献   

15.
党报目前是我国报业的主体和核心。面对“入世”、资本介入传媒、传媒集团化发展和激烈竞争的传媒市场现状,党报要保持核心竞争力,就要创建品牌。本主要探讨了为什么要构建党报品牌经营、党报品牌经营基本构架以及党报品牌如何推广等问题。提出了党报参与报业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对策之一在于党报的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16.
报纸发行面对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报业市场化、产业化改革的深入,以及国际媒体集团对中国媒体市场的日渐进入,中国媒体市场将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其中最先到来的挑战来自发行领域。从2003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允许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市场上从事图书、报纸和杂志的零售业务。根据新出台的《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外国投资者可在中国境内与中国投资者合作建立或者独资建立书、报、刊分销企业,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17.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科技期刊发展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如何应对入世以后期刊市场的竞争与变化。总结近年来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的发展经验,从多方面实施品牌战略,包括:建立和巩固品牌、创新和丰富品牌内涵、搭建合作平台和建立高水平复合型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主办的首期期刊市场高级研修班于6月6日—10日在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位期刊社的社长、主编及负责营销的业务干部参加研修并取得了满意的收获。 面对中国“入世”及市场经济的挑战,期刊社如何加大期刊营销力度,扩大期刊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加强对期刊市场的把握能力是业界人士极为关注的。为此,研修班特请了国内期刊研究资深专家及北京大学的专业教授进行授课,主要课程包括“期刊的市场竞争”、“期刊市场营销方略”、“期刊的广告与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报刊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日趋实行,加之“入世”在即,期刊界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什么样的期刊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每个期刊人必须面临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观察和参考一些专家的意见,认为以下几点应引起大家注意: 规模:集团化转变目前期刊出版单位分散、规模小、实力单薄的局面,形成可以大力度开拓、大幅度流动的期刊集团组织,以求迅速扩大市场直径,产生“滚雪球效应”来推动期刊发展,这已成为我国期刊界的共识。具体办法是:一些质量高、实力强的品牌期刊将出版更多的子刊,或兼并办得不力的刊物,形成期刊梯队、期刊群体。如,素以改革创新领先于期刊界的《知音》杂志在推出上半月、下半月刊之后,不甘寂寞,继续推进,先后创办《打工仔》、《好日子》等姐妹刊物,以进一步塑造知音集团。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是在兼并的基础上组建的,她目前除办有5种少儿报纸外,还办了《中国少年儿童》、《中国少年文摘》、《中国卡通》、《中学生》、《儿童文学》、《幼儿画报》、《婴儿画报》和《我们爱科学》8种少年儿童刊物,形成了少儿出版的规模化经营。又据新闻出版总署介绍,我国计划在2001  相似文献   

20.
"传媒入世"并非杜撰--与刘建明教授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记者》今年第2期刊登了刘建明教授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 ,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反响。文章认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传媒市场仍然属于受到国家保护的一个特殊领域 ,不会开放 ,外面传说很多的“传媒入世”没有任何根据。可是 ,事实是否如此呢 ?从目前获得的各方信息来看 ,情况并非那么简单。细读刘教授的文章 ,有几点似乎值得商榷。1.作者文章中的观点不无矛盾之处《“传媒入世”的杜撰》开始部分批驳了一些文章中关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媒体市场开放的种种说法 ,认为“大肆炒作外资、外国新闻集团插足我国媒介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