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醉入花丛》是知青文学另类写作的逻辑起点。阿城的《棋王》从另一向度呈现知青文学的另类延展。而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则是主流知青文学与非主流知青文学亦即知青文学另类书写合流的结点。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刘醒龙的《大树还小》和池莉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也各以强烈的非主流倾向,对知青文学的不同哲学时段,进行另类表述。知青文学发展中这种由弱而强的态势,加速了80年代主流知青作家在90年代的集体溃败,终于在21世纪让位于知青文学的另类书写,他们曾经建树的以宏大叙事为基础的知青文学悲剧,已然为另一种风格和基调的文学叙事所代替。知青文学创作因此总体上走向人本,逼近历史真相,从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北大荒知青文学:地缘文学的另一副面孔》一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北大荒知青文学现象的丰富内涵,指出了北大荒知青文学的价值与缺失,探讨了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写作趋向。该书开辟了北大荒知青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是同类学术著作中的佼佼者,其学术创见与论证方法都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理想主义精神贯穿于知青文学史。知青文学中它表现为一种具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 ,力求实现“载道言志”的文学功用 ,这也是知青文学理想主义精神的积极内核。理想主义具体表现为伦理原则和群体意识。前者指一种善恶观、道德感 ,是知青们置于首位不可移易的准则 ;后者则指知青心中“我们”而非“我”的意识。对于过于务实 ,呼唤理想的文坛而言 ,知青文学理想主义精神的积极内核 ,将发挥出借鉴甚至榜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 80年代充任过文学主潮的知青文学进行新的回视 ,从知青文学的命名和表现内容 ,80年代的“三次浪潮” ,以及知青文学的退潮三个方面对这一新时期文学的独特形式进行了一种较为全面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80年代充任过文学主潮的知青文学进行新的回视,从知青文学的命名和表现内容,80年代的“三次浪潮”,以及知青文学的退潮三个方面对这一新时期文学的特独形式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6.
“知青小说”作为“文革”时期“上山下乡”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记载了知青们那一时期的心灵苦闷、所思所感,较之最初群体的的声讨、控诉,史铁生、朱小平这二位在其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桑树坪纪事》却从插队知青的视角写出他们对所插队的陕北的清平湾与桑树坪独有的一份情怀,对于底层劳动人民的平凡人生价值与人性的探讨使其成为知青反思小说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在波澜起伏的新时期文学发展大潮中,知青小说一开始就为人们所注目。发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牵连干家万户,掀动整个社会,从北大荒的生产建设兵团到海南岛的橡胶园,从内蒙的广麦草原到景颇山寨的竹楼茅舍,祖国大地每个角落几乎都有知青的足迹。虽然对几年后,生活给人们开了个残酷的玩笑,绝大多数知青顺着下乡─—回城的圆圈又转了回来,但是,“知青”作为一代人的代名词永远不会消失。因此,作为这一历史投影的知青小说自然为人们所关注。从卢新华的(伤痕)、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郑义的《枫》、甘铁…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青文学本身的落潮,知青文学评论也在日益淡漠,然而,这并不说明知青文学就此消亡了,其只不过以一种更深刻、更严峻,更真实、更有历史感的面目在喧啸的商海中慢慢再现。于是,知青文学评论也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格局延伸。本文饱含着一种文人的激情和女性的感受,对郭小东所作《青年流放者》展开了叙说式的评价,令人砰然心动。  相似文献   

9.
陕西作家贾启舟的长篇力作《柳叶船》,通过一群老三届知青在渭北的柳河沟姜女河队插队落户的经历,表现了一代知青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中所展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展示出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知青的命运,塑造了“这一群”活灵活现令人肃然起敬的知青群像。《柳叶船》是作对亲身经历的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知青之梦的反思、升华、结晶。  相似文献   

10.
文坛上“六十年代人”的出现如同右派作家之于“文革”前、知青作家乃至“新写实”作家之于“文革”中的重要性一样,标志着当代文坛中流砥柱的组成产生了明显变化,并对文学的未来承载着担当。六十年代人的历史发现与童年记忆成为他们创作的两大资源,乡土情怀使六十年代人在文学传统上回归入流。本文正是在“六十年代人”这样的视域中研究王跃文的短篇小说集《漫水》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围绕现实主义的彻底回归这一主题,评孙立的长篇小说《远方的落日》,探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知青文学现实主义精神受到局限的,小说表现了“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带来的灾难,塑造出了生的人物形象,并摒了个人情感,全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从而实现了现实主义的彻底回归。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王小波为代表的知青作家进行的文革书写与作为知青文学非主流倾向的代表性文本《黄金时代》,为研究知青文学文革书写的另类写作提供了典型性范本。通过对此书写中挑战权力机制、挑战公众话语、挑战文革思维、挑战文化秩序四个层面的分析,将挑战文革荒诞性的书写紧密地统一在同一逻辑层面上,这对研究王小波的文本价值和知青文学的书写方向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持续时间长久,影响地域广泛,牵涉人员众多,对这一群体以及这一段历史,从“知青学”的高度展开实事求是的深入研究,对于重建知青历史、反思中国社会演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何英编著的《远去的岁月》等广大知青的回忆实录以及众多知青作家们的纪实作品,已经成为研究知青问题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4.
文革结束后,回到城市的知青群体是失落的一代。心理的失衡,产生了寻求补偿的愿望。作为知青一代的代言人,知青作家通过前知青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成功地扭转了知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提升了知青的社会地位,并且最终占据了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话语中心,改变了文坛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文学》一门,以言说轶事这种独特精省的方式,展现了中古时期在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斐然的成就。首先《文学》篇中呈现出两个时序系统,即“学”系统和“文”系统。这两个系统有显著差异,表现出新的“文学”观念。其次《文学》篇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反对芜杂不裁,重独创、反对事事模拟,重声律等思想。这些文学现在文学品评方面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金牛河》是杨剑龙教授长篇小说的处女作。作者以散文的笔触,用回忆与温情的抒写方式来叙述当年的那段历史,但经过了时间的淘洗与沉淀,作者今天重拾“知青小说”的大旗,他的目的显然不仅仅在于对其一段特殊记忆的抚摸,而是试图完成对于知青文学一种新的艺术品质的呈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未经过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年轻作家对知青文学重新审视与把握,以民间立场对知青文学进行重写,知青文学中出现了农民话语,给当代文坛带来新视角和新风格,这也是对以往主流知青文学的一次微弱的反抗.这有利于全方位深层次反映与阐释知青和知青运动.本文试图从时代诉求、文本主题以及这种知青叙事的影响来考察知青文学微弱反抗的历史必然性.刘醒龙、韩东、李洱、何顿、赵刚、刘汉太等的知青叙述将是本文的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18.
《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是池莉反映知青生活的一部力作,它以对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对成长的青春记忆的无限激情,完成了对新市民小说的一些超越、对知青小说的新的开拓与探索。通过文本细读和横向比较,试图从另类知青文学书写、特殊时代的青春记忆这两个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韩少功、李杭育等为代表的一批知青作家开始将“文化寻根”作为创作的思想旗帜,把目光投向民族传统文化,以他们在“上山下乡”运动中积淀的民间生活体验为基础,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文学作品,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寻根文学潮流。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寻根文学的发生、发展、衰落与这些知青作家的倡导、创作以及后期所遭遇的困境息息相关,而这一切给整个新时期的文学进程留下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学教育(上)》2010,(11):157-158
近日,韩东最新长篇小说《知青变形记》的发布会在成都举办。据悉,《知青变形记》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是韩东第三部涉及知青题材的作品。小说围绕“变形”二字,描写了一个以乡村为背景看似荒唐实则真实的故事:知青罗晓飞饲养的耕牛生病趴窝,这把他带入了一个充满污言秽语和报复的旋涡;他所在村里一对农民兄弟争吵打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