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说起蜗牛,它可是生活在地球上的老字辈生物了。从遥远的古代开始,蜗牛就已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生存了,现在全世界蜗牛的种类有22 000多种,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给人感觉笨笨的蜗牛,其实大智若愚哦!"蜗行牛步"的秘密成语"蜗行牛步",字面意思是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蜗牛是怎样"行走"的呢?按照常识,凡"行走"大多得有"足",即有"脚"。  相似文献   

2.
视线     
<正>让相机跟随着你的视线,记录下那些美丽动人的山川地貌、民情风俗,还有那些千姿百态的和人类一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命,请把作品寄给我们,只要生动、有趣、给人以感悟。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视线。作品请发到:bkzs-sx@foxmail.com蜗牛藤原产于南美和中美洲热带地区,为豆科家族豇豆属多年生常绿藤蔓植物,因花蕾形似蜗牛圆锥形的外壳,故得名蜗牛藤。蜗牛藤花会散发出浓烈的香味,因其花梗基部有蜜腺,整个花期都能观察到蚂蚁在巡逻,食用蜜露,充当蜗牛藤的护卫兵,防止其他植食性昆虫对花的取食。  相似文献   

3.
正蜗牛经常被当作"慢"的典型,也经常被当作励志的榜样,除此之外,蜗牛似乎没有什么别的特点。最近,一项新的发现让人觉得蜗牛还挺"牛"的。当我们人类在做出复杂的行为决定,并且实施这个决定时,我们的大脑会有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然后才能协调身体来完成。但是科学家对蜗牛大脑进行监测的结果显示,蜗牛的大脑中只有两个细胞在分别承担控制和激励的任务,它们通过彼此的反馈来帮助蜗牛  相似文献   

4.
周末,我和妹妹去爷爷家练毛笔字。写完毛笔字,我和妹妹抓了一把盐就跑到楼下玩。刚下过雨,空气格外清新,花草上残留的水珠还在。我们拿着盐,到处撒撒。忽然,我和妹妹发现了一只蜗牛。我们突发奇想:“盐撒在蜗牛头上会怎样呢?”于是,我们抓了一些盐撒在蜗牛头上。随后,我们蹲在旁边静静地观察。蜗牛先把头缩到壳里,过了几秒钟,从蜗牛壳里挤出好多小泡泡,蜗牛就不动了。也许它不敢出来了,于是我们就屏住呼吸又等了一会儿,可它仍不出来。我有点捺不住性子,用小木棍敲它的壳,可它仍然一动不动。它到底怎么了?我再用小铁丝刺它露在后面的足,可它…  相似文献   

5.
一天下午,我们生物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蜗牛力气有多大”的有趣实验。事先我们捉来十几只小蜗牛,仔细观察这种小小的软体动物。它有一对漂亮的触角,球形的硬壳呈黄褐色,上面还有白色的螺旋纹呢。它的身躯软软的,看起来真有点弱不禁风,它能有多大力气呢?这是我们迫切想知道的。我们随机取了其中两只,分别编上“1”、“2”的号码,再分别称出它们的体重。先测试的是“1”号蜗牛,它体重1.7克。我们把棉线一头挂在蜗牛的外壳上,另一头拴上一枚10克的砝码。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它放在一块透明的玻点评:做个实验来测试一下蜗牛的力量有多大,这确实…  相似文献   

6.
青方 《科学与生活》2009,(7):116-116
<正>蜗牛这种动物,一直给人的印象就是移动得很费劲儿,但仿生学家不这样认为。研究发现,蜗牛的爬行方式也包含了大自然的智慧,法宝就是它分泌的黏液。蜗牛能在墙上不掉下来靠的主要它黏液的黏力,但是蜗牛又不  相似文献   

7.
蜗牛,在雨后潮湿的角落里,常会看见指甲般大小的它们。然而,我们现在要介绍的却是像网球那么大的蜗牛,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黑珍珠"。"黑珍珠"这种蜗牛,有点像我们平时吃的海螺,上面尖尖的,下面又圆又大,成螺旋状。我刚看见这种蜗  相似文献   

8.
一次偶然的发现,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这个发现就是小小的蜗牛。蜗牛看似不起眼,却有大学问。《指南》中指出:教育机会蕴含在一日生活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的活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孩子的发现去探索、实践。生活即教育,教育里即生活。让小蜗牛走进我们的视野,带着蜗牛驰骋在活动室的各个区域里,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萌发了孩子们的爱心,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提高了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家低估了蜗牛的智慧!由于蜗牛的大脑太小,所以科学家一度认为,蜗牛对道路的记忆能力十分有限,没有归巢的能力。但是,一位69岁的业余研究者收集了自家花园里的蜗  相似文献   

10.
<正>陆地上的蜗牛为什么能漂洋过海?在它们的旋转壳上,凝结着怎样的智慧,让凶恶的蛇都对它们无可奈何?请看——蜗牛是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它们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缓慢地向前爬行。它们似乎生性懦弱,稍有风吹草动就缩进壳中,碰上凶悍的捕食者,蜗牛只能束手就擒,成为其他动物的"下酒菜",许多生物以蜗牛为食,当然也包括人类。  相似文献   

11.
蜗牛的头部有两只触角。大触角在前小触角在后。在大触角的顶端是蜗牛的眼睛。触角是蜗牛的感觉器官。蜗牛爬行时,两只触角会充分分开,像盲人的拐杖一样帮助蜗牛探路。如果触角碰到障碍物,蜗牛就会马上改变前进方向。触角还可以充当鼻子嗅气味,帮助蜗牛找寻食物。另外,蜗牛的视力极不发达。  相似文献   

12.
<正>小时候,一听到幼儿园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我就高兴。"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绿地刚发芽,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那只笨笨傻傻、行动缓慢、勇往直前的蜗牛就印在我的脑海里了。没想到,那天我在校园里玩的时候,果然遇上  相似文献   

13.
<正>在看文章之前,请你试着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蜗牛生病之后会从自己的壳里钻出来让鸟吃掉?哈哈,看完这个问题之后,你是不是有点懵?说实话,看到这道题目的时候,我也懵了。蜗牛生病后会从壳里钻出来吗?蜗牛的壳不是和身体连在一起的吗?蜗牛生的是什么病啊?这种"献身"的行为又是为什么啊?赶紧百度一下。结果发现这道神一样的题目来自  相似文献   

14.
“老鹤高飞,一支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寥寥三字“戴屋行”,将蜗牛的体态和习性,刻划得十分科学而贴切。蜗牛属腹足纲软体爬行动物,其家族是很庞大的,据调查,全世界的种类约有3.5万种。我们常见的蜗牛。头上生有两对触角,靠后一对顶端长有眼睛,腹部有无数扁平的“脚”,爬行缓慢,壳略呈扁圆形、球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有螺旋纹,有的地区也叫它“水牛”。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创新》2020,(3):33-34
说到蜗牛,大家肯定不陌生,雨后的墙上、树干上尽是它们的身影。个别品种的大蜗牛还成了世界知名的珍馐美馔。作为一种软体动物,无论大蜗牛还是小蜗牛基本都有光滑的外壳,不过你对它们的这种印象就要被颠覆了——一只浑身长毛的蜗牛搭乘琥珀胶囊从近一亿年前的白垩纪穿越而来,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有毛蜗牛物种。  相似文献   

16.
白玉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因其肉色洁白如玉,俗称白玉蜗牛。白玉蜗牛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白玉蜗牛干肉含蛋白质60.42克,脂肪16.8克,糖类23.52克,另  相似文献   

17.
学校养的蜗牛终于下蛋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真是兴奋不已。我匆匆来到了自然室,直奔养蜗牛的玻璃缸前。只见刚下完蛋的蜗牛妈妈正在酣酣大睡,或许它太累了吧!记得一本介绍蜗牛的书上是这样写的:蜗牛6个月性成熟,此  相似文献   

18.
白玉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因其肉色洁白如玉,俗称白玉蜗牛。白玉蜗牛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白玉蜗牛干肉含蛋白质60.42克,脂肪16.8克,糖类23.52克,另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幼体白玉蜗牛经过5~6个月的饲养可以长到30~35克。这时它的两性腺开  相似文献   

19.
蜗牛的故事     
吴琴 《百科知识》2010,(5):29-31
蜗牛是陆地上生活的最普通的一类软体动物,在世界各地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蜗牛。在春季或夏季,下一场小雨,人们就会在树下、墙角、草地上发现蜗牛。蜗牛这种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有螺旋形的壳,用来保护自己的身体以及头、足和内脏团,头部还有两对触角。  相似文献   

20.
科技情报站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蜗牛在爬行的时候就会充分利用同伴们的帮助。蜗牛分泌的黏液能够让它们很轻松地爬到很高的地方。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当一只蜗牛沿着其他蜗牛分泌的黏液前进时,能够节省很多的力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