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代河南北舞渡镇交通便利,再加上处于赊旗与周家口两大商镇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随着河运商路的活跃和发展,成为水陆交通要道与货物集散地,吸引了大批外来客商尤其是山陕商人来此经商,成为经济繁荣的商业转运型市镇。山陕会馆的兴衰是清代河南北舞渡市镇变迁的重要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2.
贫困只是革命的直接动力之一。主要由知识分子构成的革命领导群体的成功,表明中国乡村革命的源起有赖于一批受过先进教育、富有革命理想和对社会有所担当的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凭着日臻成熟的与农民联合的技巧、捕捉战机的敏锐性和高效的组织能力,架通了中国革命的"桥梁"——知识分子与农民的联合,成功地实现了革命走向农村的战略转移。以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考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革命的知识分子群体在乡村革命源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代至清前期,朱泾镇依托其传统资源,纳入到了以苏州为中心的传统商品经济体系中,其社会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号称“小临清”。当经济中心发生变化时,特别是上海开埠并取代苏州成为新的经济中心,朱泾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不适,其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优势逐渐丧失,其明清时期的区域社会经济中心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由于交通闭塞,位于关中西部的宝鸡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抗战时期,宝鸡工商业日臻兴盛,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健全,现代市政设施和现代服务业开始出现。抗战时期宝鸡城市化、社会结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陇海铁路通车宝鸡是其重要的推动力,它对现代宝鸡工商业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于式玉是我国近代边疆研究的重要女学者,长期致力于边疆民族事业和社会教育事业。在抗战大背景和社会实践调查经历及与其夫相互影响之下,她为藏区教育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和形成了“知始出于行”的边疆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民众教育馆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政府建立并主导的一种社会教育机构。它与学校教育有别,是在城乡广泛设立的、面向基层民众、实施社会教育的"中心机关"和"综合机关"。朱煜著《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一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成  相似文献   

7.
1912至1937年,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于乡村社会且相互博弈.一方面,乡村小学校强势进场,政府通过制定奖进、改良、改造乃至直接取缔的政策,压缩私塾在乡村社会的生存空间,乡村私塾遭受到了冲击.另一方面,乡村小学校办理成效不彰,出现乡村学龄儿童进入小学校就学的占比较低,师生人数普遍过少,常有学生缺席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乡村小学校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乡村私塾反获乡民优选.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分别作为新式教育和旧式教育的代表,交织与博弈于乡村地区,反映出这一时期乡村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艰难与复杂.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地区先后开辟了多条国际交通线,他们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和运行,并担负着中共中央与东北党组织和抗日联军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共党员赴苏参加会议和学习的护送任务,以及来自苏联援助物资的运输。通过对中、俄、日三国的档案挖掘和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在抗日战争前后,东北地区国际交通线建立的过程,战斗在隐秘战线的红色特工和他们的工作方式,以及在这一时期建立国际交通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伴随着中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了更好地得到赣闽粤边区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需要很好地了解当地社会和文化.为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做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特别是对赣南、闽西的集中调查.从空间区域上来看中央苏区与赣闽粤边区这个客家大本营地区大致吻合,换句话说就是,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做的农村调查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客家社会的调查,因而这些调查对研究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政治战略对当代制定并实施国际战略的借鉴作用,从“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民族和国家”“组成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主张中、英、美、法、苏五国建立太平洋联合战线”三个方面概括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政治战略的主要表现。中国共产党国际政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有利于推动国民党向抗战方面转变,也有利于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和推动更多国家联合反对日本侵略中国局面的早日到来。中国共产党国际政治战略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留下了深刻而丰富的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赣东北地区的乡村工业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及在困境中摸索崛起的过程。在这个痛苦的转变过程中,与之相联系的市镇、传统经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此同时,乡村工业向以机器、动力生产为基础的近代工业发展方向也开始逐渐确立。研究该地区的乡村工业与市镇、传统经济和近代工业的关系,对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建设及工业化等目标的实现来说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变迁的动力无疑是多元的。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赣南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 ,从赣南职业教育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和适时实用的教学内容等方面 ,展示正处于新旧社会交替和长期动荡的赣南职业教育改革兴替历史过程 ;论述职业教育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更新、政府管理效益提高、社会组织民众整合以至整个社会的转型发展所起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名镇名村的区域分布结构特征,测定总体结构类型和省内各市区的分布类型.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审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规则体系,分析名镇名村的旅游效益,并提出应充分发挥名镇名村的保护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社会保障成为社会行政的重要方面。南京市作为首都,许多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市政府逐步建立并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形成了从低级保障层次的社会救济到体现社会保障现代性的社会保险,再到较高层次的社会福利的保障网络体系。南京市社会保障事业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近代化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1931—1945年)的东北作家文学,存在着"流亡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两支流脉。面对中华民族被欺凌的历史事实,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表现出共同的反帝诉求,但由于他们分别身处不同的政治环境,其反帝表达又有直抒胸臆和隐晦曲折之别。对于五四文学的另一大传统——反封建主题,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的开掘路径也并非一致。在作品的题材处理上,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基于各自的创作语境、阅历心态、政治理解等因素,对于战争、乡土、胡子、工人和知识分子进行了角度不同的书写。  相似文献   

16.
天祥等人在闽粤赣边界的抗元活动不仅是延续宋室命脉之举,而且也是给三省边界地区带来重大影响的“地方事件”。边界地区持续的社会动乱不仅使化外的“畲”人与化内的“汉”民等人群相互交融,而且官方的行政区划亦因此而跨越原来的数省边界,使边界模糊不清,导致赣闽粤三省边界形成元代一个独特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语言态度是人们对所处社会环境的反应,本文以“配对变语”的方法,调查赣籍大学生对赣语与普通话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现赣籍大学生对普通话与赣语讲话者的评价呈“一边倒”的趋势,说明因江西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不平衡所造成的地位落差,所形成的心理压力,深刻地影响了赣籍大学生的语言态度.  相似文献   

18.
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的50余年间,由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进口机制工业品的猛烈冲击或逐步蚕食之下,传统手工行业已经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表现出种种复杂情状。总体上看,尽管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基盘已经遭到不断侵袭和削弱,但除了个别行业一经与国外机制工业品接触就一败涂地之外,大多数手工行业尚得以勉强维持不坠。  相似文献   

19.
南宁市在中国—东盟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目标。社会发展水平是国际性区域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目标,包括城市概况、生活质量、医疗教育、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南宁市与国内外区域性国际城市比较,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上有一定的差距,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和恩格尔系数较高,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但也有一些指标存在优势,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大,高等教育发展较好,社会管理秩序良好。  相似文献   

20.
《转型之痛:赣中南路东村调查》显示,"三农"的转型之痛源于经济话语下的农民离村。强大的打工潮几乎冲垮农村固有的生产生活模式,它淡化了农民的家族观念和亲情伦理,改变着乡村的政治、经济秩序,重构着乡村的文化网络。在这场乡村剧变中,由于农民的无奈和失语,这种状况还将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