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泽  苟晓蓉 《四川教育》2006,(10):10-11
搞课题累,做研究苦,这是一线老师的普遍呼声;把研究当任务而简单应付,这是一线老师的常见行为。虽极不情愿这种“苦差事”,但评优晋级可加分,提拔重用是砝码,许多老师不得不去“装点门面”,不得不追求科研的“档次”,因而“书斋式”研究、“注解式”研究泛滥,理论研究、宏观研究盛行,低效科研、形式科研、门面科研层出不穷。中小学科研曲高和寡。出现了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 遵循“问题是课题、过程即探索、收获即成果”的理念,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问题解决。追求在实际中研究、以研究促进实践的微型课题研究,因其实用性、操作性强而成为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发展方向。 有别于高校的理论研究和假设性验证。不同于学术专家的大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则侧重于应用研究、实践研究和微观层次的小型研究。微型课题是一种有别于“学术派”的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动,不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立项。案例研究、教学日记、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等是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智慧,促进专业发展,享受研究的过程和成长的喜悦。 微型课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也是教师踏上“幸福的研究路”的必经之途。教师要关注自身实践中有意义的事件和日常工作中有价值的困惑,要在看似无问题的“教学惯性”中发现问题,在问题成堆时聚焦某一个问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这是教师科研的真正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下,教师自己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福的。[编按]  相似文献   

2.
冯卫东先生说:“我钟爱微型课题,至少有四点理南,即微型课题以自己为对象,为自己而研究;微型课题以行动为引领,为行动而研究;微型课题以经历为载体,为经历而研究;微型课题以表达为需要,为表达而研究。”提炼其中的关键词,也有四个:自己、行动、经历、表达。我想,这四个词语代表着微型课题四个不同的侧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们发现,教育科研却是教师心中的痛,广大教师内心感言是教育科研,想说爱你不容  相似文献   

4.
对于教师来说,研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教。早期的教育科研其实就是以研究的方式来改进教育教学。但在教育科研普及的过程中,由于结果评价的杠杆驱动,教师对于研究的认识常常始于对获奖成果报告的解剖,有些研究渐渐异化为依照母版的文本模仿,当然也就有了一些东施效颦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回顾十四年的教师生活,我曾痛感自己只顾“埋头教学”,而没有杰作,没有突出的管理能力,没有耀人的光环。但是在学校行政推动之下,我参加了“微型课题研究与教师知识管理”课题组,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选择了个人微型课题研究。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我现在不仅“埋头拉印”,学会了“抬头看路”,还尝试着“伸头探路”,我感到我的工作很实在。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45):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基础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教师应当按照小学教学的需求改善教学方法,提升个人业务水平,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中,微型课题研究对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是小学课堂的传授者,也是学科知识的研究者,通过进行微型课题研究能够有效提高教师对学科知识的内涵理解,使教师能够重新进行知识的实践总结,提升个人专业水平,是教师自身提升的不竭源泉。文章对微型课题研究意义与教师个人能力提升发展相结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抚松县教育局实施科研兴教战略,教育科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开拓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抚松县教育科研所引领全县教师积极开展微型课题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是以课堂为现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重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草根式研究。由于过程简化、操作简单、要求简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智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微型课题研究与学校主课题实验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实施科研兴校战略,追求以科研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智慧、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位和教育质量的过程中,相当多的学校申报立项了基于自身办学实际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课题"。在教  相似文献   

9.
杨淑娟 《四川教育》2006,(10):11-11
微型课题研究具有“短、平、快、活”的特点:短,即周期短。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时候想研究了就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么时候结题,十天、半月可以,一月、半年也行。平,即平实。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针对教师教学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抓住一个“实”字就能出成果:课题源于教学“实际”,放在教学活动中去“实践”,研究活动要“真实”,研究过程要“踏实”,研究结果要“务实”……快,即收效快。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钱敏 《考试周刊》2014,(56):191-191
教师用敏锐的眼睛发现幼儿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并通过研究使问题得到解决,形成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持续时间短、研究内容少,是一线教师追寻并偏爱的那种"贴身式"的教育研究。它让我们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并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如何让自己享受微型课题研究的这份快乐呢?作者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我的研究是我的快乐;真的问题是我的课题;我的成长是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赵春黄 《青年教师》2006,(12):36-37
新教师搞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主要的活动,但由于经验不足,时间和精力限制,在课题研究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使新教师少走弯路,笔者认为新教师做课题研究时要注意“四要点”。  相似文献   

12.
微型课题研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在职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为解决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进行的小课题研究。通过微型课题的选题、实施、成果表达,语文教师可以在亦研亦教的微型课题研究中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课题研究非常盛行,多如牛毛,很多学校都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手段。这本是好事,但是,有些学校不顾实际,蜂拥而上,提出一些大而空的课题,然后一人挂帅,下面分工,搞起了课题摊派,最后草草收场,这实在是好经被念歪了。针对这种情况,微型课题研究应成为学校教科研的主要内容,当然在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微型课题研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在职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为解决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进行的小课题研究。通过微型课题的选题、实施、成果表达,语文教师可以在亦研亦教的微型课题研究中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微型课题的提出 “微型课题”的研究缘起于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中心小学几位老师对教育科研的自觉和热情。他们热爱教学工作,富于创新,善于思考,特别是能够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及时想办法加以解决。而且,他们给自己的研究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微型课题研究”。2005年8月16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微型课题,教育研究的“快乐便桥”》。  相似文献   

16.
谢世利 《四川教育》2006,(10):14-14
要确保微型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还须有切实可靠的保障措施。一是制度保障。学校应从制度入手,为微型课题研究创设一个良好氛围,如积极倡导、定期组织研究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培训,给研究教师提供机会等,让参与微型研究成为每位教师的内在需求。二是设备设施保障。学校在教  相似文献   

17.
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有效教学,迫切需要关注并解决教师面临的种种现实教学问题。微型课题,因其目标明确、贴近教学、方法灵活和见效迅速,成为一线教师改进教学、提升智慧的有效研究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微型课题”中感受研究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教育科研常常让老师感觉只是“看起来很美丽”而并没有太多的参与意愿?这是源于我们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让老师感觉高不可攀;源于我们把教育科研文本化,让老师感到假、空、累。而“基于现实问题”的微型课题则以切口小、周期短、针对性强、涉及研究人员少、操作性强而备受基层教师欢迎。  相似文献   

19.
梅广稳 《课外阅读》2010,(12):83-85
我校梅广稳同志自2007年10月申报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微型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子课题《微型课题研究与教师的知识管理》以来,带领全校广大教师深人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知识管理和专业化发展,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翟运胜 《江苏教育》2022,(86):34-36
一线教师选择课题应首选与自身工作密切相关的主题,切实服务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所选课题应具备开展研究的基本条件,有足够的研究空间,同时这些课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够引领教育教学的改革。一线教师在进行课题选题时要学会站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搜寻与本校情况相近的研究成果,利用好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