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汉生 《天中学刊》2007,22(1):81-84
从先秦到中古时期,作为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人称代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把上古时期的《史记》和中古时期的《世说新语》的人称代词进行历时的比较,可以看出人称代词在数量和使用频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并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从中古汉语到近古汉语,作为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人称代词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拟把中古时期的《世说新语》和近古时期的《儒林外史》中的人称代词进行比较,以找寻一些人称代词产生和消失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4.
《南齐书》中自称代词体系的繁杂性体现了文献语言汇集不同历时层次的特性,分析显示出文献语言中,不同的历时层次通过语言系统的融合转换成同一系统内部不同语体层次的叠加。  相似文献   

5.
以王力,许嘉潞,郭锡良、李玲璞,郭锡良、唐作藩等五人编共四家《古代汉语》为纲,运用比较辨析的方法,在杨柏峻整理基础上,进行了“其”字用法系列辨析。其中有词义理解上的差异,作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特指代词、语气副词等词性的辨析,也有凝固结构的用法等。  相似文献   

6.
尹烨 《现代语文》2006,(12):44-45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用来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一)第一人称代词:表自称,称代自己或我方.单复数都可称代.《诗经》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印、予、余、朕.  相似文献   

7.
说话者自称视点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关注说话者自称时视点的选择情况。着重分析了利用说话者角色来调节人际关系时,说话者自称视点的三种选择类型,并探讨了自称视点选择的规律性及其支配原则。  相似文献   

8.
自称词是称呼语的一种特殊用法。本文就老舍话剧中自称词的运用,按视点把自称词分为直接自称词和间接自称词,并分析了这两类自称词的结构特点,特定语境中自称词呼应词的特点及在一定语境中所表现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笔记小说。《世说新语》里的“于”除做介词外,还可做动词等。由于该书所处的特殊时代,因此,对《世说新语》进行专文讨论,可以共时地呈现出“于”在该时期的用法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世说新语》人物研究成果颇多,研究趋势发生显著变化。从内容上看,传统研究侧重于人物品评和人物形象研究两方面。二者多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细化,虽有创新但开拓不足。值得一提的是,人物群像研究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超出同期研究成果。从方法上来看,人物研究逐步从传统的文本分析向新理论靠近。以现代视野重新分析《世说新语》人物,创新力度大,但仍处于初步阶段,需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中描写的一批悲剧人物,表现出了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留给人的是一种使人感奋兴起的悲壮美。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期,品评识鉴的风气受到时代与思想的变革,其人物品评的思想基础转变为道家自然哲学和玄学人生观。庄子思想中“神人”形象成为《世说新语》时代士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其具体的内涵包括:秀美白皙,身材瘦弱,淡化德行或超越道德,侧重个人才性和气度风貌的审美评价,追求形神合一的自然境界。  相似文献   

13.
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文章运用定量统计和穷尽分析的方法,对该书中出现的“将”字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作名词、动词、副词、介词、助词的用法,同时与《金瓶梅》中的“将”字用法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4.
与汉语中较为固定的自称词"我"相比,日语中自称词的形式则显得丰富多彩,如"わたし"、"わし"、"僕"、"俺"等。本文以日文原版《金色夜叉》及中文译本为资料,考察自称词翻译的特点。调查发现日语自称词在翻译成汉语时,主要采取直译、增译、减译、转换为其他形式等方法。日语属于隐性构造,通常会省略自称词,以谓语、敬语、授受表现、被动、使役及感情或感觉的形容词,表达意志或希望等表现形式代之,因此在翻译成汉语时需要采取增译的方法。另外,感叹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等有时也需要增译。增译主要是在保全原文所传达内容的基础上,将句子中所隐含的信息用显性的语言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共三十六门,每一门均集中反映了魏晋这一思想大动荡、文化大整合时代世人行为的某个方面。“豪爽”门下所列诸人,就是这一时代大背景下的产物,表现出他们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寄托了刘义庆深沉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16.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世说新语》中指示代词"尔"的穷尽式统计分析,将其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做出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是一部反映魏晋士人生活百态和社会风尚的文言小说,其中体现出来的"魏晋风度"更是这一时代鲜明的代表。放诞怪异和率真旷达的行为举止,是《世说新语》众多人物群像中最具特色和最具说服力的表现,也是"魏晋风度"理念的最佳行为实践。文章从《世说新语》中所记载的最具代表性的行为举止入手,在分析行为表现本身内在美之余,探寻这种行为的动机和影响,从而发现这些行为和"魏晋风度"的独一无二性和不可模仿性。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是一部分类记事的志人小说,若将其中某一人物分散在各门中的零星言行记录合而观之,将会呈现出该人物的整体形象和由此辐射而成的人物关系网络。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挖掘《世说新语》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效应和深广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人物评判的价值取向经由道德标准、才能标准,再到魏晋时期发展成为审美标准,这在《世说新语》中有所体现。魏晋时期人物品藻审美标准的出现,是由于士人人格精神的独立以及魏晋时期残酷的社会现实促使人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戴丽 《考试周刊》2012,(54):42-43
人们在对话中常使用自称词和对称词。根据铃木孝夫的研究.日语家庭中的自称词和对称词使用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在此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例文考查中文家庭中的自称词和对称词的使用原则。对比结果发现.自称词和对称词在中日家庭对话中具有总要的沟通作用,二者在具有共通点的同时也有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