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轰”简化前写作“”,是个会意字,从三车,本义指群车声。后泛指声响很大。现在主要做象声词,如:“轰隆”、“轰的一声”;做动词,表示鸣。击,如“雷轰”、“轰炸”、“轰击”;也表示驱逐义,如“轰走”、“轰出去”;又表示惊动的人多或声势浩大,如“轰轰烈烈”、“轰动”。“轰”的义项虽多,但和“起”凑合成的“起轰”却不成词。因此字典、词典里不收。 “起哄”系常用词。例如: 女工们就好像黄昏时候的蚊子,成堆起哄。(茅盾《子夜》) 为什么“起哄”易误为“起轰”呢?除了“哄”、“轰”音近易混这个原因外,我们认为更…  相似文献   

2.
“以至”是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是到、直到的意思,如:青年人、老年人以至儿童都参加了抗旱斗争。又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前句是表示范围上的延伸,后句是表示程度上的延伸,两句中的“以至”都是直到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地说明了这两个词的用法, 以致: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①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②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前中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也说“以至于”。有的同志不注意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的细微差异,以致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 (1) “他这一习惯,非同小可,国家的几个万、几个亿,以致于党在人民中的威信都被“习惯”掉了。”  相似文献   

4.
报刊上常见“的”、“地”、“得”三个字,有些使用不正确。下面简要谈谈它们的正确用法。 “的”、“地”、“得”均属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是某些句子成分的标记。“的”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如“伟大的共产党”,“洗得发白的军衣”;“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如“严肃地说”,“很清楚地听见”;“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得”后边的分成是补语,如“热得满头大汗”。  相似文献   

5.
数字“一”与“1”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一”与“1”的用法●李喜婷【郑州数字“一”与“1”是编辑工作中遇到最多而又最难使用的数字。“一”的用法比较普遍,不仅能与量词连用,而且还能与形容词、名词、动词、代词等连用。“1”的用法则较局限,仅能与量词、计量单位连用或表示时间时使用。尽管国家...  相似文献   

6.
连词“和”“以及”与连词“或”有两点不同:(一)“和”“以及”表示并列关系,“或”表示选择关系;(二)“和”“以及”只能连接词成词组,“或”除了连接词或词组之外,还可以连接分句。“和”与“以及”也有细微的区别,即“以及”后边的语言成分常常表示比较次要的内容。这些不同点并不复杂,但如不留意,也还是要出错的。有时该用“或”而错用了“和”。例如; ①这些各式各样的狗叫声,不时被风的呼啸声打断和淹没。(管桦《将军河》第336页) ②不论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无时不在运动,就连思想僵化、半僵化的人,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间以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成了“受气包”,国企入了世界500强反受指责说垄断,国企高管高年薪受指责,替国企高管解释“年薪不高”也受指责……怎么都受指责,里外都不是人,李主任满腹委屈,公开表示说,为什么国企好坏都挨骂?但他或许不懂,公众这种责备,实际上是在贵不公,从某个角度讲,“央企”、“国企”似乎已成为当下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一个“不公平”的标识,他是央企、国企的最高管家,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8.
“傅”,是形声字,从人, 声。《说文》:“相也”“相”即“帮”的意思,可见“傅”也就是“辅”。由“辅”又引申出“导”义,有“太傅”“少傅”“师傅”“一傅众咻”等词语。此外,古文里“傅”与“附”通用,“傅”还有“附着”的意义,构成的词语有“傅着”“傅彩”“傅粉施朱”“皮之不存,毛将焉傅”等。“傅”又是姓氏用字,姓Fu的大多数是写作傅,也有极个别的写作“付”,明代有个人叫“付吉”,官至监察御史。 “付”,是个会意字,从人,从寸。从“寸”的字,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所以“付”就是以手持物对人。《说文》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词义训诂和眼睛观察事物的原理两方面说明“有眼无珠”的“眼”指眼珠子, “珠”指瞳人,“有眼无珠”表示有眼珠子却没有瞳人,比喻没有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零”不惑     
编辑学报1993年第1期第2页登有《“零”之惑》一文,我对该字写法有疑问。其实“○”也是汉字。 “零”字产生的很早,最初指“零星小雨”,与数目字没有什么关系。最早表示余数和空位用“单”和“有”,如“一百单八将”、“孔子五十有一”。到了近代逐渐用“零”字来表示余数,如“女蜗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二一块”。至于用“零”表示空位,如“一八八零年”,则更为晚起。用“零”表示空位是语言发展的结果,也与时代的需要有关,在古代语言表达中涉及空位的时候很少。  相似文献   

11.
“期”,有表示预定的时日、等待与盼望的意思。“企”,原指抬起脚跟站着的意思,后来也用来表示盼望的意思。用“期”、“企”构成的双音词,如期求和企求、期望和企望、期盼和企盼,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他们并  相似文献   

12.
前人已从词语演变和传承语素两方面阐释过“口”与“嘴”的区别。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分析“口”与“嘴”同现限制的原因。从目标域角度看,“口”的意象图式是“容器与外界相通的较广的平面交接部分”。而“嘴”的意象图式是“容器与外界相通的较窄的立体交接部分”。“N+口”表示的范围边界比较模糊,而“N+嘴”表示的范围边界很清楚。“口”在数量域中可以做量词,而“嘴”不可以。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里,通常在列举若干项目之后,或者只列举一部分项目不打算再说下去,便接着用“等”“等等”,表示所举项目不止一个,有省略的意思;还有“之类”“诸如此类”的说法,意思和“等等”大体一样。一般地说,“等”用于列举项目不多的后面;“等等”用于列举项目较多的后面“等等,等等”“等等等等”则表示列举的项目更多。不过为求文字简洁,可用  相似文献   

14.
祝仁 《编辑学报》2001,13(2):72
问《编辑学报》2001年第1期中多处出现起讫年份,其范围号均用了一字线“—”,如“1996—1998年”。这种表示方式与习惯上使用浪纹号“~”不一致,陈浩元先生主编的《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中也有“1993~1997年”的示例。请问究竟哪种表示方式正确? 答“1996—1998年”的表示方式正确,用“~”表示有特定起点和终点的时间段不符合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的规定。2000年 4 月第 2 次印刷的《科技书刊标准化 18 讲》按国标已经把“1993~1997年”改为“1993—1997年”。 GB/T 7408-94中专设一节介绍了时间段的表示方法,其中对有特定起点和终点定界的时间段的表示,是这样规定的: 1)用斜线“/”作为时间段的起点和终点的分隔符;在某些应用领域内,一字线“—”可替代斜线作为分隔符。 2)对于时间段的特定起点和终点,“CCYY”表示日历年,“MM”表示日历年中日历月的顺序编号,“DD”表示日历月中某日的顺序编号,“hh”表示小时,“mm”表示分,“ss”表示秒。于是用字母表示的这种时间段的基本格式为 CCYYMMDDThhmmss/CCYYMMDDThhmmss。 3)如果省略斜线后面的表达式(即“时间段终点”表示)中的高位成分,则认为其所使用的是“时间段起点”表达式中的对应成分。如省略“CCYYMM”则认为其起点和终点是同年同月。 4)时间段的表示也可以采用扩展格式CCYY-MM-DDThh:mm:ss/CCYY-MM-DDThh:mm:ss。 例1 从1998年5月1日18时21分6秒至2001年3月30日8时6分28秒止的时间段,采用扩展格式,可以写成 1998-05-01T18:21:06/2001-03-30T08:06:28。 例2 从2000年6月1日至2001年3月1日止的时间段,常表示成2000-06-01—2001-03-01。 例3 自2001年3月20日8时至16时的时间段,可以表示成2001-03-20T08—16。  相似文献   

15.
“存在”跟“有”的意思相近,可是又有区别。“有”通常有两种意思:“我有一本书”,这个“有”表示“领属关系”,(书“属于”我,我“领有”书);“有这么一个人”,“这种情况是有的”,这两句里的“有”表示客观存在,不表示领属关系。表示领属关系的“有”不能换成“存在”,“我有一本书”,不能说:“我存在一本书”,“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也不能说“中国存在着五千年的历史”。我们说“存在”跟“有”的意思相近,是指“有”的后一种意思说的。请看下面一段话: (1)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在中国人民面前,不但存在着强大民族敌人。而且存在着强大的实际上帮助民族敌人的国内反动势力,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不但已经有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的觉悟程度,而且有了强大的中国解放区和日益高涨着的全国性的民主运动。(《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6.
“刹”有两个读音。一读Cha,如“古刹”、“刹那”。“刹那”是梵语的音译词,指极短促的时间。解放日报去年12月18日头版头条消息中,把“一刹那”错为“一霎(Sha)那”,头版右下角的言论中干脆用“一霎那”作标题。“刹”和“那”两个字表示一个词素,拆开来就失去本来的意义。这里该用“刹”而没用。但是,中国青年报今年2月4日《维纳斯,与美的评判》  相似文献   

17.
“吗”和“嘛”不能混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发现报纸和刊物上,不少把“吗”和“嘛”字用错,以致使语意颠倒。“吗”和“嘛”都是语助词,但用法不一样。“嘛”字的用法是:(一)表示显而易见的道理,如:“有意见就提嘛!”“这也不能怪他,头一回做嘛!”(二)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如:“这样很好嘛!”“这样不好嘛!”(三)表示  相似文献   

18.
一些记者和通讯员在写稿时,常常将“截止”和“截至”混淆使用,把“×月×日截止”写成“×月×日截至”,或把“截至×月×日”写成“截止×月×日”。因此,“截止”与“截至”误用的例子时常见诸报纸杂志。其实,“截止”与“截至”意义相近而用法却不同。“截止”由意义相近的“截”和“止”复合而成动词“截止”,表示“停止”的意思,它们后面不能也不需要再跟具体时间作补充成分。而在“截至”一词中,  相似文献   

19.
“止”的本义是“脚”,后来引申当“停止”讲,而另造个“趾”字,代替字义为“脚”的“止”。“止”又有“拦阻、使停止、仅”等义项。“至”字甲骨文的上部是一支箭的形状,下面的一横表示箭所射到的地方。“至”的本义是“到”,“至”又有“至于、极”等义项。    相似文献   

20.
“排名不分先后”这几个字,经常出现在一些报刊上。这几个字,多用在对某项活动(工程、会议等)有所“赞助”或表示“祝贺”的单位身上。这几个字,俗套、刺眼、虚假,进而令人倒胃!从形式上看,一串单位名单登在报刊上,从头到尾,有先有后,白纸黑字,若不分先后,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