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25日~29日,在纪念“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以“5·12汶川大地震及山区岩土工程建设中减灾防灾”为主题的“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抗震减灾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新华宾馆隆重召开,此次大会并出版了《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文集。  相似文献   

2.
李岩 《金秋科苑》2010,(15):66-68
又是一年的七月,每到此时,人们不由自主地纪念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34年前的7月28日凌晨,唐山天崩地裂,7.8级地震相当于1200多颗投放于长崎原子弹的威力,将唐山变为废墟。三十多年后,汶川发生8.0级地震,今年4月,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一次又一次的大地震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5月24日.好莱坞影星莎朗·斯通在戛纳接受采访时.竟然口出恶言.将中国“5·12”四川大地震形容为一起“有趣的事情”.甚至无端暗指“四川地震是中国人的因果报应”。莎朗·斯通还说.“因为他们对达赖喇嘛不友善.而达赖喇嘛是我的好朋友。现在发生这个地震.该是报应吧。当你自己不善的时候.坏事情就会找上你。”  相似文献   

4.
周涛 《科技新时代》2008,(10):35-36
今年5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地震专家称,假如能够提前几秒钟预警,人们就能有时间逃离或躲避,将人员伤亡大大降低。而这也正是“震动捕捉网络(QCN)”的主要目标——将处于怠机状态的笔记本电脑变成地震传感器,打造一个廉价、人人都能贡献自己力量的全民地震探测网络。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牵头,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编写了《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抗震减灾专题——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为灾区水电、铁道、公路工程和其他岩土工程的重建献言献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当一次大地震发生以后,人们都会关心要经过多少年后这里还会发生级别类似的地震,也就是说,大地震在原地重复的周期有多长。要回答这个问题,通常是根据地震记录史来分析。但是,世界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震记录都短于大地震重复的周期,即使像中国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正>"庐山、汶川、玉树大地震","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近年来,频频爆发的"地震"灾害使得"地震"一词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一经提起就能牵动人们敏感的心。这是一个说来让人倍感沉重的话题:人类有千百年抗震史,但千百年来困扰着我们的地震灾害预报难题,如今依然困扰着我们——地震是怎么发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一些负责人和专家在媒体上坦陈:“由于大地震的预测、预报是十分复杂的,国外发达国家也做不到……可能要几代、十几代人才能科学地预测”。  相似文献   

9.
马志飞 《百科知识》2010,(19):38-40
2010年,我们的地球竟然是如此的不安。 汶川大地震刚刚过去不久,地球就又经历多次“震怒”:智利8.8级大地震、海地7.3级大地震,还有我国青海玉树的7.1级大地震。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革新》2010,(4):30-30
智利大地震后,日本知名地震研究机构——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地震、火山和防灾研究中心主任山冈耕春指出:“紧邻南美洲西海岸的纳斯卡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的交界面出现滑动,导致此次地震的发生。”他认为,在阿拉斯加、智利以及日本以南的海槽沿线,  相似文献   

11.
人们放弃了某个研究方法,或许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无效,或许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完全了解其真正价值。那么如何才能让有价值的方法不被草率遗弃呢?让我们来看看地震预测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吧。土耳其大地震刺激和激发了他1999年8月17日凌晨,土耳其中部和西部地区发生里氏7.4级强烈地震。11月12日晚,该国西部地区又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连续发生的两次大地震共造成约1.8万人死亡。如此惨烈的大地震,极大震撼了意大利国家核物理学研究院研究员吉安保  相似文献   

12.
读贵刊去年9期上《消灭大地震的构想》一文,对作者“以震灭震”的大胆设想深为钦佩的同时,又对这种新思路产生一个疑虑:在至今人类尚无法掌握大地震(真正)成因的前提下“冒险”行事,是否会适得其反呢?笔者认为,虽然大小地震成因很复杂,但可分为偶然成因和普遍成因两种可能性。前者主要形成小地震,后者主要形成大地震。笔者记得,贵刊1999年9期曾登载了《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的文章。笔者认同该文的观点并写了读后感刊于同年12期。时至今日,笔者仍坚持这一观点,除该文所列理由外,笔者还有一个自认为可作有力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而修建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于形似鸟巢,因此被人们称呼为“鸟巢”。“鸟巢”体育馆跨度很大,钢梁包裹着主体育场,中间悬空,总共能够容纳9.1万观众观赏比赛。在汶川发生8.0级地震之后,奥运会场馆的抗震性能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鸟巢”工程的总指挥告诉媒体和公众,“鸟巢”能抵御8级地震。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23,(3):42-43
<正>地震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大部分人感觉不到。但发生在人类活动区的强烈地震,往往会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世界上著名的大地震有很多,它们让人类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可以一瞬间夺取上万人的生命,让人们的家园顷刻间覆灭。瓦尔迪维亚大地震全球有科学记录以来震级最高的地震为9.5级,于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南部瓦尔迪维亚,被称为瓦尔迪维亚大地震,又称智利大地震。这次地震引发了20世纪最大的海啸,掀起了高达25米的海浪。主海啸穿越太平洋,波及遥远的日本和菲律宾。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12,(15):40-41
美设计师绘制地震地图标注百年来20万次地震 美国软件公司IDV Solutions的绘图经理约翰·纳尔逊绘制了一幅地图,标注1898年以来发生的203186场大地震。从这幅霓虹灯色的地图来看.太平洋边缘是最为危险的地震带之一。纳尔逊所绘地震地图中标注的地震包括导致3000人死亡的旧金山大地震以及2011年导致185人死亡,  相似文献   

16.
马志飞 《百科知识》2010,(14):36-38
2010年6月,《天府早报》发布了一则消息:“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出现了一起怪现象:龙坪村一座大山在地震时崩塌,“飞”过河对岸形成了巨大堆积体。从地震发生至今,这个堆积体没有人点火,却一直往外冒烟而且还伴有呛鼻的气味。  相似文献   

17.
与流行的观点恰恰相反,大地震之间可能会通过某种意外的方式“互相交流”。这一令人振奋的发现也许可以为科学家预测地震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人们不自觉地对灾后自救知识留心了起来。玉树地震后,我特意仔细地阅读了《地震手册》中的十条建议,依稀还记得这么几条:  相似文献   

19.
<正>1976年7月28日拂晓,河北唐山。一场“没有任何征兆”的灾难袭击了这里,强度高达里氏7.8级的大地震瞬间让这座曾经充满生机的城市变成了满目疮痍的废墟,24万多条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之中。这场灾难,连同20世纪接踵而至的重大地震事件,推进了地震预测科学的发展,“地震能否预测?”成为国际科学界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数千年前,人类即开始记录地震的现象,并逐步展开对地震成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总结。然而面对“威力巨大”的地震,  相似文献   

20.
漫谈地震考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百年前(1906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强烈大地震,碰巧当时有电影胶片记录了地震发生的过程;这启迪人们可以通过胶片记录的大量科学图像和数据来反复观察和研究地震现象。而后,随着“弹性反弹理论”的提出,现代地震学应运而生;研究过往地震在人们认识地震和地震预报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20世纪80年代初,古地震研究成了地震学的一个新分支;它一般是由地震学家在已发现的重要断层或断裂带上,开展的深入地下观测,目的是发现其中保存的过去一次或多次地震的地质现象。而考古学是研究过去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遗存物,并通过这些物化的人类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