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治国理念。建设美丽学校,这是教育工作者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最好回应。怎样的学校才算美丽?建设美丽学校又有哪些有效的路径?下面,笔者结合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的实践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是其一个要义。什么是更好的教育?核心素养对此做出了精准回答。好的教育不应以分数论成败,而应以教育促成长,通过教育激发学生潜能,培养人格健全、能力全面、适应社会、自我实现的人。要想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无论教师还是课堂都应基于"定格"、善于"破格",履行好传授知识的应有职责,担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何丽杰老师的文章就此进行了探索,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教育事业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教育强国"这一气势恢弘的论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激动人心的教育宣言,也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令人向往的教育图景。为此,探讨"教育强国"的理论内涵与现实路径,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这一教育宣言的意义,全面把握这一教育图景的架构,顺利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我们指明了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 教育是民生之首,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期盼着孩子们更好地成长.这些期盼正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5.
伍长庚 《教师》2013,(19):37-38
在党的十八大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的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把"更好的教育"放在了人民期盼之首,且明确表示要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是鼓舞、鞭策,更是压力。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最直接、最现实、最优先的举措,其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6.
王嘉毅 《教育研究》2022,43(1):4-10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立场,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决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立场,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就是要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将人民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尺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前所未有地彰显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致读者     
科学为教育注入了灵魂,技术也必将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信息技术开创教育未来!这是一个信念。当本刊步履蹒跚、甚至跌跌撞撞地走过十年成长期的时候,我们驻足喘息、回眸凝望:我们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发表过的观点、刊载过的课例、推介过的新技术……凝聚着编辑部每一位同仁对教育、对科技、对国家发展与人民富强的思考与期盼,凝聚着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凝聚着对祖国、对世界、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习总书记的肺腑之言"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真  相似文献   

8.
教育寄托着每个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列为民生之首,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新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是美好的教育,美好的教育要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职校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只有美好的教育才可能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施涛 《江苏教育》2022,(78):70-72
<正>人、生活与教育之间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刘铁芳教授的《教育的生活意蕴》一书,旨在探寻一种审慎明辨的教育生活方式。作者强调教育对人的引导性,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想要的教育生活,并引导他们走向美好生活。此书可以助力我们深刻理解教育的生活化倾向。一是教育目的向生活回归。追求人生的品质和美好生活是教育第一性目的。  相似文献   

11.
祝祖岗 《江苏教育》2007,(12):50-51
道德教育要成为最有魅力的课程,其主要的根据在于: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12.
文明 《陕西教育》2014,(7):67-70
教育是国家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寄托着亿万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无一不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无一不是高校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张力 《中国德育》2013,(6):12-14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进军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育梦是惠民之梦、强国之梦,也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正>十二、在实践中创造美好生活,享受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我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是为了创造美好生活、享受美好生活。生活,人一生的活动。生活是人的生活,人是生活中的人;一个人的生活样态是怎样的,这个人就是怎样的。马克思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所以·探讨“创造与享受美好生活”与探讨“创造与享受美好人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我在广州一所外来工子弟学校教书。一个个外来工,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城市,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受到好的教育。其实这群孩子一直处于城市的边缘,期盼着一双关注他们的眼睛。  相似文献   

16.
美好生活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的热词,反映着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所需所急所盼;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不变的人民立场和初心。美好生活作为古今中外人类共同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理解其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内涵尤为重要。通过梳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中“劳动-闲暇”这组核心范畴,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美好生活的意涵。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劳动-闲暇”的解放在于实现生产力的极高度发展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美好生活的根本目标;“劳动-闲暇”的贯通意味着二者共同作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对象化本质力量的活动,体现着美好生活的合理内核;“劳动-闲暇”的共享表明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劳动,同享闲暇,这种“美美与共”状态的实现是美好生活的最终旨归。  相似文献   

17.
丰台五小成立于1951年。在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历届五小人前赴后继地不懈努力,几十年后,这所学校已经成为丰台区大人信任、孩子向往的好学校。所以,当我成为这所学校的校长时,最强烈的感受是责任重大。我在内心追问自己:这样一所好学校,我要怎样做才能让它走向更好的未来?要怎样改进我们的教育,才能让学生更快乐,让家长更满意?我们的教育需要怎样的定位,才能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说到底,我们要办怎样的教育?要为我们的国家培养怎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新的历史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因此,作为奠基工程的教育事业,必须承担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以优质的教育质量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基于对时代、对中国、对教育的全面审视,从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就要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9.
王子归来     
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故事,它们在经历了长大之后,仍旧埋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最动人最瑰丽的梦。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是具有超越性的,它不仅关注人的当下的生活,更应该激发人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包括对生命的精彩、人格的高尚、人生的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现实的道德教育也正以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方式努力实现着这一宿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