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去教,学生不能正常地去体验真正的问题,尤其是怎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针对这一问题,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实践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相似文献   

2.
一、依题猜想,初读验证课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浓缩,是文章的灵魂、眼睛。抓住课题进行分析思考,就能明白好多问题。学习一篇课文,应依据课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使内心产生探索的欲望。如学习《“绿色的办公室”》一课,通过课题便可这样想:(一)课题为什么加了引号?(二)绿色办公室是什么样的?是谁办公用的?(三)这个办公室在哪里?……然后带着自己的猜想去读书,验证是否正确,你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3.
预学,是学生个体建构新知的过程,是学生独立学习新知的一次“前检测”。“预学”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准备:第一步:我知道(带着资源进课堂)。第二步:我质疑(带着问题进课堂)。第三步:我设计(带着目标进课堂)。在操作中,我们相应地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把“预学”当做作业布置。防止学生把课前预习当成是弹性任务,高兴就完成,不高...  相似文献   

4.
《看月食》教学谈江苏省如东县山小学周琴一、扣题引疑首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读课题,围绕课题,我提出这样三道问题:1.谁在什么时间去看月景?2.什么叫月食?3.月食的经过怎样?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有目的地去读课文,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二、读文...  相似文献   

5.
常有中学数学教师朋友问我:教研论文的论题到哪里去找?答曰: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读中学数学杂志,那里可研究的论题多得很.当然,像看小说似地浏览一下别人的文章是不行的,要认真看,带着问题去看,边看边思考.那么应当带着怎样的问题去看呢?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至少可以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去看,用问题敲开思考的大门,把自己逼上新的思路.如果是认真这样做了,便往往有  相似文献   

6.
“学生能不能去网吧”,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几所学校,发现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赞同,三分之二多的同学认为学生不可去网吧。他们的理由是: 正方观点:能。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要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和冲动,就必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带着问题去听课。那么,问题从何而来呢?我认为预习是发现问题的主渠道,是听好一堂课的基础。如果学生课前不预习,  相似文献   

8.
预学,是学生个体建构新知的过程,是学生独立学习新知的一次"前检测"。"预学"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准备:第一步:我知道(带着资源进课堂)。第二步:我质疑(带着问题进课堂)。第三步:我设计(带着目标进课堂)。在操作中,我们相应地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把"预学"当做作业布置。防止学生把课前预习当成是弹性任务,高兴就完成,不高兴就不做。二是提供"预习"助学单。辅导学生知晓预习的内容、要求,明确准备的时间、方式等,每次把"我准备"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提问的艺术,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所应该重视的课题。如何才能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去探求解答,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呢?一、精心设问,由浅入深,难易适中。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以学习钻研为基础。三、提问的时机要到位,以民主平等为原则。四、鼓励性的话一定要到位。  相似文献   

10.
<正>一、导入——直奔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师:(板书课题)我必须去。生: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我"指的是谁?生:我想知道"我"到哪儿去?生:我想知道"我"去了没有?生:我想知道"必须"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1.
<正>名篇解读:带着问题读课文《将相和》是一篇著名历史故事,两千多年来代代相传。它的魅力在哪里呢?文章编排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语文要素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要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将相和》这篇长文章,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呢?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是什么?我们认为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我们尝试带着问题分三个层次去阅读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探索,学会自主学习,学会预习,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落实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突破口.预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及创新能力,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实施的问题,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探析其过程:一、确立课题;二、研究学习;三、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14.
《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观察习作:学习前.我要求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到有爬山虎的地方去观察认识爬山虎:(1)爬山虎是什么样儿?(2)你看见的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3)观察后思考:一想起爬山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一、带着问题备课毛主席反复教导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有的放矢”,周会教学也必须如此。我在备周会课前,首先进行调查研究,弄清学生在一定时期里思想的主要倾向,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确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后带着这些问题去搜集有关材料,选择适宜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今年三月三日是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带着思索导入课堂。长期以来,对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带有兴趣去学习理解课文,一直是我研究的课题。因为我深知:"Well begun is half done"。所以几年来,我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例如:(1)由复习单词导入课文。  相似文献   

17.
采用探究性学习既要考虑学生学习基础又要考虑学生学习的能力,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尽可能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进而去创造.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带着课题去亲自实践,在观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探究教学重在问题意识,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带着问题、疑问学习,才能善于思考,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成主动探究事物的究竟。下面,我就探究活动中创设问题情景的过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主题性校本教研活动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有着鲜明主题的教研方式,它围绕教学中、课堂上某一层面的具体问题(主题),以问题真正解决为目的,相应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把每一次教研活动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课题来做,让每一次活动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带着问题去研讨,在研讨中学习,在研讨中实践,在研讨中反思,从问题中来,带着问题去,  相似文献   

20.
广西柳州市湾塘小学的自然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方法有三:1.采用多种方法揭示课题。例如,①悬念法,在课前摆出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课文;②用实验揭示课题;③用故事揭示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