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做为教师,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相似文献   

2.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改变陈旧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实践中学会学习,得到“渔术“.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呢?这是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的课题.在此,笔者仅以自己从教的经验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是师生双方之间复杂微妙的心智感情交流.德育工作尤其是这样.在这过程中,教师既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顺乎学生的感情之流,以自己之情“动”学生之情,并晓之以理,才能使学生道德情操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在担任班主任时,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的精粹在于意境,含蓄而镌永.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是人情入境.把学生引入意境就是想方设法让使学生在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中,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最终受到思想教育.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深掘那种能“干之已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滋味,使学生深入诗的意境呢?  相似文献   

5.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呈现非明确状态,因而其学习兴趣就显示出波动性。这需要教育者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如果说,晓之以“理”,使学生“愿”学,从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应然”;动之以“情”,使学生“爱”学,从而感悟到学习是一种“诚然”;那么,激之以“趣”,则使学生“乐”学,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一种“果然”。  相似文献   

6.
陈靓 《河北教育》2005,(5):27-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所以在我的英语课堂中,我始终以“趣“贯穿教学.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就是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那么,如何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激趣”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呈现非明确状态,因而其学习兴趣就显示出波动性。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如果说,晓之以“理”,使学生“愿”学。从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应然”,动之以“情”,使学生“爱”学,从而感悟到学习是一种“诚然”,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过程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上来,教师在启发、诱导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过程,不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更重要是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想参与、能参与、会参与。从中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   本次习作为想象作文.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点燃学生心间情丝,使语言喷泻而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畅谈心中愿望,分享心头喜悦;根据习作要求,展开合理想象,欣然命笔,直抒胸臆.同时辅之以有效的习作指导,在“规则“的牵引下,力求开出“自由“之花,促进学生的写作素养逐步形成.   ……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使之乐学、爱学、会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由“讲师”变成“导师”,使“课堂”变为“学堂”,这成为英语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英语教学是以语言交际为目的的,因此,我们提出了“导引学习法”,即以“情境导趣,问题导思,活动导学,过程导法”为指导,构建“导思-导学-导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语文导读法”旨在达到“不待老师讲而学生自能读书”的目的,其核心是“导”。叶老说过:“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侍教师教授之调也。”因此,导读教学应在“导之趣,导之思,导之法”等环节上下功夫。下面以《我要的是葫芦》为例,谈谈导读法的教学实践。一、设置悬念诱“导”以“趣”导读,首先要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迅速  相似文献   

12.
“题旨”之“题”指课文题目,“题旨”之“旨”指课文旨意,俗称中心思想;“贯串”之“贯”是贯通,“贯串”之“串”是串起;“题旨贯串”就是以课题中点明文旨的词眼贯通和串起教学过程,并借以引领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语言文字的思维走向,使教者的教学思路更清晰,学生解读文本的思维过程更清晰,进而达到正确理解、深刻参悟语言文字及其思想情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1.诱思教学思想: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张熊飞说,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地学,是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进程,而是以学为中心去组织教学过程。因此,施教之功,贵在诱导;进学之功,贵在领悟。教师只有把“循循善诱”调谐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才会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玫 《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78-179
“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在教材中适当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使之本土化,从而真正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改变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水而行的船,不前进必无法固定江心而会后退.以行船来比喻学生的学习,十分贴切生动.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对待学生学习的“不进则退”?答曰:不进则“推”.“推”者,助以外力使之前进之谓也.逆水行舟推之能进.试看在大运河上,长长的木船队凭借小火轮前拖后推之力浩浩荡荡地前进;在水急浪险的峡江,纤夫背着纤绳,在悬崖峭壁上一步一挪,照样可以使船溯流而上;在泥泞混浊的黄河浅滩,船夫肩扛手推也可以把陷于险境的船推进航道.行船如此,教学也相仿佛.  相似文献   

16.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  相似文献   

17.
单贵春 《华章》2008,(20):144-144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提高大量阅读的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教师之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相融的触点,也是教师教育机智、教育才能的“血“和“肉“.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有可能点燃其追求进步的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19.
考试是一种深度再学习,是教育的一种延伸,而试题承载着这种再学习和延伸.物理试题除了着眼于物理学科的理性外,更要注重人文性的建设,以克服所谓的“严肃”、“刻板”的学科形象.试题里只有精心植入人文情节,使考察点、情境和题型和谐匹配又水乳交融,充分调动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感到“情境之新”、“人性之真”、“志向之宏”、“关爱之博”和“道义之大”,才能充分发挥考试最大的考查、再学习和人文教化的功能,取得试题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单贵春 《华章》2008,(19):144-144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提高大量阅读的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