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政党政治也称政党制度,就是政党行使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政党政治是属于与君主专制政治相对立的民主政治,其核心是掌握国家政权和进行政治管理时,必须由政党参与.政党则是一定阶级的一部分政治上最积极的活动分子,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实现本阶级或本阶级的某个阶层、某个政治集团的政治主张而围绕着夺取或巩固政权所结成的政治团体.因此,任何一个阶级的政党都集中了一大批代表本阶级利益的职业政治家.正如列宁所说:“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能取得统治地位.”所以,政党政治也可以说是政党代表阶级,政治家代表政党来行使政权、管理国家,实行阶级统治的一种政治形式.  相似文献   

2.
外债问题是民初国会议事的重要问题之一。得到国会批准是民初外债合同有效的基本保证,外债合法与否在一定程度决定了民初举借外债的最终结局。同时,民初国会是各种利益集团冲突、妥协的主要场所,外债在国会中的命运实际上是民初政局变化最为直接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民国初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政党政治活动的第一个高潮,其外在形式很有些接近于西方式的竞争性政党政治模式,然而民初政党政治最终却以悲剧性的失败结束。民初政党政治产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都与当时的特定环境密切相关,它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牺牲品。因此从社会生态环境学的角度入手,对民初政党政治的发生及失败进行分析,力求以全新的视角剖析这一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现象,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民初国会制宪中中央与地方关系论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初国会正式制宪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从这些论争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焦点,模式与国情,地方地位的界定等。但由于客观政治环境的影响与局限,一些良法美意也只能化作流星。  相似文献   

5.
民初国会对中俄协约的审议,是中国人运用议会民主制度决定重大外交问题的初次尝试。研究这段历史。对于加深议会民主制的理解很有帮助。以往外交史著作大都误以为中国参议院否决协约是在俄国废弃协约之前,而实际上参议院是在得知俄国单方面毁约的情况下才事后否决的,或者说是俄方而非中方导致谈判破裂。  相似文献   

6.
民初国会,主要指1913年4月正式成立至11月被迫停止活动的第一届国会第一期常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正式代议机构。以往史学界在论及民初民主共和制度建立时,往往只谈到南京临时政府,而将民国二年的正式国会列入北洋军阀政治制度范围,从而妨障了对民初国会的正确评价和探讨。本文认为,民初国会是当时知识精英学习西方民主制度的理想的结晶,是民初民主共和制度建立的重要成果之一。探讨民初国会的建立及命运,有助于深入了解西方民主制度在当时中国现实政治文化环境中的状况,并获取有益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7.
90年代“民初政党政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民初政党政治特色的成因”、“民初政党政治中的主角”、“民初政党政治的评价”三个主要问题的研究展开述评,认为:民初政党政治所表现出的多党林立、分合无常等特色,除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历史原因外,还有中国人对政党功能认识上的误差;充当民初政党政治主角的不只是革命民主派的政党,还有立宪派的政党和买办官僚军阀的政党,这样才是完整意义的“民初政党”;民初政党政治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使中国民众初步了解了何为政党和政党政治等问题;民初政党政治失败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始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如果从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意大利人但丁发表著名的《神曲》和《君道论》,提出“人类之幸福,即是吾人所寻求的第一个原理”①时算起,至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六百多年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经历了种种发展形态,其历史  相似文献   

9.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这就是当前超级大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的一片情景。在战后最大一次的经济危机阴影笼罩下,这些国家经济正处于最糟糕和最严重的局面。工业生产大幅度的下降,投资减少,开工不足,市场萎缩,库存增加。股票市场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的晴雨表,在经济全面恶化的情况下,股票价格正在普遍的下降。企业倒闭,不仅许多中小企业破产了,而且一些大企业也宣告倒闭或要求政府拨款支持。失业人数猛增,1974年11月份,美国失业人口已达六百多万,大多数  相似文献   

10.
1913年成立的北京报界同志会是民初北京地区影响最著的报业同业组织,其成立与消亡均契入了较多的政治因素.该组织曾积极抵制《报纸条例》,维护报界权益和言论自由,与当局处于明显的对立状态,表明袁世凯政府未能真正控制报界.从北京报界同志会的成立、发展及组织活动中,可以把握民初报界结社深受时局影响的特征,窥视近代报人群体既联合又纷争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习惯用语翻译测试所反映出的文化错误的分析,提出翻译教学实践过程中文化原则的重要性;强调可译性限度是可以随着文化认同机制的发展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得到提高的。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我国的师范教育体制逐步形成。发展近代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师范教育的认识初步统一。政府对师范教育采取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政策,对师范生实行优待鼓励政策和毕业效力义务规定,迅速扩大和稳定了师资队伍,对推动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对目前如何发展师范教育,稳定教师队伍,亦可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二百多年的封建统治。在教育领域,以蔡元培为首,着手对封建主义旧教育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造。在教育改造过程中,人们对清末仿效日本模式建立的“新教育”体制逐渐不满,认为它是西洋工业社会的产物,在中国工业不甚发达,科学不太昌明,尚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中,明显暴露出种种弊端,典型的是“新教育”与社会产业结构相脱离,学校的书本教育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学生生计问题,生产能力问题十分突出。民初1912年9月至1913年间制定的《壬子癸丑》学制颁行以后,这类矛盾仍未解决。于是继蔡元培、陆费逵提倡实利主义教育之后,国内教育家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留学生的主要特点有:具有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意识,集知识界群体智慧,开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是最早走向世界,学贯中西、兼容古今的中国先进知识群体;具有将批判传统文化与建设新文化相结合的自觉意识及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民主革命时期,我国资产阶级表现了一定的革命性,也暴露了严重的妥协性。当然,“这种两面性,就是欧美历史上的资产阶级,也是同具的”,可是“在欧美各国,特别在法国,当它们还在革命时代,那里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彻底的;在中国,资产阶级则连这点彻底性都没有”。为什么我国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较之欧美资产阶级严重?西欧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对比中西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助于认清我国资产阶级所具妥协性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6.
略论清末民初留学毕业生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生毕业归国,无论留学何国、毕业何校、获有何种学位、均须经过国家统一考试,始能授以出身,给予官职,这是清末民初一种特有的考试制度。清末政府和民初北京政府为什么要举办留学毕业生统一考试?留学毕业生考试有哪些特点?其影响是什么?本文试图作一些探讨。一清政府向外国派遣公费留学生始于1872年,派遣目的是学习外国的军政、船政和科学技术,以图国家的“自强”。留学生最先是被派往美国的,随后又向欧洲和日本派  相似文献   

17.
民初河南组党热潮的出现,集中反映出辛亥革命后河南政治生活的活跃和各阶层人民参加政治生活、改善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的要求。民初河南组党热潮的出现,具有区域性特征,同时也是全国组党热潮运行轨迹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折射出民初河南乃至全国社会政治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8.
民初上海商民的抗税斗争,源于江苏省议会的以暂收货物税方法抵补裁厘议案的实施。由于开征货物税与裁厘并不同时进行,货物税的开征加重了上海商民的负担,从而引发了普遍反征货物税斗争。同时还因货物税征收方式主要以认捐包税制为主以及都督民政长突然宣布改认捐包税为散收,又引发了上海商民的反包税、反散收斗争。这一时期上海商民的抗税斗争.具有了新时代的一些明显特征。体现了近代商人所具有的一定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9.
明代中叶,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近代中国却没有在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反而,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近代起,一批又一批先知先觉的中国人艰难地在黑暗中摸索,试图寻找一条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样的探索最终都没能成功,各种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一破产,中国最终由半殖民地半封建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回顾这一历程,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国情,不无稗益。  相似文献   

20.
本探讨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代表了正在诞生的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采取改良的方式,对殖民主义进行揭露和斗争,促进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