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燕 《内江科技》2010,31(6):112-112
东风港油田车1区块为中渗断块油藏,本文从构造特征、储量分布、原油物性等油藏地质特征入手,采用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车1块的剩余油分布在未动用区块、无井控制区块以及构造高部位。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开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特低渗透油藏产量低、注水难、含水上升快等开发问题,取得特低渗透油藏开发经验,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特选择西峰油田3个具有代表性的注水井组,采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开发方案进行优化。优化项目包括注水和压裂时机的选择、射孔程度和采油速度确定、注采比范围限定等。优化的开发方案对整个西峰油田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5,(7):103-104
针对甘谷驿油田1380井区长6特低渗透油藏复杂的地质特征,在综合油藏特征、油水井生产、动态监测等动静态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本区长6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基于油藏的地层参数和流体参数,结合长6油藏的生产历史拟合结果,分析了长6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征,为下一步油藏的挖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孙伟  王志强  蒋红波 《内江科技》2011,32(4):139-139
本文针对义东油田沾四区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中含水上升快、采收率低的问题,为了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在沾四区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该油藏下步实施调整奠定了基础,对义东油田沾四区边底水稠油油藏及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肖勇  周翠苹  李爱军 《内江科技》2011,32(8):132+139-132,139
剩余油分布的描述和预测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课题。本文应用开发地质学方法对濮城油田文51断块区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即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因素,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T7北块为研究对象,在精确地质建摸的基础上,针对油藏存在的问题,对该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拟合了油田的生产动态,总结了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油田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油藏采收率的几种方案并进行了预测,对油藏实际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油藏数值模拟法在临盘油田盘7块调整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临盘油田盘7块油藏为例,叙述了断块层状油藏中高含水期油田调整模式。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较为直观的好方法。通过对开发动态进行历史拟合,分析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针对不同的剩余油分布形式,提出控水稳油的挖潜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8.
东濮凹陷乃至中国东部各大油田主体进入高-特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零散复杂。目前,开发上多采取细分层系、改变液流方向、深度水驱、放大生产压差增加产液量等方式手段提高主力油层采出程度。但由于储层内部结构及渗流特征认识不清,导致无法准确把握主力油层内部剩余油分布规律,无法实现剩余油的系统高效挖潜。本项目以文留油田文79南块为载体,以砂体内部结构分析为切入点,构建砂体内部结构模型,分析砂体内部低渗缓冲遮挡及高渗绕流屏蔽对渗流差异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从而明确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具有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边底水油藏的开发。AF油田K 32t 1油藏就是边底水油藏,由于底水锥进,含水上升快,产量大幅下降。调整前首先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的方案对比功能分析出水平井能有效挖潜此类油藏,并对水平井的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了边底水能量强弱不同的油藏隔层分布范围和其渗透率对水平井的影响,为其它同类油田的开发和调整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胡状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加大、开发效果变差等系列问题,解放思想,摸清剩余油在平面和储层间的规律,进行严重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分类与韵律层重组研究,为油田的后期开发打下基础,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梁23块为中高渗油藏,早期实施注水开发,目前已处于特高含水期。在对其水驱开发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动态测试、水淹层测井解释及数值模拟结果,详细研究了该油藏的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田已经入特高含水阶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特高含水阶段开发特征,研究不同含水级别剩余油的平面、纵向分布规律,评价不同含水级别、剩余油挖潜办法,是实现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有效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在油田开发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盐家油田永北特低渗砂砾岩油藏地质储量4167万吨,多数属于未动用状态。由于特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储量动用难度大,开发风险高,通过盐22扩块实施产能建设,探索摸清了该类油藏的开发风险和技术难点,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为下一步油田其他类似油藏的效益开发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情字井油田黑98区块储层孔渗低及东西向裂缝发育的地质特征,通过开展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为研究区油藏开发提供挖潜及调整的方向。在对研究区油层和储层情况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研究区以往的勘探和生产资料,以石油地质学、油藏工程、油田开发地质学、渗流力学及油层物理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根据模拟成果,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对剩余油挖潜价值进行分区,作为油藏调整注水开发方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油田低阻低渗油藏纵向上主要分布在珠江一段上部,为海相油田。低阻低渗油藏岩性多为泥质粉砂岩,含油产状多为油斑、油迹,产能低。针对以上特点,采用大位移水平井开发,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经过文昌油田海相低阻低渗油藏大量成功的开发实践,总结以下的开发经验:必要的基本的产层测试资料是低阻低渗油藏研究的前提;低阻测井解释新技术是低阻低渗油藏评价及开发的关键;钻长位移水平井是大幅度提高低阻低渗油藏产能的有效途径;使用旋转导向加强随钻跟踪是确保井轨迹钻在低阻低渗薄层油藏中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郑阁  杨东兴 《内江科技》2010,31(2):91-92
油砂山油藏Ⅴ-Ⅵ断块油水同层多,面积小,分布分散以及注采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区块注采井网不完善。导致地层能量亏空严重,油藏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油藏高度低。针对一系列开发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动态分析方法来研究Ⅴ-Ⅵ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弄清断块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然后进行井网论证与部署,完善其注采关系,并进行预测,为下步提高开采速度和产量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正>红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向斜南部,地层平缓西倾,构造比较简单,局部发育有低幅隆起和断裂,主要采用水平井开发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纪延安组,属于低渗特低渗裂缝性油藏。红河油田采取不规则排状交错水平井井网,历经初期试采阶段、快速扩大产能阶段和产量快速递减,目前井区主要还是依靠弱弹性驱+溶解气驱的方式开采,地层压降大,油井泄油半径小,井间有大量剩余油未动用,因此急需扩大注水补充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透镜体岩性油藏砂体形态不规则、核缘物性差异大、压裂裂缝和沉积性与井网匹配性多向性的问题,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人工裂缝与井网不同夹角时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沉积相条件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为该类型油藏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整装油田油水过渡带形成机理,进行次生油水过渡带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规律分析,开展了整装油田油水过渡带剩余油开发潜力预测分析。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总结出整装油田油水过渡带富集影响的因素:包括原油密度、地下原油粘度、渗透率变异系数、储层微构造、注采比、产液速度和累注水倍数,为进一步加强油田剩余油研究和挖潜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藏的采收率,在加强油藏精细研究、深化油藏认识、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多层分注技术、斜井分注、纳米酸化、热力解堵、气动力深穿透解堵等技术进行调整挖潜.经现场实验后,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该油藏的成功经验对类似油藏的后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