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远取其势,近取其质"是写意人物画写生过程中观察和表现对象的两个方面."远取其势"就是作画者要有从整体造型着眼的自觉意识,对审美客体进行远距离整体观照,获得整体性概括印象,"近取其质"则是作画者对审美客体进行近距离的细部观察,深入研究和表现对象,两者都是建立在以对象为依据的基础上,是与写意人物画意象造型特征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2.
理论创新的特点及取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创新是客观辩证法发展的必然,理论创新的灵魂在于体现时代性,创新的动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创新的本质在于它的开拓性,创新的关键在于把握规律性。理论创新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要坚持创新与继承的辩证统一,坚持科学的态度与科学方法的统一。坚持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时代的呼唤。  相似文献   

3.
艺术是需要创作的 ,在“兵无常势”的创作中 ,把握好分寸 ,获取最佳动态、最具艺术魁力的时机 ,从而采用眼神、虚实、三远、联想等构思手法 ,引起幻觉而成势 ,在无定格的势中蓄势等等 ,无疑是非常关键的。艺术家也要有丰厚的素养和美好的人格 ,才能手到拈来 ,取势得意。  相似文献   

4.
“势”范畴是由书画理论进入文学批评领域的。王夫之论“势”,强调“心神忍力”的修养和“缩万里于咫尺”的意境,他透过诗作评论展现出来的“势”理论,比前人更具体、更具操作性,主张通过“忍”来取势,则是王夫之在这个问题上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汤巍莉 《华章》2007,(8):88
中国画已经发展出一种理性和非理性合一的绘画,现代中国画家中,有许多是维护或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不接受西方绘画影响的.他们之中又分为两支:一支以模仿、传承前人技巧、风范为基本原则;另一支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变革出新,但他们的革新主要限于建树自己的独特风格,或给作品注入一定的新内容,而不是动摇和改造传统模式.这也是中国画教学的根本点.  相似文献   

6.
气与势,是中国书法中的两个重要审美概念。书法作品中气的贯通要借助于势,势的体现则又须书法家主体之气的旺盛,所以气和势是相辅相成的,于是构成气势一语。书法崇尚气势,其内容一方面包含了书法笔墨里的气势,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书法家主体精神的气势,所以要想书法作品有磅礴的气势,书法技法与主体精神两方面都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重阐述艺术想象对中国画创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翁振新 ,男 ,1 948年生 ,福建莆田人。 1 97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并留校任教 ,曾在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担任过福建师大艺术学院副院长、美术系副主任等职 ,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所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翁振  相似文献   

9.
《战国策》气势雄伟、感染力强,具体表现在策士思维、主张、言辞三方面。究其原因在于策士采取了独特的策略——捭阖术,此乃时势、地势、人势、术势综合形成,以势成势是之谓。然"势"的互成仅为一面,时势对人势的消解,才是策士群体被称为战国独特精神代表之一的实质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单元整体教学倡导从全局、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它对改变知识碎片化教学具有积极作用而备受关注.如何让单元整体教学贡献磅礴之力,更有力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取势、明道、优术".取势:应对照课程标准、对接学生基础、对比教材异同,从上位纲要、先行组织者和编写意图中取势;明道:应明核心数学思想之道、一般学习方法之道和灿烂数学文化之道;优术:应追根溯源顺势而为、一脉相承整体推进、承前启后关联知识,在此过程中发展数学理性精神,提升综合建构能力,最终促进思维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述欣赏中国画要侧重掌握形神兼备、笔精墨妙、虚实相生、势质道劲、诗书画印五要素。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画的笔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国画笔墨精妙的标准和运用技法,论述笔精墨妙的辩证关系,使笔墨体现骨力坚强,秀韵天成,丰神隽永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邢中桂 《安康学院学报》2002,14(4):86-87,90
中国山水画将观赏者视为主体,把观赏者拉入画中,更多的是依赖于观赏者的感受及积极心去建构一个美好境界;欧洲风景画则因为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意义的价值向度关系需要唤起观赏者美的感触.  相似文献   

14.
学术史上的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各领域皆有过重大的影响,在绘画领域亦不例外。中国绘画史上凡重大变革发展时期重要画家的艺术,大都同道家思想的演变与影响有着显著的关系。文章试从道的内涵入手,兼谈其他哲学思想,旨在换一视角再谈谈中国画的创新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山水画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笔墨技法体系。纵览历代山水画作,虽风格不一,但笔墨程式大同小异,师承之脉絡清晰可辨,千变万化不离其宗,表现出强烈的中国山水画的特质。古代大师大多都是从笔墨技法的学习研究入手,由师承而后体察、感悟大自然,获得心灵启示,创新技法,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而笔墨技法的承袭,始终贯穿于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面对历史悠久的中国画,我们既要继承,更要创新和发展。中国画创新应从西方绘画艺术中吸取养份,把西方的写实技巧、色彩光影等引入中国画中,提高中国画表现力;从民间艺术中去吸取艺术养份,更加突出中国画的时代特征;借鉴姊妹艺术的表现技法,融会贯通,拓展中国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根本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画创作主体的审美追求,具有非常典型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谢赫的《古画品录》具体讨论了"气韵生动"这一美学概念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历史的关系,认为"气韵生动"所揭示的是中国画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它既适用于人物画,同时也适用于山水画;既可以用来指表现对象的内在神韵,也可以用来指创作主体的精神品格。因此,"气韵生动"说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和完善,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线条作为绘画中的一种因素,对于中国画来说极为重要,线条是中国画最重要的艺术语言,它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应该姓"语",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健全的人格。课堂上"语文味"浓浓,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是许多教师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笔人物画历史悠久;从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及其艺术特点等方面论述工笔人物画在中国当今画坛的地位和发展意义,阐述了作者对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