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许多新闻单位往往是根据领导的意图进行报道。按照领导意图写出的稿件,又经领导审批过的稿件,领导应负主要责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情况正相反.一位记者曾根据会议介绍的情况,报道某战斗英雄在某单位索价3000元。这位战斗英雄指控这则新闻失实。按理说,此事应由会议上介绍情况的同志负责;  相似文献   

2.
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关于责任意识文坛流行着“文责自负”的说法,即谁写的文章谁负责。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错的,特别对于学术、理论文章、文艺作品,更是不争的原则。但在新闻工作中,就不那么适用了。因为新闻工作是一种群体活动,并不仅仅是记者或作者个人的行为。记者要根据编辑部的方针意图采访写作,记者和作者的稿件要经过编辑、总编辑的层层编审方能发表,有的稿件还要经有关领导部门的审核,而新闻事实的来源也十分复杂。所以“文责自负”仅是调整报刊社与作者之间的一种内部关系。作者的文章一旦发表,对社会、对被涉及人都产生了一种外部法律关系。各国新闻立法均具体明确了这些不同的法律关系,明确了不同主体的  相似文献   

3.
曹瑞林 《新闻记者》2001,(10):48-49
按照新闻侵权案件可以选择被告的有关司法解释 ,在新闻侵权案件中 ,作者 (非本媒体记者 )不一定是被告 ,作者是否被告 ,由原告决定。我认为这既不利于保障新闻媒体实体权利 ,又不利于保障新闻媒体诉讼权利 ,也与有关的法律规定相悖 ,值得讨论。原告为何只诉新闻单位去年以来 ,我代某报社打了两起新闻官司。这两起新闻官司都是由于刊登批评性报道引起的。一篇稿件的题目是《不能容忍老八路屡遭报复》 ,作者是某军分区的一位报道干事。另一篇引起纠纷的稿件题目是《殴打军属辱骂现役军人实在嚣张等待有关部门尽早处理给个说法》 ,作者是某报社…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来,独家新闻有如下特征:一、它是由新闻单位的记者深入实地采访形成的,新闻记者是独家新闻的采访者、执笔者或主要执笔者。记者之外的投稿者如通讯员、专栏作家之类采写的稿件都不能算是独家新闻。这是因为其作品不是新闻单位的职务作品,不能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能保证其未一稿多投。二、新闻线索由某一记者首先发现,形成的作品是单独采访所得,在本新闻单位予以报道。如果是多家新闻单位组团采访,稿件由各家记者分别完成,在各自的媒体上报道,则不能称之为独家新  相似文献   

5.
改革会议报道,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已经成为各级新闻单位最头痛的问题。有的城市新闻单位会同市委有关部门出台了改革会议报道的文件,久而久之也无济于事。其实,究其原因,老总们发愁的不是取消会议报道,因为会议中有大量的新闻,关键是没有好的稿件,交上来的稿件不是空洞无物就是长篇大论或是一般套路。笔者认为,改革会议报道的实质是对会议消息进行“再创作”,你的会议报道改革了、生动了、好看了,抓住领导和群众的结合点了,不愁读者不喜欢你的报纸。 1.只有领会会议精神、分析其实质,才能搞好“再创作”。可以这样说,如何写好会议消息,是记者走进报社的“第一课”。大多数报社把新分来的大学生、研究生放到采访部去锻炼、去摔打。而如何写好会议消息,恐怕又是每一个新任记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经常是这样,一个会议下来,各级领导说了好多事,研究了好多问题;有的领导一讲就是洋洋洒洒两个多小时,上万字。有时,开了一天的会,连记者都糊涂了,这个稿怎么写,摊开稿纸无从下手。而此时报社又在催稿,等着明天见报。这就需要记者领会会议精神,分析会议实质,弄明白这个会议主要说了哪些问题,哪些是会议的精髓。作为记者,只有开动脑筋,勤于思考,不偷懒,不中间逃会,多交流,才有可能把会议的中心抓住。如果是  相似文献   

6.
做深主体新闻——谈行业报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业类纸媒的主体新闻常常是大量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领导讲话,以及先进典型报道、部分文件或政策法规以及一些部门工作简报,部门或行业的表扬稿件等等。因此处理好这几类新闻是摆脱同质化、实现差异化的关键所在。会议新闻出新  相似文献   

7.
经常性的报道党政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这是每一个电视台新闻部记者所必须面对的、无法避免的日常工作。这是一种弊端,同时也是一种优势,对无心的记者而言,就会议而报会议。而对有心的记者而言,往往在完成规定的会议报道任务不久,会有更精采、更鲜活的新闻作品问世。一、从领导的讲话中发现好新闻出席会议的领导,一般都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负责人,他们所掌握的新情况,都是权威性的。前沿性的,而这正是我们记者所要报道的极好新闻线索。领导所掌握的新情况,一部分在会议材料里,一部分在他的嘴巴上。我所说的“从领导…  相似文献   

8.
获奖的感慨     
在一次好新闻颁奖仪式上,一位记者接过获奖证书后说道:“我的会议新闻获奖是头一回,这将激励我研究、采写好会议新闻。”听君一席话,感慨何其多。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谁都或多或少采写过会议新闻。可到推荐评好新闻时,尽管有的会议新闻还可以,但作者不敢自荐,新闻单位也不愿评。这也难怪,现在会议报道太多,新闻单位和读者都在呼吁压缩、改进会议报道。于是,评好新闻活动就较少考虑会议新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压缩”,不是取消;“改进”,是为了把会议报道搞得更好。说到底,会议并不是没有新闻,关键在于记者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9.
新闻稿件加盖公章,似乎已成了不成文的制度。记者、通讯员写出稿件,交被采访单位领导或本人过目,认定报道事实,这无可非议。至于在稿件上加盖公章,如用意在表示被采访单位领导对报道所持的同意态度,为了维护新闻真实性,也可考虑。可是,报纸编辑部从每天大量来稿中看到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稿件都盖有公章,这些公章又大多数不是采访单位的,而是通讯员本人所在工作单位的。有个在县矿产资源办公室工作的通讯员,写了不少村、乡两级生产、工作的稿子,他总是盖矿产资源办公室的公章。  相似文献   

10.
刘桢 《新闻传播》2009,(9):66-66
会议新闻是党报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要闻版头条,会议新闻所占比重相当大。会议新闻承载着上情下达的重要作用.是企业重大决策、当前重点工作的全面反映,因此,做好会议新闻报道尤为重要。要使会议新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信息传递作用.除了记者在采写过程中狠下功夫外.编辑也应在后期编辑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选准报道切入点.创新报道形式。增强会议新闻的可读性.将企业领导层的意图传递到每一位干部职工.以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会议新闻稿件在报纸新闻中占领着举足轻重的分量,会议新闻除了党政方面的报道,还有各部门、各行业、总结表彰会、交流会、团体活动等。总是让记者们风风火火去赶场。而主办方希望记者随时随地都能够到场并积极进行新闻报道,其结果往往是各种会议新闻充斥着报纸版面,组版单调,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这不仅降低了报纸稿件应有的鲜活和高质量,还造成了读者对会议稿件的强烈反感心理,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据了解,目前各地级市的报纸版面,全年新闻稿件总量中有70%左右为会议稿件,并且在报道中都曾或多或少的出现过上述现象,因此,会议稿件如何创新,真正发挥会议新闻的采写作用,已成为报刊改革的重头戏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新闻界的有识之士不断呼吁,要减少会议报道,以腾出精力,搞好经济新闻。一些党、政部门的领导也提出,要减少领导人一般性活动的报道,多把笔头、镜头对准基层,对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但是,这几年的会议报道并未见减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互相攀比,争相亮相。有的部门把是否报道他们召开的会议,看成是否重视这项工作的标志。你报道了工业会议,那么财贸会议也得报道;你报道了交通部门,那也得报道城建部门。还有的请来市领导讲话,就更是规定一定要报道,否则,就说你瞧不起某领导,弄得新闻单位也无可奈何。最后,落得个逢会都去,逢会都报,会议新闻减不下来。  相似文献   

13.
冲突:行业分割与报道分工 当记者的见面总少不了问一句:你是跑哪条线的?很多新闻单位都有一些记者,在某个行业泡了几年、十几年,对某一个行业情况了如指掌,从而成为资深“跑线”记者。 如今,新闻单位的部门设置  相似文献   

14.
最近,北京几家报纸的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连续写了若干篇新闻和通讯报道。报社领导写新闻,是新风,也是老传统,有助于鼓舞士气,带好新闻队伍。新闻单位有个好传统,当新闻“官”的不是光靠指挥,还得自己动手写稿编稿;对报社的领导不以官衔相称,而是直呼其姓或名,让人感到亲切和平等。记得当年自己刚参加新闻工作队伍时,常有这样情况,记者采写稿件回来,需配评论的,夜班总编辑当即在班上写出发排。编辑部门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编辑记者,都要练笔,而  相似文献   

15.
“吃界”辩     
一位记者写了篇报道,不料竞引起另一位记者的不满,说是那个记者“吃过了界”,不该采访他分管的行业。“吃界”是新闻单位内部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特别是省(市)以上较大的新闻单位,似乎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准吃界”。所以,那位记者的责怪好像也不无道理。究竟“吃界”对不对呢?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机构的设置,大都和党政机关对口。落实到记者就是分兵把口,“诸侯割据”。分兵把口有好的一面,新闻单位便于全面反映各条战线上的情况,不致于漏报比较重要的新闻。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一是只和“上”头对口,势必会疏远“下”头,从而出现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的现象。二是记者长期分管一个行业、系统的报道,就只对这个行业系统的情况比较熟悉,而不熟悉整个面上的情况,不熟悉全局工作的进展情  相似文献   

16.
一厂一校一店的工作性报道屡禁不止,是影响报纸可读性的老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记者观念上的原因,认为某校开设新课程、某企业开工新项目、某部门采取新措施等,就是新闻,值得报道。但实际上这类报道,多数不具备普遍性、方向性,只在被报道者内部有一部分读者,对普通读者而言却毫无价值。 原因之二是有些记者明知是替企业做免费宣传,还是用稿件换了人情,拉了关系。比如,有些报道的广告味就很浓。 堵住纯工作性报道的关键还在于领导把好关,《新华日报》的做法是弱化中层干部权力,所有稿件能否上…  相似文献   

17.
于冰 《新闻知识》2001,(8):14-15
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大概没有谁敢说没采访过会议的。单是经济方面的会议就有什么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及某一具体部门的行业会议等。采访会议的记者都知道,会议报道既好写,也难写。说好写,是指一般开会的部门或组委会的秘书处大都会给参加会的新闻单位发通稿,或者即使没有通稿,也会发些相关资料,记者要想偷懒,东抄抄西凑凑也能交差。说难写,是指会议报道要想出彩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什么呢?去的新闻单位多,新闻资源(会议资料、有关人员讲话等)共享,题材上的优势大家都没有,你要不想出些出奇制胜的点子,…  相似文献   

18.
新乡市委书记连维良、市长吴天君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为该市新闻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求该市新闻单位刊发他们的新闻稿件要多发短新闻或标题新闻。在两位领导的倡导下,《新乡日报》今年以来用政务要闻、简明新闻、标题新闻形式刊发有关市领导召开的会议和各类政务活动的稿件就达46篇,其中有18篇是书记、市长在审阅记者稿件时,亲手将稿件改为标题新闻的。早在去年8月初,新乡市委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时,市委书记连维良就指示新闻报道要多发短新闻,报道内容要做到“三个贴近”。…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12日《人民日报》第4版刊登了新华社记者写的报道《共建文明川藏线现场会大讲排场成都军区领导责成机关总结教训》,对这篇报道笔者有些不同看法。这次现场会既然是以四川省和成都军区的名义召开的,会议开得好坏,省和军区的主要领导自然负有重要责任。而报道却把这次会议大讲排场的责任全部推给“主办会议的有关部门”,军区主要领导似乎没有一点责任。问题发生前,军区主要领导“一再打招呼要注意勤俭节约”;问题发生后,军区主要领导又“先后三次召集会议,严肃批评有关单位的领导”。记者这样写,是说明军区主要领导对大讲排场的问题既警告在前,又批评在后,全无责任。但是读者要问,问题发生过程中,军区主要领导干什么去了呢?会前准备和会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定位以人为本。领导活动报道应注重挖掘群众关心的信息。时政新闻易犯的通病是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单位部门一边,写的新闻也常常是从部门立场出发的工作通报式、总结式报道。就观众而言,他们关心的是衣、食、住、行等根本性问题。其实,领导出席的重要会议或领导进行的重要调研活动,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或公布政策,或部署工作,或调查研究解决某一问题的措施等,其中不乏跟群众基本利益有关的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