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笔者在报刊上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我的炮弹打偏了》。内容很有趣,读后,也引发了自己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它讲了这样一个真实而又奇特的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军队实力悬殊,德军依仗多年储备的众多火炮滥施淫威,而法军则战备不足,处于明显的劣势。在1916年4月的凡尔登会战中,由于法军炮兵伤亡惨重,指挥官便临时抽调了部分后勤人员充当炮手。其中有位胆小的士兵,由于天生怕打炮,慌乱之中,不加瞄准就放出了一炮。德军阵地在东北方向,而他打的炮弹却飞向了西北方向。炮弹一出膛,这位士兵就失声叫道:“我的炮弹打偏了!”…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笔者在报刊上看到一篇题为“我的炮弹打偏了”的短文,内容很有趣,读后,引发了自己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那篇仅有几百字的短文,讲的是这样一个真实而又奇特的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德法军队实力悬殊,德军依仗其多年储备的众多火炮狂施淫威。而法军战备不足,处于明显的劣势。在1916年4月的凡尔登会战中,由于法军炮兵伤亡惨重,指挥官更临时抽调部分后勤  相似文献   

3.
日前,笔者读到一篇题为“我的炮弹打偏了”的文章,内容很有趣,读后,引发了自己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那篇仅有几百字的短文,讲的是这样一个真实而奇特的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德法军队实力悬殊,德军依仗其多年储备的众多火炮狂施淫威,而法军战备不足,处于明显的劣势。在1916年4月的凡尔登会战中,由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笔者在报刊上看到一篇题为《我的炮弹打偏了》的短文,内容很有趣,读后引发了自己对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铁锅与头盔     
吴卞 《良师》2003,(19)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偶然的事件激发一位将军的灵感,使全世界的军队在装备上发生了重大变化。1914年的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烽火正在欧洲大陆燃烧。德法两军为争夺一处战略要地,展开了浴血博杀。随着一阵阵震耳欲聋的炮声,德军炮弹无情地向法军阵地倾泻,硝烟弥漫,血肉横飞,法军损失惨重。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个法国士兵正好在厨房值班,惊慌失措中,他将一口铁锅扣在头上,冒着纷飞的弹片冲了出去。整个法军阵地官兵除了他全部被炸死。当法军将军亚德里安到医院慰问伤员时,得知了一口锅救了一个士兵的命,顿生灵感:我们为什么不能为每个士…  相似文献   

6.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松姆河战役中,由于德军与法军势均力敌,一度形成对峙状态。双方掘壕据守,都不敢贸然进攻,但相互间高度戒备,时刻观察对方,以寻战机。德军上尉拜伦,天天拿着望远镜观察法军阵地。一天,拜伦看到一只波斯猫在法军阵地后方的一座“坟包”上晒太阳,当时他没有在意。  相似文献   

7.
岑嵘 《学习之友》2014,(6):55-56
乔治·奥威尔曾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在了《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一书中。在书里他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交战的双方常常使用不会爆炸的哑弹你来我往,有一发炮弹上居然还刻着“1917”的字样,简直可以作为古董收藏。最夸张的事情是有发炮弹你打来,我修补一下打过去,你再修一下打回来。就这样,这发炮弹每天在阵地上方呼啸飞翔但从不爆炸。  相似文献   

8.
拿破仑不仅是一位驰骋疆场八面威风的元帅,而且是一位足智多谋、爱好数学的才子。1805年,拿破仑率领大军与德国在莱茵河畔激战,德俄联军在河的北岸设防,而法军则在南岸集结,中间隔一条很宽的莱茵河,法军要使炮弹准确落在对方阵地,就必须知道河有多宽,当时双方剑拔弩张,坐船测量河宽是根本不可能的。拿破仑为解决这个难题在南岸观望,一  相似文献   

9.
鸡蛋密信     
【鸡蛋中的情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协约国与德军对峙于索姆河畔,激烈的战事一触即发。为了防止军队驻防情报被窃,双方军队在抢修阵地工事的同时,都加强了警戒勤务工作。协约国军队特别对索姆河前线德军与法军的交界处加岗增哨,凡是过往行人一律严格盘查,严防机密外泄。  相似文献   

10.
拿破仑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他英勇善战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人,同时他具有卓越的数学才能.1805年,法国拿破仑与德军在莱茵河畔激战,德军在莱茵河北岸Q处,如图1,因不知河宽,法军大炮很难瞄准敌兵营,聪明的拿破仑站在南岸的O点处,调整好自己的帽子,使视线恰好擦着帽舌边缘看到对岸德军兵营Q处,然后他一步一步后退,一直退到自己的视线恰好落到刚刚站立的O点,让士兵丈量他脚站的B处与O点间的距离,并下令按这个距离炮轰敌兵营,法军能命中目标吗?试说明理由,用帽舌边缘视线法还可以怎样测量,也能测出河岸两边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和德军在某地对垒相持。一天,德军突然集中所有炮火摧毁了法军的一个坟包形的秘密旅司令部, 致使法军群龙无首,全线崩溃。据说,悲剧竟然是由一只小猫引起的呢!  相似文献   

12.
会心一笑     
一学生把硬币抛向空中,决定:正面朝上就去看电影;背面朝上就去打台球;如果硬币立起来,就去学习!一次军事演习,一炮弹偏离很远。士兵前去查看,发现炮弹落在农田  相似文献   

13.
命题者的话     
一艘德国军舰与一艘美国军舰在海上相遇 ,德国舰长为显示自己的绝对权威与士兵的勇敢精神 ,当即命令一士兵爬上旗杆跳入大海。德军士兵一声不吭 ,迅速爬上去纵身跳入海中。美国舰长不甘示弱 ,同样叫过一名士兵命令他照办。可是 ,那被命令的美军士兵却昂头反问 ,没理由我为什么要跳到海里。依据上面的材料 ,我们姑且不论两位舰长的行为 ,单纯从两名士兵对待命令的不同态度的角度 ,提炼出三个观点 ,想请三位语文名师写三篇议论文。第一题 :肯定德军士兵对待命令的态度 ,写一篇 80 0字左右的议论文 ,题目自拟。第二题 :肯定美军士兵对待命令的…  相似文献   

14.
鸡蛋密信     
《家教世界》2013,(19):28-29
【鸡蛋中的情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协约国与德军对峙于索姆河畔,激烈的战事一触即发。为了防止军队驻防情报被窃,双方军队在抢修阵地工事的同时,都加强了警戒勤务工作。协约国军队特别对索姆河前线德军与法军的交界处加岗增哨,凡是过往行人一律严格盘查,严防机密外泄。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3)
拿破仑是法国伟大的军事家,其战略战术是以攻为主。“一战”前,法军一直沿袭他的用兵之道,主张“遇敌即攻击”。由于当时已是机关枪称雄,防守者占明显优势,故此开战后法国就碰了钉子。惟凡尔登要塞一役,法军以守取胜,使40万德军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6.
事情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天,苏联军队的一艘潜艇,侦察到德军在新罗西斯克港有个秘密的防御阵地,德军在坚固的防波堤后面设置了迫击炮和大口径机枪阵地。苏军正准备在这个港口登陆,因此,这个阵地对苏军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但是,苏军舰上的炮火打不到敌人的迫击炮阵地;用飞机轰炸也有困难,德  相似文献   

17.
搞教育少不了看教育杂志。而在我接触的众多教育杂志中,每期必读的则是《湖南教育》。这固然由于自已是湖南人,又在本省工作,对家乡难免怀有某种特殊的感情,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我生平的那些“第一次”中,就好有几个是与《湖南教育》密切相关的: ——帮助我上好第一堂语文公开课的,是《湖南教育》; ——发表我第一篇教学研究短文的,是《湖南教育》; ——刊登关于我的第一篇长篇报道的,也是《湖南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夺占法国小镇马尔宽渡口的战斗中,他所在的步兵团一度被德军猛烈的重机枪火力所压制。关键时刻,他跃出战壕,只身一人匍匐(púfú)靠近德军阵地,并成功消灭了德军机枪手。抵达渡口时,他再次冒着密集的炮火率先铺设木板,使英军冲锋部队得以顺利冲入敌人阵地,最终迫使人数占优势的德军退出战斗。两军的血腥厮杀渐渐平息下来,德军士兵或投降或撤退,英军亦无力再战。突然,他  相似文献   

19.
翟晓芳 《河南教育》2005,(10):45-45
昨天布置了一篇短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做文后的几道题。今天上午一上课我就问:“完成作业的同学请举手。”“刷”,全举手了,我很高兴。又问:“谁能说说短文写了什么?”这回和刚才完全反了,全班学生竞没有一个人举手。我疑惑了:“你们不知短文写什么,怎么做的题?”“我是抄的答案。”一个同学大声回答。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准备对德军发起最后的总攻。统帅艾森豪威尔边思考边来到莱茵河畔散步,看见一个神情沮丧的士兵迎面走来,艾森豪威尔招呼道:“你还好吗,孩子?”那位青年士兵回答:“我烦得要命,有点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