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3月23日,《广州日报》刊发了一组本报记者采写的“两个务必”专题报道。在策划和采写过程中,我们努力践行“三贴近”,使得这组报道不仅推出时机巧、切入角度新、文章写法活,而且使地方党报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的报道更加可亲可敬,使“两个务必”这个重大题材的宣传真正入脑入心。贴近生活,深入实地采写2002年12月5日至6日,胡锦涛总书记冒雪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到西柏坡强调“两个务…  相似文献   

2.
门户网站头条新闻五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大门户网站的头条新闻其第一来源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十月份的头条新闻中,网易来源于新华网的头条占45.%;新浪占48.4;搜狐占25.8%。在三大门户网站转载的头条新闻中,至少有一半的新闻其标题经过了网站编辑的加工。”  相似文献   

3.
从传播效果角度讲,标题应是新闻的灵魂。观察时下的报刊,我们会发 现口语化的标题正由原来的“偶尔一试”逐渐变得“时常可见”。 现下,各类报刊的各种体裁作品频繁使用口语化标题,但这中间以晚报的消息类作品居多。羊城晚报今年春节前后大量作品采用了口语化标题,如《举着招牌收购机票 为的是报销三千元旅游费》。《羊城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拜年兴讲仔女读书》。《车臣叛军要打游击  俄军方说那是“虚张声势”》。北京晚报的口语标题也很常见。如《美国跟俄罗斯叫板:你玩不起,我玩!》,《威廉王子与“老爸”不和》。新民晚报亦如…  相似文献   

4.
“我区春耕进度快质量好出现好势头”“吐鲁番春耕生产进度快质量好”“巴州春播又快又好”这是五天之内在同一张报纸的版面上出现的三个新闻标题。前面两个题都说“春耕进度快质量好”,第三个标题是“又快又好”,差别也不大。如果翻翻前几年报上的春耕报道,还会找到一些与此雷同的标题。“振兴牧区经济加快畜牧业发展”“加快牧业发展振兴牧区经济向现代化迈进”这是同一个版面上的两个紧挨着的标题。第一个是通栏刊头,第二个是头条新闻的主题,二者可以说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5.
“两会”期间,重量级官员或委员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必然会透露重量级信息,因此相关报道不可或缺。但是,由于记者招待会总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召开,有若干媒体记者参加,因此想出彩必须费一番思量。以变化“标题”应不变“实录”由于记者招待会“问答实录”依赖新华社通稿,因此提炼更有冲击力和精准的标题就成为各家媒体标新立异最常用的办法。以3月14日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的报道为例,几家传统大报保持一贯做法,表现相对保守和平实。相比之下,几家都市报的标题制作更为口语化和个性化。《北京青年报》第二天两篇报道的标题分别是《国务院总理…  相似文献   

6.
10月23日,宜兴报“字星杯”头条新闻竞赛评比揭晓。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5篇。一些读者来信、来电,反映“宜兴报头条新闻有看头了!”一些新闻界同行也称赞:“这是新闻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7.
从内容上来说,头条新闻是媒体的“核心”;从作用上来说,头条新闻是媒体的“支柱”;从业务上来说,头条新闻是媒体的“形象”。记要争取写头条,就像士兵要争取当将军、演员要争取当主角一样,天经地义,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8.
实行对外开放,引进了不少外来词,被人们广泛应用。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外来词,却被我们的一些报纸、刊物滥用了。如1月11日广州日报三版的《市场动态》中有一条消息,标题为《迷你型立体声耳机》。如果你以为“迷你”是“迷恋着你”、“使你着迷”的意思,那就错了。事实上,不少人就是这样望文生义而误解了的。“迷你”是英语单词  相似文献   

9.
实行对外开放,引进了不少外来词,被人们广泛应用。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外来词,却被我们的一些报纸、刊物滥用了。如1月11日广州日报三版的《市场动态》中有一条消息,标题为《迷你型立体声耳机》。如果你以为“迷你”是“迷恋着你”、“使你着迷”的意思,那就错了。事实上,不少人就是这样望文生义而误解了的。“迷你”是英语单词  相似文献   

10.
“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式标题在都市报中最常见,而党报特别是广东三大党报近几年也大胆使用此法。“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式标题,将最能吸引人的“新闻点”在标题中突出来。无疑是党报新闻曾强自身吸引力的一大法宝。本文主要从广东三大党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为例,来谈这种标题的特点、作用以及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具有口语特征的标题即口语化标题。口语即群众的生活用语,它的词汇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生活的形象和生动,在语法上也适应着人们说话的节拍——简捷。口语化标题出现在报纸上,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因为它能够产生版面效应——就象图片、线条一样,使读者打开报纸就能看到、感受到。这种版面效果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报刊和其他媒体上经常见到“揽胜”的字眼。比如1996年12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九州神韵”栏目播出的一个节目,屏幕上打出的名称是“西湖揽胜”;《求是》1998年第一期封面刊登了一幅油画,标题写的是“揽胜”;《河北日报》2000年5月23日第6版一专栏名称为“燕赵揽胜”。就连语文类刊物《语文知识》2000年第一期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也将标题写成《谜语诗揽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11日到4月初,《广州日报》连续刊登“从化蜂农‘甜密事业’遭遇苦涩”系列报道,其主旨在于关注农业、关注农民的利益、关注农村的发展,最终将一组“三农”问题报道上升到理论思考的层面。报道手法充分运用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体裁,有故事有情节,有分析有探讨,步步深入,层层推进。事情的源头是编辑部接到的一个热线电话。3月6日从化蜂农陈汝生向广州日报反映了蜂农卖蜜难的情况。广州日报反应迅速,派出记者下乡调查,并主动联系企业,帮助蜂农解决卖蜜难;更可贵的是,从旁观的报道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为了提高农民…  相似文献   

14.
近来,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报刊把“的”字改作“de”的现象,又有所抬头,不时在报纸上出现《罗非鱼de的启示》、《钢窗总厂de钢铁人》、《步行de学问》等标题,某报甚至在二版头条新闻的标题就是《一位普通煅烧工de情怀》。看上去很不舒服。“de”是汉语拼音的“的”字。我们的报纸并非是汉语拼音的报纸;在中文报刊上只这一个字用汉语拼音字母很不协调,反给读者一种不三不四、不伦不类、“穿西装戴瓜皮帽”的印象。有人说这是为了美化标题、活跃版面,笔者认为这也有些牵强附会,不敢苟同。美化标题、活跃版面的构思非常广泛,何必非要以牺牲文字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业发展新路的探讨──广州日报举办“关于建设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综述谭子艺5月29日至6月4日,广州日报新闻学术研究中心举行了’96研讨会,主题是“建设报业集团”。参加研讨会并作了发言的有:广州日报新闻学术研究中心名誉学术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丁...  相似文献   

16.
地方小报一般比较难出“大”新闻,特别是难以采写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可读到去年3月10日江苏省《盐城晚报》头条新闻《总书记与盐城人共商国是》,你肯定会说:“哇!原来小报纸也能出‘大’新闻!”  相似文献   

17.
务力 《新闻三昧》2004,(6):36-36
读报最讨厌赫然入目的标题上出现错字,有时就像“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般,使人难受。比如5月新华每日电讯第三版上头条新闻的大标题:“西安一日游:净转人选景,差点没看上兵马俑”,披露了西安火车站附近某些旅行社“西安一日游”真相。记者随机作了一次体验,感受到旅客们的怨声载道。原计划中的华清池等都没去成,相反一个上午下来游的是什幺“埃及金  相似文献   

18.
“杨兰”还是“杨蓝”?吴万里八运会女子一米跳板决赛异彩纷呈,最后杨(lán)力克群芳,夺得冠军。第二天各报体育版头条新闻,都将杨(lán)名字作进标题中,十分引人注目。我仔细看了一下,写成“杨兰”的有人民日报和新民晚报,写成“杨蓝”的有文汇报和解放日...  相似文献   

19.
张志新 《新闻三昧》2004,(11):26-28
新千年之交,《深圳商报》、《南方都市报》各出了100个版,《广州日报》出了200个版,《羊城晚报》连续7天共出了236个版。北京、南京、西安、济南、武汉等地的报纸也纷纷跟进。今年3月开始,相对比较保守的《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也由日出对开20版扩至24版,《成都晚报》也由日出四开24版至32版扩为32至40版。《南方都市报》于3月31日在广州报业市场上隆重推出了谓之“成熟2004”的最厚报纸,共有14叠,每叠16至48版不等,总计304个版,创造了国内厚报的“吉尼斯记录”。  相似文献   

20.
《新闻记者》发表黄颂明撰写的《口语化新闻标题的传播优势》的文章。文章说,从传播效果角度讲,标题应是新闻的灵魂。观察时下的报刊,我们会发现口语化的标题正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