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人,宋神宗称之"学宗孔孟,教行苏湖.有体有用,斯文范模.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明嘉靖帝封之为"先儒胡子";范仲淹赞其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王安石尊之为"天下豪杰魁";苏轼推之为"章为万世程";司马光颂之为"苏湖之教,造士有术";文天样敬之为"一代瞻仰,百世钦崇";米芾赞之为"宽厚纯诚,躬行力践"…… 他就是一代名师--胡瑗.  相似文献   

2.
记得特级教师张志勇在"生命的长度与高度"一文中说:"一个人的生命高度,取决于三个境界,这就是道德境界、事业境界、奉献境界。在我看来,道德之境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事业之境界,是人之为人的自然力量的外化;奉献之境界是人之为人的意义之所在。修德、做事、奉献,这就是一个人生命高度的全部意义。"在笔者看来,幸福感则  相似文献   

3.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儒家学者提出了以“贵人爱民”为主要特色的人本管理学说。对该思想的整理、继承发展和应用将对我国的管理现代化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贵人爱民”——管理中员工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向来就有“重民”的传统。孟子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也指出 :“天下归之之为王 ,天下去之之为亡”。综合起来 ,儒家“贵民”思想实际上体现了这样的管理理念 ,即管理者要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在现代管理过程中 ,这一理念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管理人员对待员工的正确态度。即树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相似文献   

4.
三苏父子提出的"不能不为之为工"的写作思想,目的是革除北宋初年"贵华贱实"的绮丽文风。它的提出,最为重要的是道出了"不能不为之"时写出来的文章价值:它是作者心灵积郁的抒发,往往闪现出某种思想的光辉。而作者要想写出"不能不为之"的作品,就必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文章还以巴金、茅盾等文学大师的创作实践为例,论证了"不能不为之为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项脊轩志》是文言文中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优美,情感真切而细腻,让人读之为其动容。明代黄宗羲说:"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清代林纾亦云:"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无论是怎样至真至切的情感,它一定是通过细腻的语言这一载体来传递。因此,作为现在的我们来读它,也只能通过细读语言这一载体,透过语言来体悟情感。  相似文献   

6.
正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  相似文献   

7.
"神明"概念在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中作为宇宙生成之重要一环,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运用哲学、宗教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之进行细致考察,认为:神明应是并立的一组概念,以光明之义释之为佳,它与商代的灵信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师:古代一位鉴赏家提到苏轼《前赤壁赋》时,曾说"以风月立骨"。请大家找找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几次提到月呢?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生:第一段,"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第三、四段中有四处。师:第二段中有没有提到"月"呢?仔细找  相似文献   

9.
<正>重视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队伍建设,提升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水平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期"教育研究"围绕"进退之间: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提升"这一主题,推出《望而却步:不想做校长的中层及其激励》《学校中层角色之难为及其化解对策》《对话:学校中层干部领导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等3篇文章,其中《望而却步:不想做校长的中层及其激励》一文以调查研究的方式,通过访谈8位中层管理者,对他们的岗位工作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中层管理者追求学校领导者职务的动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相关训练。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  相似文献   

11.
“师德是教育之魂,德以率才,才以养德”。可见,德育工作在学校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德育工作也就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这两年,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利器,一些商业大腕把跨界玩得令人瞠目结舌:微信让电信喘不过气,余额宝让银行吐血不止,京东让苏宁步履阑珊。其跨界幅度之大,若天外来客;力量之大,若能挟泰山以超北海;势头之猛,若将扫荡六合,一统寰宇。而未来会怎么样?前段时间热传的微信"一场跨界分金的盛宴"最后写到:"未来,酒吧还是酒吧么?  相似文献   

13.
正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黾之阻1,当秦、陇之襟喉2,而赵、魏之走集3,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唐贞观、开元之间4,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5,其池塘竹树,兵车蹂  相似文献   

14.
项穆的书论,把"中和之美"与"中庸之为德"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把伦理学的理学渗透到书法美学中,完全是"中和"复古.而当今书法的现状,也有"中和"复古之倾向.  相似文献   

15.
曾坤 《语文知识》2015,(4):21-22
《诗经·邶风·静女》这首诗清丽可人,千百年来广为传颂,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欢,也曾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在还保留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但是关于诗中的"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句,人们一直将其理解为女子第二次赠送礼物给男子,如朱熹在《诗集传》里就这样解说:"言静女又赠我以荑,而其荑亦美且异,然非此荑之为美也,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中华书局出版的由刘毓庆、李蹊译注的《诗经全译》对这两句诗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对《郩之战》“何施之为”一句,教材注释有如下几种:84年版:[奉则无礼,何施之为」秦国就是无礼,要报答什么呢?则,即、就是。“何……之为”是古代常用的反问句式。何,宾语。之,助词。为,语气词。 87年版:秦国就是无礼,算是什么恩惠呢?“何……之……”是固定结构,何施,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为,算是。 90年版:秦国就是无礼,为什么要报答它呢?为,表示疑问语气。何施,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笔者以为,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再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7.
"唯教之道在于导,唯学之道在于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才能有所悟,才能会悟。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变授为导,将传授性的活动转变为引导性的活动,这应成为当代教师的核心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孟子有一段话:“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大意是说,下棋是一种小的技艺,不专心致  相似文献   

19.
[阅读训练一] 举火求贤 [原文] 齐桓公知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日:"宁威,卫人也,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问之而固贤,用未晚也."公日:"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①.以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②也."乃夜举火而爵之为卿. (摘自李贽<初谭集>)  相似文献   

20.
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17人齐集在宜都市一中语文组,不能简单地用"缘份"二字来解释;17人戮力同心、和谐相处,使本组是现今日之局面,更非"缘份"二字能道尽其中玄奥。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反推可以得出."道同则相为谋",我们语文组17人可谓同道中人。"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我们组守何道?守人本主义之道。人本主义是西方的名词,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本组成员和之为圭臬,观之为鹄的,在生活的一切领域构奉行此道。与人相处,即尊重他人之人格,又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身处社会,既力争一己之权利,又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