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执政安全是指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具备防范、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足够能力,从而保持稳固的执政地位。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安全具有内在统一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合法性基础和前提;是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灵魂和根本;是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重大任务来进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构建和谐社会则是党的先进性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3.
党的执政能力是反映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是要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使我们党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体现着党的先进性要求,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对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和生命所在,它是党建的基础和根本.在我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统一的:先进性建设着眼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先进性建设为灵魂,二者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实践.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认真总结执政能力建设经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7.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和生命所在,它是党建的基础和根本。在我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统一的:先进性建设着眼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先进性建设为灵魂,二者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实践。  相似文献   

8.
那贵玲  王岩 《成人教育》2006,(12):78-80
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经在全党全面展开。这是进入21世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推进自身建设的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举措。党员的先进性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紧密联系起来,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根本,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它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组织的先进性与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是辨证统一的。从党诞生的历史看,党的先进性体现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之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执政之源,更是党的领导核心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党的纪律性和先进性是党性的两个重要方面。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纪律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与生机的政治优势,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纪律性的必然要求;党的纪律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执政党的外交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政党外交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执政党地位的稳定和国家的兴衰荣辱。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外交能力建设,为中国的富强与崛起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加强党的外交能力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外交上的新举措,展现了外交能力建设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晚晴政府在戊戌变法时期,漠视文化领导权的争夺和政府形象建构,在传媒领域既无物质基础,又乏制度架构,更无权威话语,失去了话语主动权。当代中国要吸取历史教训:在媒介格局上,强化党媒和党的新闻队伍建设;在信息监控上,推行"以法治媒";信息内容上,建构代表先进文化的权威话语,以实现党和政府的传媒领导权,建构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文化机构,文化功能是大学的内生性功能,是大学独特价值的体现。在科学霸权与极端工具理性的影响下,当代社会正经历着价值的匮乏和精神的荒漠。因而重塑先进的社会道德、伦理与价值观标准,促成人的精神解放,就成为大学的当代使命。永恒主义所倡导的以名著阅读为标志的经典教育,对诊治社会精神与道德疾患有着重要价值,这为大学践行文化使命提供了启示。西南大学名著运动反映了大学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具有深刻的时代性、社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邓小平文选》中汇集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大量论述,以《邓小平文选》为线索,回顾我党几十年制度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重温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重新贯彻基本制度、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建设思想,对于我党在新形势下重视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应付风险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深刻认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是我们从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继承的历史遗产,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基本特点。社会主义要想在本世纪实现新的振兴,必须解决现实社会主义在今后发展中的“新的更强大的吸引力”和发达资本主义在未来革命中的“新的更强大的推动力”这两个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想在本世纪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拓展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历史方位的改变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应该与它所处的历史方位相适应,应该与它所担负的历史任务、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及所处的历史环境相适应。在不同的历史方位中,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历史特征是不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领导方式突出特点是命令式、运动式;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一方面继承了以前的命令式、运动式,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和政策治国等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开始朝着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方向坚定地迈进。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是大有可为的.通过课堂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开拓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历史课教材中有许多有益于加强素质教育的内容,历史教师要善于结合这些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8.
德治、礼治是传统中国的基本治国之道。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侵入,法治理念渐入人心,法治成为中国社会追求进步的愿望和渴求。在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时代呼声的今天,如何将德治、礼治和法治有效地结合起来,建构起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治国理念,是国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它的内容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复杂系统工程。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创新农村体制机制,放活农村经济政策,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三个代表"实践的起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三个代表"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的未来,继续肩负着"三个代表"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