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天的田野     
春姑娘踏着轻盈的步子来到田野。瞧,青蛙出洞了。它们成群结队地在田野里快乐地玩耍,还唱出一首首欢快的田园交响曲。  相似文献   

2.
田野调查是现代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我们能得到我们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并且还帮助我们体验生活。但是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是自己得到了收获,而接受调查的艺人却收益甚少,使得长久的田野关系不好建立。这就需要我们分析田野调查,吸取经验,为建立双向互助的田野关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中,族际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干扰”,它具有层次性、全局性和隐含性特征,极大地影响了田野调查的质量。欲在田野工作中克服这种因族际差异因素而造成的“干扰”,调查者除应具有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自觉外,还应对“他者”文化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起真正沟通的“田野自觉”,保证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喜鹊 它全身漆黑。但是,它去年冬天是在田野上度过的,因此,身上还带着残雪。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秋天     
<正>夏姑娘走了,秋姑娘踩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悄悄地走来了。秋姑娘来到田野。她看见:农民伯伯欣喜若狂地在金色的田野里收割稻谷,开心地说:"丰收了,丰收了,今年比去年增产三成!"她还看到:丝瓜挂在叶藤上荡秋  相似文献   

6.
夏天     
夏天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好好的,一会儿就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下起了倾盆大雨。雨点落在屋顶上,在屋顶上跳舞;雨点落在窗户上,在窗户上唱歌;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打滚儿;雨点落在田野里,在田野里捉迷藏。  相似文献   

7.
董晓萍 《中国教师》2014,(5):89-92,95
<正>近些年来,在艺术学学科领域,产生了一批成绩耀眼的学术成果,其作者都是年轻的博士。他们的"背景"是田野,田野中先有导师的足迹,后有弟子的脚步。他们通过田野调查,搜集我国多民族多地区民间保存的稀有传统艺术种类,开展了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的交叉研究活动。他们还将这种研究带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用实践中,提出了  相似文献   

8.
依稀的桑树     
韩雯 《教学随笔》2016,(1):54-54
周末回家,到田野散步,依稀看到老家的桑树还静静地立在那里。不由得,儿时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相似文献   

9.
两匹马     
<正>我家门前有条路,路的那头有一片田野,田野里有两匹马。从远处看,这两匹马跟其他任何一匹马没什么两样。但如果你停车,或者从旁边走过去,你就会发现一些惊人的东西。仔细看其中一匹马的眼睛,你会发现它是盲的。它的主人不但没放弃它,而且还给它建了一座很好的马棚。如果你站在旁边听,还会听到铃声,铃声来自田野里另外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老家     
我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十三年。小时候,我爱到田野里去玩儿,田野便是我的天堂。那时候,玩具不多,我和小伙伴们便自创游戏。妈妈割猪草,我就和小伙伴玩起了泥巴。用泥巴捏小球,捏小人儿,还堆起了塔。大孩子们把用泥巴捏的  相似文献   

11.
风夹杂着一股田野特有的香味不停地吹着.收割后的麦田很空旷。在我眼里.那田野甚至是荒芜寂寞的。我是一粒被农民遗落的小麦种子,孤零零地呆在麦田里,无依无靠。我还记得妈妈说过.成长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我现在没有这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田野作业”亦称“田野调查”,是一种到调查对象所在地搜集实际资料的方法。在田野作业过程中,田野记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田野作业的成败。本文从田野记录的原则、田野记录的类型、田野记录应解决好的问题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挖野菜     
正4月10日晴春天来了,田野里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野菜的香味弥漫在田野里。星期六,我和妈妈拿着小铲子、剪刀和篮子来到田野里挖野菜。我对妈妈说:"我们来一场比赛挖野菜吧,看谁挖得多。"妈妈欣然同意:"好啊!"我放眼望去,发现前面的田埂上一片青绿,立刻宣布:"这一片是我的,你不准挖!"还没等妈妈回答,我就冲向了田埂。妈妈在后面  相似文献   

14.
我生在小山村,长在小山村,广阔的田野、山林是我的最爱,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野丫头。很小的时候,每当外婆去田野割草,我就拽着她的衣角,带上自己的小篮子和镰刀跟着去疯玩,还美其名曰"做外婆的小帮手"。外婆挥着镰刀割着嫩嫩的、绿绿的小草,  相似文献   

15.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广阔的田野、山林是我最爱的娱乐场所,家人都说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野丫头"。很小的时候,每当外婆去田野上割草,我就拽着她的衣角,带上自己的小篮子和镰刀跟着去疯玩,还美其名曰"帮外婆的忙"。外婆挥  相似文献   

16.
黄昏的时候,暮色从四边的山峦和田野里慢慢回到了村庄。那些在山坡上吃草或者在田野里劳作的牛,跟着扛了一捆青草、柴禾或者是农具的农人们,踢踢踏踏地踩着暮色回来了。那些白色的山羊像一团团涌动的云朵,唇齿上还弥漫着青草的余香,往往是胡须被草汁染成墨绿色。在野外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律动     
开春第一天。春风拂面,微微有点冷,还未脱下棉衣棉裤的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放飞自己美丽的风筝,放飞美丽的梦了……田野的上空,飞着各式各样的风筝;田野中,孩子们嬉笑打闹,一片欢腾。一阵春风吹过,风筝更欢了,"噌"地一下飞得老  相似文献   

18.
访     
穿过枯燥无味砖石累累的城市夜间,田野走进了我的房间。展开他那绿色的手臂,鸟儿在腕间啼啭,叶儿也随之翩翩。他的手中握着一条河流,田野的上空也随之进入房间携着一篮刚刚摘下的珠宝——星辰。大海坐在我的身边地板上还铺展着他那洁白的尾浪。寂静之中,长起了音乐之树树上挂满各种美妙的语言闪闪发光,成熟、蒂落。我的前额本是洞穴,其中居住着一束闪电……思绪任性翱翔。告诉我,田野远道来访可是事实?抑或是田野你在做梦,梦见来到我的身边?访@奥克塔维奥·帕斯 @陈光孚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对山曼先生20年的民俗学田野作业进行回顾和梳理,并通过其田野作业理念、田野作业方式、成果及其影响来探讨山曼先生的田野作业特点,认为“山曼式的田野作业”重点体现在他“抢救”民俗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处不在的田野”调查理念、独立的田野作业、平等的调查方式和民俗实物收藏的“系列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田野调查法是多学科研究常用的有效方法,其对于民间文学研究同样具有可行性。《文化和社会语境下的缅族民间口头文学》是一书基于田野调查的民间文学研究著作。该书将田野调查与缅甸民间文学研究结合起来,对于研究田野调查方法在缅甸民间文学中的运用具有代表性。文章通过对该书作者进行缅族民间口头文学田野调查的分析,阐明田野调查方法在缅甸民间文学运用特点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