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军 《钓鱼》2006,(24):22-23
针对不同的垂钓环境和熟悉的垂钓方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钓手对于钓组的认识也许都有着不同的理解,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也许对我们应该有所帮助。本刊特约记者袁军先生曾常年在日本学习和工作,尤其喜爱日本钓鱼刊物刊登的各类文章。这是他最近翻译的一份稿件,是由日本“丸九”公司的中村、石村,“东来”公司的中西,“钓研”公司的岩田先生以及“光产业”公司的村上小姐等业内高手谈论钓线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常听到有钓友说:“我今天可是不折不扣遵照钓鱼谚语行事的,为啥还没钓到鱼?”弦外之音,似乎对渔谚的正确性产生了质疑。那么,究竟是“谚语经”不对,还是我们“没念好”呢?为了不做糊涂人,也为了能够有利于垂钓水平的真正提高。笔者觉得有必要就此问题一叙。  相似文献   

3.
山涧钓趣     
张继诚 《钓鱼》2005,(7):45-45
无所事事,徘徊于门外,看朋友垂钓早起摸黑匆匆如也,探问些收获之事,分享其中快乐。一日,朋友看我“胜似闲庭信步”,又常“关心”他们的“战况”,遂视为知己,就将我揽进他们的行列。我本无钓意,只是想找个地方消磨空洞的周末,倘若能牵出垂钓雅趣,岂不更美。  相似文献   

4.
张守宏 《垂钓》2004,(10):62-62
南唐后主李煜笔下有一位“一壶酒、一叶舟、一支桨、一只竿、一缕丝、一只钩”的“六一”渔父,山东菖南坪上火车站也有个人称“六一公公”的常师傅。  相似文献   

5.
罗爱田 《钓鱼》2007,(8X):46-47
经常有很多人垂钓的水域,里面的鱼被钓“滑”了,“博闻广识”,“久经沙场”,非常不易上钩。这些滑鱼长期在与钓鱼人的周旋中,积累了丰富的“抗钓”经验,行动极为谨慎,不会轻易越“雷池”,老奸巨猾!你的饵就是弄得再色香俱佳,伪装得再天衣无缝,它也不肯轻碰,“静观其变”,或拱物推饵,  相似文献   

6.
田惠林 《中国钓鱼》2000,(11):56-56
我国各省各地的民间谚语中,除了几“宝”之外,大都还有几“怪”之说。如“窗户纸糊在外”(东北)“面条像腰带”(陕西)等等。  相似文献   

7.
罗爱田 《中国钓鱼》2006,(12):16-16
1.捉准“变天”时。鱼类大开口猛吃的时候是“变天”时。鱼对寒潮降临十分敏感,在此的前一天,鱼即知“灾难”将至,为饱肚活命越寒冬,开口猛吃,饥不择食。此时及寒潮来时的当天下钩,鱼摄食极勤,因而钓友们一定要关注天气预报,“变天”一到,立即捉准时机上阵。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毛钩钓手》杂志,有一个有趣的专栏。每期都会查二名匿名的钓手被指认为“X特工”,去进行一次垂钓活动并报道他的垂钓经历,介绍那个钓场。本文中的“特工X”去了一趟英国米德兰一带的传统垂钓水域——皮茨福特水穷库。  相似文献   

9.
兵临城下 《垂钓》2014,(10):26-31
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大暑”首日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期,也是喜热作物长速最快的时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相似文献   

10.
难忘那一幕     
凯光 《中国钓鱼》2000,(7):53-53
3年前的一个夏日,在陪伴我成长的家乡河──西江边垂钓。正值涨水期,河边站满了钓鱼的人,专钓一种家乡叫做“竹壳鱼”的鱼。钓饵和钓具都很简单,饵用黄蚯蚓,竿用细竹条,通常下约几分钟就能上鱼。那时的我刚学钓鱼不久,下钩不久女友便“寻味”而至。女友走到我的身旁拿起竹条学钓,几分钟后突然黑漂,女友手忙脚乱地急提竿,一尾两只手指粗的“竹壳鱼”跃出水面。于是女友手舞足蹈地大声叫起来:“我钓到鱼啦!钓到鱼啦!”太忘形、太天真了,一只拖鞋都掉到了江里,周围的人都看着她笑。 现在,女友成了我的妻子。事隔3年多了,每…  相似文献   

11.
王大禄  曹保珠 《钓鱼》2007,(3S):67-68
这些年,垂钓之余与钓翁们闲侃,或阅读钓鱼书刊,常常涉及一个新概念:钓鱼境界。说钓鱼,有三种境界:一曰:为鱼而钓,即“渔鱼”,是钓鱼的初级阶段或最低阶段:二曰:在“渔鱼”之基础上,或者说“渔鱼”已不是主要追求目标,还有多种目的;三曰:就是”钓翁之意不在鱼”,已达“物我两忘”的“无欲”之境了。笔者对此议也颇有兴趣,闲暇之时多有思考,现侧重对钓鱼目的性思想境界试作剖析,以飨读者钓友。  相似文献   

12.
李宝夫 《钓鱼》2004,(1):16-16
我和钓友每次出钓都有这样一种企盼钓一两条250克以上的野生大鲫装点“门面”。如果真如愿,那心情绝对“晴空万里”,那归途一定是“风光无限“,就连家里“吝啬”奖励的那一位也不得不夸奖一番。然而,事实并非象我们想象得那么美,每次大钓小钓,“入帐”的鲫鱼以小为多,中者偶之,大为稀少或零蛋。是运气差啦?还是钓技低呢?都不是。那为什么会经常钓不到大鲫呢?  相似文献   

13.
张怀彬 《垂钓》2002,2(5):28-30
海竿既钓远又钓大。“呼啦”一声,甩线入水,心头就会随之一震,这一震不知孕育了多少希望。  相似文献   

14.
颜恒 《钓鱼》2011,(5):30-32
上篇所谈的“跑得”应是“四得”中的灵魂,个好钓场,而且关系到你的垂钓过程的优劣成败,头等地位,时时加以修炼运用。因为在“跑”中不仅关系到是否能找到一因此我们要始终把“跑得”放在垂钓中的  相似文献   

15.
江金宝 《钓鱼》2006,(5):45-45
风与垂钓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在我们钓鱼人中流传着的这方面的钓谚俯拾皆是,其中有一条钓谚云:“大风钓大鱼,小风钓小鱼,无风不钓鱼”。我这里想仅对“无风不钓鱼”说点心得。“无风不钓鱼”是说没有风的天气鱼难钓,钓获少;反之,在有风的天气,鱼易钓些,钓获会多些。原因何在呢?一、在风的作用下,水体中的溶解氧增加。风吹动水,掀起层层波澜,让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加大。有人实验分析,二级风力刮起的微波,水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比静风时增加一倍,跟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溶解氧的浓度自然就增高;在风的作用下,处于氧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6.
黄英忱 《垂钓》2001,(9):47-47
到一个生疏的场地垂钓,钓前做好“察”,“问”、“看”,才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7.
一折大师     
刘勇军  娃娃鱼 《垂钓》2009,(10):47-47
在我们这个钓友圈子里,“一折大师”是个很逗乐的人。瞧瞧他那身形,一米六多一点,小脑袋,下面挺着个大啤酒肚。因为长年钓鱼,晒得黢黑。这么个“有型”的人,怎么得了个“一折大师”的绰号?这里头还有个秘密。  相似文献   

18.
垂钓与围棋     
李军 《钓鱼》2004,(20):43-43
在围棋界的人士认为,世界上最迷人的东西就是“狐狸精”,但是比“狐狸精”更厉害的就是“野狐狸精”,他们将围棋看成“野狐狸精”一样迷人。生活中人们的爱好很多,一旦爱好下围棋,围棋将陪伴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谈及“黑老张”,常去绥中龙屯水库钓鱼的人们都熟悉。他一米七的个头,眼睛不大,浓眉毛,黑脸膛,人们习惯叫他“黑老张”,都愿与他交朋友,因他是钓鱼的行家里手。他的钓具是一把日本产(SHIMANO-3号)手竿,竿上配一个迪佳牌绕线轮。每次到龙屯水库钓鱼,他的获鱼量常在众多钓友中名列前茅。但有一次“马失前蹄”。  相似文献   

20.
才洪阁 《垂钓》2006,6(5):4-5
不知钓友们仔细想过没有,我们这般痴迷于垂钓,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辛苦自不必说,时不时的还要顶住来自各方的“干扰”和“阻力”,却依然“痴心不改”,咱钓鱼人图的究竟是什么?“原动力”来自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