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巍 《钓鱼》2006,(13):11-11
在2004年《钓鱼》杂志第22期上,我发表过一篇文章——《转变钓赛理念刻不容缓》,探讨了钓鱼比赛的理念问题。在那篇文章中提到的更多是认识层面的观点,是对钓赛理念的思考。现在,我想就钓鱼比赛的模式、钓鱼比赛的垂钓环境,与诸位钓友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增进共识,举办好今后的  相似文献   

2.
看了近期来的钓鱼报刊,加上平时耳闻目睹,感到有关钓鱼比赛问题的议论不少。有的说,不少的比赛缺乏文化内涵,全国出现了一批职业钓手,赛去赛来都是老面孔,比赛中一味追求名次,硝烟味太浓,商业味很重;有的还说,比赛片面追求速度,鱼种单一,鱼越钓越小,钓小鱼苗,鱼的密度也越来越大等等。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钓鱼活动的健康发展,需要进行探讨,统一认识。为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王大禄 《钓鱼》2005,(10):16-16
罗泽武先生说,他读了笔者的《让我们走出“标准池”》后,“深有同感”,才写了《给钓鱼大师们的一封信》。《信》的问题尖锐,措辞激烈,引发了一场讨论。从这场讨论中,可以看出当前钓界确有一些令人十分困惑又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正在引起广泛关注。笔者当时写《让我们走出”标准池”》也是有感而发,仅仅从“世锦赛的警示”这一角度,提出对钓界当前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关注。罗钓友《信》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虽然“切八角度”不一定那么妥贴,措辞也有过份激烈和过头之嫌,但是,《信》确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钓界存在的问题,我们的钓鱼运动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相似文献   

4.
去年的9月,我有幸作为沃尔德中国钓龟队的一员,参加了第五十届世界淡水钓鱼锦标赛。见证了中国钓鱼史上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一幕。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五十一届世界淡水钓鱼锦标赛又摆上了沃尔德中国钓鱼队的日程。自从走出国门以来,中国钓鱼队都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很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回顾:  相似文献   

5.
管察 《钓鱼》2006,(23):20-21
钓饵的味和形有没有联系?这是现代钓鱼的思考。在传统钓饵中,“芳其饵”是经过加工的,加入香料然后再做成鱼能够接受的形状:腥饵如蚯蚓、虾、螺蛳、红虫是拿来就用,没有可塑性和重新炼制的必要。然而怪了,以鱼吃红虫为理由和以鱼的生长需要为原因的红虫饵却有着不同的待遇。  相似文献   

6.
冬季巧钓鲤     
李昌富 《垂钓》2005,5(12):17-17
初冬时节的北方地区冰厚达到10厘米时就可以玩冰钓。而冰钓时,不少人的收获总有很大差别。这当中固然有运气因素,但也不能不思考其中的一些技巧和规律性的问题。 笔者曾在玩冰钓时短时间内连上鲤鱼,围观者无不称奇。这里想给大家先说说这两次钓鱼的经过,再结合一些个人看法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7.
心怀感激     
李茶 《钓鱼》2007,(6X):1-1
盛夏来临,随着温度的升高,各地的钓鱼活动纷纷开展,钓鱼比赛的热潮也一浪比一浪高,我们的杂志在关注钓鱼活动的同时,也在思考,现在的钓鱼人,到底最需要什么?最喜欢什么样的杂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符荣财 《钓鱼》2007,(3X):66-66
前年应湖北钓鱼王公司邀请,笔者有幸参加了钓鱼王杯首届国际淡水钓鱼邀请赛。在参赛的几天里,目睹了世界各国钓鱼高手的精彩表演,就环保钓鱼问题,在翻译的帮助下,笔者与英国钓鱼高手吉米波登先生进行了交谈,并亲眼看到他们的操作,国外人的环保意识(暂不谈钓技),对我触动很大,使我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所在,就如何共同努力、创建环保钓鱼环境,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侯增福 《钓鱼》2010,(18):1-1
当今社会,“一竿一线一钓钩,一人独钓一江秋”只能是古人的美好愿望而已。如今,挥竿垂纶要牵涉方方面面,其中八大关系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10.
垂钓与吸烟     
鱼遇羽愉 《钓鱼》2006,(24):63-63
我酷爱钓鱼,但从不吸烟,对钓鱼人在钓场吸烟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想谈谈自己的想法。不过,我绝非只是出于对我们钓鱼环境日益恶化的深深思考。当然,我也相信我的观点能代表那些不吸烟的钓鱼人。我无论垂钓何处,总有人在身边经过,或驻足观钓。常常人还未到,烟味儿或吐痰声先至。围观者你一口烟,他一口痰  相似文献   

11.
林先竹 《中国钓鱼》2012,(10):23-24
钓鱼比赛,人们总结为三分钓技七分钓饵,实践证明,这确属经验之谈。回想起我近几年来在参加市钓鱼协会举办的春秋两季八场混养钓比赛中,春季都获得了第一名,可算四连冠,而秋季却不仅未获得过一次第一名,去年还险些背个“0”回家。问题出在哪里呢?通过反复思考,悟出了一些道理,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将2010年和...  相似文献   

12.
文子 《垂钓》2005,5(6):4-5
中国的钓鱼运动将朝什么方向发展?在测量了差距之后,也许我们就会有更多理性的思考,更多科学的举措,更多人文的、环保的念头,也许,还有更多……  相似文献   

13.
解读碳素竿     
目前,广大钓友对碳素竿的材料、性能和制作原理了解甚少,特别是对鱼竿的调性与含碳量之间的关系难以理解。现就以这几个问题来探讨一下,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14.
言非 《钓鱼》2004,(23):22-22
第21期《钓鱼》刊登了毛一原先生的《对公饵的一些思考》,细细读来感想颇多工作为一名普通钓手,我参加过“蓝旺杯”分场赛,阅读了龙王恨公司发的所有“蓝旺杯”资料,感到对所谓的“公饵”确有讨论的必要。毛先生在此文中,对比赛“公饵”作了比较全面的思考。我以为他的分析是中肯和公允的,但是不够全面,也有理解错误。  相似文献   

15.
吴延明 《钓鱼》2007,(8S):5-5
轰动世界的太湖蓝藻事件已经渐渐平息,但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思考却久久不能平息。 我们的老读者,江苏的吴延明老先生特意给我们发来一封手写信,除了对我们办刊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外,还单独对太湖事件作出评论。编辑部特意编发在此,给我们所有钓鱼和不钓鱼的朋友留下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善变出高手     
崔德民 《垂钓》2004,(7):27-27
目前,广大钓友越来越喜欢休闲钓,休闲钓的比赛也就越来越多。笔者有机会参加了一次这样的比赛,在比赛中也发出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汪洋 《钓鱼》2011,(6):16-17
钓鱼运动和其他运动一样,都在不断地演变与改进。钓鱼技术不断获得完善和提高,随之而来的是钓具的变革,各种新潮的饵料和钓具不断涌现,药酒、“拉拉糊”、小白饵、枣核漂,这些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到底是怎么用的?为此,我对吕中胜老师进行了专访,我们不妨听听钓王吕中胜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管察 《垂钓》2004,(11):31-33
将钓技归纳成一种操作方法是基本功,但融入自己的思考而形成独特风格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9.
张之晔 《钓鱼》2006,(23):22-23
天冷了,许多人不钓鱼了,但这份爱好是割舍不了的。于是,读钓鱼书,看钓鱼杂志,观钓鱼碟片,一是解馋,二是摄取营养,以备来年。11月21日下午5时10分,我下班刚踏进家门电话铃响了。朋友在那头说:“看电视,中央5套,外国人钓鱼。”电视上的钓鱼节目看得多了,精彩不多,千篇一律,所以没有马上打开电视机。遗憾哪,看了个没有头的片子。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想出不少问题来了。  相似文献   

20.
恩重如山     
1984年10月,《中国钓鱼》杂志诞生了! 这是中国第一本诠释钓鱼文化、传授钓鱼技术、交流钓鱼经验、推广钓鱼运动、规范钓鱼比赛的体育休闲类的钓鱼专业杂志。 为此,徐向前元帅特别为本刊题下了四个平易近人的大字——“中国钓鱼”。 从此,中国钓鱼人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山青水秀,人欢鱼跃;有了自己的一个窗口,放眼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