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公民社会“基础上的,自由的自我解放和民主的社会解放始终是这个社会的两大支柱.传统中国自然不会有关于这两个“解放“的鲜明意识,但却有关于“自由“、“民主“的“心性“憧憬.11世纪中期的中国是个闹“改革“的年月,伴随着王安石式的旨在强化“家国一体“的传统专制政治的“改革“行动,苏东坡开始了反方向的思想“突围“.他把关于“自由“、“民主“的“心性“憧憬转化为宋代文化建构中的一种音响和符号,从而使他成了一个“问题“.尽管这种音响和符号很快又被权力本位政治所极力张扬的主流意识形态所笼罩,但它们毕竟存在过.其音之余响,韵味无穷.苏轼不是思想家,但他确实思想过.他的魅力正在于他始终没有“易其所为“,给历史留下了一个本来面目的自己.  相似文献   

2.
3.
大量的原始资料表明,苏东坡自小好道,本不欲婚宦,只因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但至老“未尝一念忘此心”。就苏东坡看来,人世间的虚名与微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惟有修道得道,才是“死时将得去”者。  相似文献   

4.
想想苏东坡     
杨岷 《老年教育》2007,(2):20-20
一个人的一生难免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正如陶渊明对晚年苏轼的影响一样。我在不如意时,常会想起东坡先生——不是想他的成就与造诣,而是想他经受的磨难和他在磨难中的言行。这样想了,自已的一颗愤懑不平的心便能慢慢回复原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与酒     
苏东坡在《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中说:“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他还在《洞庭春色》中说,酒是“钓诗钩”,又是“扫愁帚”。《苏东坡全集》中有关酒的作品多达百篇。  相似文献   

6.
《记承天寺夜游》入选苏教版初中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入选苏教版高中教材。作品里的苏东坡旷达放逸、乐观洒脱,成了很多语文老师的一致看法;甚至有教师认为,豁达洒脱是他黄州时期所写诗文的主旋律。这种解读没有完全深入文本,也没有完全深入苏东坡的内心。其实,他的心中有很多放不下的愁。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一位非常少见的杰出的全能文艺家,诗文书画都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纵观他的一生,却荆棘远多于鲜花,磨难远超于安适。苏东坡的人生复杂,呈现出“儒士、忠臣、隐士”等多种面貌,显示出独特的人格思想及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周老师迷上苏东坡了。他发现,苏东坡不仅对文学很有造诣,而且对科学实验也很咸兴趣。他在《物类相惑志》中写道:“鸡子开小窍,去黄白了,入露水,又以油纸糊了,日中晒之……”  相似文献   

9.
一代文豪苏东坡不仅多才,诗词文书画皆成就斐然,而且还是一位顾念兄弟情、夫妻情、鱼水情的多情之人,其文学成就彪炳千秋,其人格魅力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喜欢苏东坡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  相似文献   

11.
苏轼兄弟手足情深,成为千古称美的文学佳话。然而,这种深厚的情谊并不是以二人的种种相同特质为表现形式的,在他们性情气质、文学个性、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实际存在着最重要的异质异貌特征,恰是这些“和而不同”的独特风貌,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与文学生涯中,取得了适合自身个性发展和他人无法取代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论苏轼的俳谐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生性风趣幽默 ,其“无意不可入 ,无事不可言”的创作作风开辟了俳谐词新的审美境界 ,带来了北宋词坛俳谐词的繁盛期  相似文献   

13.
苏词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豪放词、婉约词和喜剧词,尤以豪放词享誉文坛,而学界很少关注其喜剧词。其实词人通过喜剧语言、喜剧性格以及喜剧情节等不同方式创作了大量的喜剧词。根据美学特点可以把这些喜剧词分为五种基本类型:机智美、讽刺美、幽默美、滑稽美和揶揄美。综观苏轼的喜剧词,其审美价值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4.
苏轼是古代罕见的文艺全才,在多个领域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好交朋结友,门人众多。因此,对苏轼有多种多样的称谓。知晓这些称谓,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苏轼。  相似文献   

15.
苏词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豪放词、婉约词和喜剧词,尤以豪放词享誉文坛,而学界很少关注其喜剧词。其实词人通过喜剧语言、喜剧性格以及喜剧情节等不同方式创作了大量的喜剧词。根据美学特点可以把这些喜剧词分为五种基本类型:机智美、讽刺美、幽默美、滑稽美和揶揄美。综观苏轼的喜剧词,其审美价值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6.
苏轼首开文人画创作先河,他的《枯木竹石图》表现了生命被压抑、心灵被扭曲的痛苦,画意与诗境异曲同工,真切传达了作者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后的心情。  相似文献   

17.
苏轼的诗歌中有一百二十多首有序言,其诗序的实质就是直接以“文”的形式作为“诗”的一部分,就是“以文为诗”。苏轼的诗序内容丰富、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同时,诗序与诗歌正文在内容、用韵、意蕴、风格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在诗歌整体中,超越诗序与诗歌正文的内容意义与审美风格才会呈现出来,诗序只有在诗歌整体中才能实现其价值与功用的最大化。“文”成为“诗”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苏轼就这样以诗序的形式对“以文为诗”作出了发展。而苏轼笔下的诗序之所以有如此风貌,既根源于宋代的文化思潮,也是苏轼精神主体之彰显、内在素质自然流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苏轼创作了不少农业诗歌,其内容和思想均有一定的特点,尝试探析其内容和思想,挖掘其价值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眉山苏轼遗迹大多湮没于历史的风尘,眉山苏轼遗址比较重要的有纱縠行故居、天庆观乡校和老翁山坟茔,它们超越时空、衍生发展,并在符号化的过程中演变成为眉山苏轼符号的标志,眉山苏轼符号具有苏轼潜意识主体的特征,象征苏轼孕奇蓄秀的精神特质和苏轼文化之根。因此,潜意识乃苏轼的文字之根、仁政之根、灵魂之根。  相似文献   

20.
苏轼与佛禅     
苏轼是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宋代特有的社会氛围培育出来的民族文化精英。本文着重探讨苏轼与佛禅的关系,即苏轼学禅的原因、历史,佛禅对苏轼的影响以及在其作品中的反映。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探讨民族文化是怎样影响和造就文化名人的,而文化名人又是怎样发展民族文化,从而显示民族文化承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