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证支持”是美国校长效能评价的理论基石,也是美国实现校长评价科学化的关键密码。“校长效能循证研究”和“校长效能评价模型”是美国校长效能评价循证支持的具体内容。其中,校长效能循证研究以“校长领导影响学生成绩的方式和效果”为主,是美国校长效能评价的第一类证据;校长效能评价模型以“马尔扎诺聚焦型学校领导评价模型”为主,是美国校长效能评价的第二类证据。美国校长效能评价的循证支持研究对我国校长评价的改革具有以下两点启发:一是以循证支持的校长效能评价来提高校长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警惕校长效能评价循证支持的“量化至上”倾向。  相似文献   

2.
改革课程考试和评价制度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之一,但绝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一方面对改革寄予“毕其功于一役”的厚望,一方面又怀有“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的心悸。最近烟台市课改办对全市107所城乡中小学的580名校长、教师进行了课程改革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0%以上的校长教师的最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改革,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中小学教师评价工作是中小学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长对教师评价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作为校长在评价教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构建科学合理的校长评价指标对于落实教育评价改革、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梳理国内外校长评价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校长专业标准关注要点的基础上,构建包括“校长的基本素养、领导行为与过程、办学成果”三个维度的义务教育阶段校长评价指标框架。评价指标框架的使用要关注不同主体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校长评价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英美等国家大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校长评价制度。本文就英、美、新西兰等国家的校长评价制度及我国校长评价研究作一简单的介绍,以期引起大家对我国校长评价制度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学校校长在课程改革中应充当一个什么角色呢?校长应该是一个学校课程改革的领导者,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责任。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的强弱、领导艺术的高低,决定着该校课程理念的转化程度和转化效率。因此,探讨在学校课程改革中校长角色的合  相似文献   

7.
本刊7—8期“课改在线”栏目,刊登了一组关于“评价改革”的稿件。稿件刊登后,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很多读者纷纷来信,表达了“评价改革”既是课改中的难点,也是课改中的关键点的看法,为此,广大读者希望能通过本刊进一步了解其他学校在“评价改革”中的一些具体做汉。应广大读者要求,本期“课改在线”栏目特约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的校长及教师们谈谈他们对“评价改革”的看法及做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评价无疑会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导向和促进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评价改革作为新一轮课改的六大具体目标之一,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纵观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校长评价按评价者来划分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校长自评。校长根据评价指标自我评价?第二种是教师民主测评。每学年由区或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与校长共事的教师,采取无记名的方式,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校长进行测评。第三种是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如在实行校长职级制的上海,由市或县的  相似文献   

10.
校长职级制改革是促进校长专业化、去行政化的重要手段,是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从校长职级的目的出发,阐释我国校长职级的内涵和发展脉络,以科学性、发展性、特色差异和动态性为原则,采用CIPP评价模型建构一套我国中小学校长职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基本条件是中小学校长职级评价的底线指标;培训学习是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办学条件是中小学校长职级评价的隐性起点;办学理念是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思想引领;学校治理是中小学校长职级评价的核心内容;办学成效是中小学校长职级评价的显性指标;校内外反响是衡量中小学校长影响力的外部指标。  相似文献   

11.
改革课程考试和评价制度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之一,但绝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一方面对改革寄予“毕其功于一役”的厚望,一方面又感到害怕,“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新课程改革的专家们在痛快淋漓地揭示传统考试和教育评价种种弊端的同时,又热情洋溢地阐明了考试和评价改革的方向。在显现的问题与完美的答案之间,不乏激情与梦想的专家们可能忽视了改革过程的纷繁与坚韧,好像也还缺乏对现存弊端的理性而透彻的分析。作为长期从事研究和教学的笔者来说,愿意就考试和评价的难点和成因做些个人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在校长培训工作中,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为现代发展性教育评价,有利于促进校长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发展性评价的正确认识,遵循相应的发展性评价原则。在实践中通过制度完善,评价中突出参训校长主体地位,促进参训校长的主动参与等,实现发展性评价的导向、激励等功能,达到校长培训工作对学员的潜能开发和专业发展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评价是长期困扰中小学教育管理实践的一个难题。针对传统的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发展与提高的评价体系。发展是这个评价体系核心的、基本的理念。确定发展的评价理念,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校长负有重大责任,要做很多工作,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思考,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发展性评价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近年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改进和导向功能的重要,“以评促改(建)”,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发展性教师评价思想的科学运用指日可待。但是,传统语文教学评价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重新构建一套完善的符合现代课程新理念的、可操作性强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特别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要求: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提高,并有效地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评价教学行为的信息,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教师的制度。因此,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中最重要的环节,首先要贯彻实施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用新型的评价观—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南昌教育》2004,(5):31-3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关于如何改革评价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校长和老师们呼吁改革.因为没有新的明确的评价标准,新课改就不能大刀阔斧地深入下去:家长们也呼吁改革:否则,课标变新,评价还是老一套,自己孩子不是吃亏了吗?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评价——中小学管理评价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策划人语:评价机制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评价始终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重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引领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课程改革推向深入,评价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旧的评价机制不改,新的评价机制就很难建立起来,这已经成为困扰课改实验区校长和教师的一大难题。令我们高兴的是,课改实验区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在评价机制的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不少新鲜经验,尽管这些经验是初步的,还说不上成熟和完善,但这种探索是可贵的。本期推出的这组文章正是这种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集中反映。其中既有对学校工作、校长工作等宏观评价机制的探索,也有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微观评价机制的探索。新的评价机制的重心是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希望这些做法和经验能对这种探索的进一步深入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余鹏 《陕西教育》2006,(1):91-9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起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据此,我们说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1992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指出“按照干部德才兼备的原则,全面考核校长的德、勤、能、绩”,并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中小学校长考核的具体标准和方法”。据此我国许多地方都开展了校长评价的实践与探索,但是迄今为止,校长评价远不如教师评价完善,其取得的效果从总体来看远不如教师评价,也很难令评价对象——校长信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